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夜話:遁入虛構,歡迎閱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 小羅
前幾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提起一些最近的網絡熱搜榜話題,讓我驚訝的是,她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她并不是一個 " 現充 ",也是 ACG 愛好者、互聯網住民,每天高強度衝浪。但她告訴我:" 我是故意不看那些東西的。之前我會很關心,每天刷新聞,但最後變得很焦慮,睡不着覺。現在我已經把類似的話題和博主都屏蔽了。"
我很理解這種情況。從幾年前社會事件頻發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有人呼籲,如果覺得那些新聞讓你感到太難受,就應該放下手機,不去管它,用正常的生活節奏去衝淡那些負面情緒和焦慮。這并不代表你冷淡或者不關心時事,人都需要先過好自己的生活。
每天的微博熱搜換得就像走馬燈
我也很想這麼做。實際上,我一天中情緒最差的時候,就是每天早上打開各大論壇和社交網絡刷新聞的時候。粗略估計,這些新聞裡有 80% 是相當負面的社會新聞,剩下的 20% 則是 " 吃瓜樂子人為一點不知所謂的事吵上幾百樓 " 的遊戲新聞。不管哪種都讓我感覺自己生活的世界非常糟糕,面對的行業和群體也非常糟糕。
這甚至可能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事實。我很懷疑,如果現在走到大街上去随機提問,有幾個人會覺得自己幸福,對生活有掌控感。過去好幾年裡,我所感受到的只有緊張,安全感喪失,對未來缺乏希望。所有人都在下墜,談論失業、降薪和消費降級,業内的熱議話題也是各種死掉的項目。這是一種普遍蔓延的焦慮,甚至是一種集體 PTSD。
但現實世界還是不會放過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更加匪夷所思的事件,更加慘痛的新聞。然後同樣的後續處理一再發生,就連掉不掉熱搜都是一模一樣的拉鋸戰,各種消息删了發、發了删,說人話、不說人話的言論滿天飛。于是我也只能關掉微博,開始看電影、打遊戲、買菜做飯、清理房間,做這些,是為了避免那些事件繼續萦繞在我的腦海裡。
在這個過程中,我看了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晦澀文藝片。簡單來說,故事的主角唐志軍是一個夢想和外星人接觸的 " 民科 ",過得窮困潦倒。但他依然堅持追着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還拖着編輯部的同事和其他科幻愛好者踏上了追尋外星智慧生命的漫漫西行路。但在内心深處,他其實只是想回答女兒自殺之前問他的一個問題:人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乍一看,這是一個荒誕的故事。它保留了幻覺和奇遇之間的模糊性,只留下一種相信自己找到了答案的感覺。
我并不滿意這部電影給出的答案,但它能暫時讓我忘記提問
我在電影播放中途也睡着了一小會兒,但還是在結尾的時候和主角一起哭得不能自已。同時,這令我感到一種奇特的内疚——我能夠輕易地為一個虛構人物對心靈平靜的找尋而落淚,卻不敢點開現實世界裡的一則新聞視頻;我把自己的情緒非常安全地寄放在虛構故事中的迷茫和存在主義危機當中,卻不敢直面一些真實的災難。因為我知道,再荒誕的作品也是有出口的,而且故事總會完結,但現實可能根本沒有出口,也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