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美國國債的遠慮與近憂,歡迎閱讀。
美國國債收益率仍在高位運行。這說明,美國國債投資者對特朗普的擔憂還沒有消除。那麼,特朗普還會繼續折騰嗎?美國國債的困局有解嗎?
中國有句諺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于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财經團隊而言,在美國國債這個問題上,他們目前的現狀是既有遠慮也有近憂。
首先澄清一個謠言。
近一段時間,一些中文自媒體發布了一則看似聳人聽聞的消息,大意是到 6 月份美國将有 6.6 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美國政府可能招架不住了,要出大事了。
這是用移花接木、混淆視聽的方式編造的假消息。
第一,截至 2025 年年初,美國國債規模為 36.1 萬億美元,平均每年有 7 萬億到 8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所謂的 6.6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屬正常情況。而且,美債的發行期限長短不一,各種債券是陸續到期,不存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内集中到期的情況。
第二,為了支付到期債務的本金和利息,美國政府的做法是借新債還舊債,也就是再融資。對于每一筆即将到期的債券,都有相關的安排。
比如,今年 2 月 15 日有一筆 1062 億美元的債券到期,美國财政部為此于 2 月 11 日、12 日、13 日連續三天發售三筆不同規模和期限的債券,總金額為 1250 億美元,分别為 580 億美元的 3 年期國債、420 億美元的 10 年期國債和 250 億美元的 30 年期國債。
通過這一番操作,美國财政部将舊債和利息還掉之後,手裡還剩下約 188 億美元。
所以,上述所謂 6.6 萬億美元的國債 6 月到期美國政府招架不住的消息為假消息。
那麼,美國國債的遠慮和近憂是什麼呢?
美國國債的遠慮是借新還舊的不可持續性。
前文提到,美國國債已經達到 36.1 萬億美元的規模,而美國政府的财政收入,以 2024 年為例,是 4.9 萬億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 2024 财年(2023 年 10 月 1 日—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支出高達 6.8 萬億美元,收入與支出相抵之後,美國當年的财政赤字高達 1.8 萬億美元。
這種狀況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繼續舉債,舉更多的債。美國國會雖然對政府債務履行了監管職責,但這種所謂的監管,也不過是不停地抬高債務上限,滿足政府的要求。
這種模式,當然是不可持續的。
美國國債的近憂是特朗普的破壞性。
作為一名商人,特朗普當然清楚,如果任由聯邦政府像往年那樣揮霍無度,繼續舉債,收入又不能增加,美國政府的财政早晚要出大問題。
于是,特朗普上任之後,砍出三板斧:瘦身、賣身、抬高關稅。
" 瘦身行動 " 由馬斯克領銜的政府效率部進行,意圖大規模裁減政府雇員,節省經費,目前看這個行動有一些成效,但效果不彰,而且馬斯克本人在不斷碰壁之後明顯已經意興闌珊。
" 賣身行動 " 是特朗普親自主導的,500 萬美元一張的金卡,售賣移民美國的資格。這種金卡最終能賣出去多少張,還是未知數。總體而言,美國國内和國際輿論對金卡的前景并不看好。金卡還有可能引發其他衍生問題。
抬高關稅是特朗普的 " 得意之作 ",但迄今為止的過程卻如兒戲一般。4 月 5 日特朗普正式發起關稅戰,3 天之後的 4 月 8 日特朗普就在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演講中宣稱美國通過關稅賺錢了,高達 " 每天 20 億美元 ",兩天之後的 4 月 10 日,特朗普按下暫停鍵,除了包括中國在内的幾個強硬對手,其他國家和地區得到了 90 天的緩衝期。
特朗普宣稱的每天 20 億美元的關稅收入,被證明是子虛烏有。有媒體引述了美國财政部的數據,4 月 5 日之後的 7 個工作日,美國财政部 " 海關和特定消費稅 " 的日均存款總額僅為 2.27 億美元,與特朗普宣稱的 20 億美元相去甚遠。
特朗普為什麼為關稅戰按下暫停鍵,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是因為特朗普的做法對美國國債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根據媒體報道,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後,美國國債收益率急速攀升,創下數月來最高水平,其中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從 4 日收盤時的 4.0% 升至 8 日收盤時的 4.3%,9 日盤中一度升至 4.51%,30 年期國債收益率從 4 日收盤時的 4.4% 升至 9 日盤中的 5.0%。
上述信息顯示,有人在市場抛售美國國債;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美國國債有崩盤的危險;而美債崩盤,絕對是美國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特朗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為關稅戰緊急按下暫停鍵。
最新的數據顯示,北京時間 4 月 21 日上午,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 4.35%,30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 4.852%。
美國國債收益率仍在高位運行。
這說明,美國國債投資者對特朗普的擔憂還沒有消除。
那麼,特朗普還會繼續折騰嗎?
美國國債的困局有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