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當“康熙老友”闖蕩内娛:水土不服的綜藝咖們,歡迎閱讀。
《康熙來了》最近又出訃告了,這次是年僅 31 歲的黃正傑。
當年,他曾因參加《康熙來了》校園男神單元走紅,被 tag 上 " 台灣李洪基 " 的标籤,在節目裡提到自己初中就和家人到工地幹活,只為歷練身心。
後來加入王牌經紀人孫德榮公司當練習生,每天吃吐司面包配白開水,公司給的錢扣去車費,剩一點零頭都要硬扛。
2019 年,黃正傑到内地參加偶像選秀節目《以團之名》,雖然成團出道了,但在内娛還是查無此人,直到近年轉戰直播賽道,某音粉絲近 16 萬,算是終于有點起色了,生命卻在這個時候戛然而止了。
台娛式微,很多康熙老友選擇來内地發展,黃正傑短短十幾年的經歷,卻恰好是很多資深台灣綜藝咖尤其是康熙老友的縮影,但這内娛也不好混啊!
内娛第一站,他們都選《奇葩說》?
《康熙來了》停播快十年了,早在停播前夕,第一批 " 康熙綜藝咖 " 已經到内地綜藝節目試水,勇闖内娛的第一站,就是由蔡康永助陣主持陣營的《奇葩說》。
當時,寇乃馨、曲家瑞、小甜甜、沈玉琳都來當過嘉賓辯手,《康熙》的金牌制作人 B2 先生還帶隊來現場旁觀。
黃豪平還是第三季的選手,當時給他的 tag 就是 " 康熙關系戶 ",他還當着本尊的面模仿過康永哥。
《奇葩說》本質是個辯論節目,康熙咖們雖然很熟悉綜藝套路,抛梗接梗能力一流,可一但進入辯論環節,基本靠咆哮。
比如沈玉琳,在台灣綜藝地位不比蔡康永低,甚至是元老級的人物,這次來奇葩說找虐,一開始自己就說了 " 不會辯論 只會吵架 ",開杠環節全靠胡攪蠻纏,倒是靠着自成一體的邏輯,把對手整得有點懵。
連範湉湉都不一定能扛得住沈玉琳的暴躁咆哮,但小甜甜的獅吼功可以。
小甜甜來的時候,遇到的辯題是《當職場遇到碧池,應該是以牙還牙還是一般見識》,小甜甜現場回憶出道慘痛經歷,控訴黃玉琳對她下毒手:" 他讓我穿比基尼,還把我推進糞池!" 怒吼表示:" 你就是我那時候遇到的碧池!"
昔日同事現場互撕,還得三位導師和嘉賓楊瀾加入勸架 …… 啥都敢往外說,也是這些康熙綜藝咖的特色。
曲家瑞也還是靠講故事的能力打動觀眾,講着講着就陷入自己的情緒裡了。
陳漢典也沒有擺脫他的 cos 特長,面對蔡康永、馬東、高曉松這些圈内前輩,還是小心翼翼的模樣,一如以前在《康熙》擔當卑微的醜角。
唯有台大畢業,主持出身的寇乃馨能和馬薇薇等專業辯手一較高下,早在《奇葩說》第二季就靠《高知女性做全職太太浪不浪費》的話題一戰成名。
《奇葩說》還是小 S 來内地的綜藝首秀,這也是康熙首次在内地綜藝節目合體——這還是之前來參加過錄制的大 S 鼓勵,她才鼓起勇氣來試試的。
為了讓小 S 有 " 賓至如歸 " 的感覺,馬東也是使勁抛梗,說小 S 是 " 我心中除林志玲外台灣第二美 ",還做出了當年最火的 " 壁咚 " 名場面,小 S 說 " 有種被長者騷擾的感覺 "。
随着《康熙來了》結束,在《奇葩說》裡混了個臉熟的康熙咖們,也開始到其他綜藝節目試水。
水土不服的康熙咖
最初,這些沒有藝人包袱又自帶綜藝效果的康熙咖們還挺受歡迎的。
胸大無腦的瑤瑤被邀請去了謝娜主持的《偶滴歌神啊》,她走掉破音的特色唱法意外地很适合這個節目,讓她成了節目的固定班底。
頂着 " 康熙通告王 " 頭銜的小甜甜那些年更是在内地通告接不停,《一往無前》《花漾夢工廠》等節目裡都有小甜甜的身影。而且小甜甜還真的通過内地的減肥真人秀《拜拜啦肉肉》成功減重,減了 13 公斤,瘦出人生新高度。
除了綜藝嘉賓,還參演了電視劇《是!尚先生》《整容攻略》,而且還都不是客串的小角色,而是有大量戲份的重要配角
" 景行廳男孩 " 裡的扛把子趙正平來到内地之後,不僅被各大綜藝節目邀請當嘉賓,甚至還戴起眼鏡當起了導師,和央視名嘴海霞、張澤群一起擔任了第八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的評委。
主持功底強大的寇乃馨,早些年就曾主持過央視的中秋晚會和《海峽兩岸知識大賽》,後來又參加了《超級演說家》,成功殺入總決賽。
她有一篇《别對你愛的人飙狠話》在朋友圈傳播度很高,2018 名,她還擔任了超級演說家學院的榮譽院長,傳授演講的技巧和心得。
她的老公黃國倫,也早在《超級女聲》開始在内地當評委,作為寫出過《我願意》《味道》的本職音樂人,卻意外被康熙開發成綜藝咖,在台灣主持過《王牌大間諜》等綜藝節目,于是 " 康熙 " 之後,他來内地參加的也不再是音樂節目,而是《吐槽大會》這樣的語言類節目。
台灣綜藝起步早,樣式多,發展模式穩定,制作過程成熟,按理來說,擁有豐富綜藝錄制經驗的康熙咖們來内地發展,應該是魚如得水、得心應手才是,實際效果出乎大家所料。
觀眾們很快發現,康熙咖們的畫風和内地綜藝節目有點水土不服。
荒謬大師沈玉琳上節目《暴走法條君》,用的還是康熙裡的那套老梗,什麼從 " 外太空到内子宮 ",什麼嘉義彭于晏,就差把潘若迪和老保姆洗澡的故事再拿出來講一遍了。
梗是那些梗,但就是不好笑了。
趙正平在《歡樂喜劇人》裡完全冷場,現場觀眾不吃他這一套,甚至還鬧出了趙正平暴怒當眾摔眼鏡吓呆郭德綱的新聞。
陳漢典也上過《歡樂喜劇人》,拿出了他在康熙裡的看家本領——模仿吉娃娃,但也同樣遇冷,被批冷場、被批尴尬,當時還有一個 "get 不到陳漢典的笑點 " 上了熱搜。
原本在《康熙》裡靠激情吐槽老公和婚姻相處模式留下許多金句的 Melody,去年宣布離婚後被《再見愛人》節目組抓住,成為觀察室成員之一。
大家期待的是,她能在《再見愛人 3》裡分享一些真實的婚姻感悟,加倍毒舌吐槽老公,結果人家硬是不透一點風聲,綜藝感也因此大打折扣。
如果她能像 Papi 醬或者胡彥斌那樣擅于提煉金句或者進行高效率發言,在嘉賓團中也算是擁有一份核心競争力,但事實是,她除了點到即止地透露一些婚姻故事,在情感、價值和幽默感上都表達得很不到位,整個人的狀态也是局促拘謹的。
也難怪《再愛 4》裡沒有她的身影了。
别說康熙綜藝咖了,來到内地後,甚至 " 康跟熙 " 都不好笑了。
在《姐姐好餓》裡,小 S 還是那一套吃男明星豆腐、跟女明星比美的經典戲碼。至于節目效果嘛,看黃渤的表情就知道了,除了尴尬還是尴尬。
玩 " 我跟林志玲誰更美 " 的老梗,黃渤一句 " 尖酸刻薄這方面,你勝過她 ",又把小 S 怼到無言。
節目播出後,觀眾大多都在說 " 小 S 沒了蔡康永果然不行 ",但其實蔡康永的節目也沒什麼熱度。
沒了小 S 在身邊,蔡康永主持的《男子甜品俱樂部》撲街撲到完全沒有水花,幾乎沒人對蔡康永主持的這個節目有什麼印象 ……
還是十個勤天火了之後粉絲考古才發現,李昊原來還上過這麼個節目。
蔡康永還精心制作過一個訪談節目《眾聲》,從采訪模式、話題深度和節目質感對标許知遠《十三邀》,但除了孫俪回應甲亢,林志玲退圈,汪峰章子怡上了零星幾個熱搜,節目并沒有實現有效破圈。
業内的評價是,康永哥依然很犀利,可惜節目太古板了。娛樂明星的采訪,光是坐下來一板一眼地對談,實在過于平淡了。
然而,康跟熙合體也沒有比較好。
2018 年蔡康永和小 S 合作《真相吧!花花萬物》,制片人是前康熙制作人 B2,嘉賓也是康熙老熟人,但表現依舊不佳,慘到豆瓣評分就只有 4.3。
第二季還改成跟康熙一模一樣的訪談類模式,雖然留下了阿嬌婚姻會出事、蝴蝶姐姐和羅志祥有問題等神預言的名場面,但效果依舊沒有康熙時期猛烈,這節目播完第二季也沒有了下文。
與《康熙》時代大談特談素人話題不同,《花花萬物》雖然邀請了更具知名度的内地明星,卻陷入了 " 明星中心制 " 的困境:節目内容圍繞明星展開,而非以有趣有料的話題驅動。這種轉變導致讨論尺度收縮,連小 S 标志性的犀利調侃也變得束手束腳,最終呈現效果尴尬多過真誠。
這也說明《康熙》時代,小 S、蔡康永和其他綜藝咖雖然是節目的點睛之筆,但節目前衛的主題,大膽的讨論,有趣的後期制作都是不可缺少的。
康熙綜藝咖北上發展的盡頭,
是直播帶貨?
很多原本趁着《康熙》餘熱北上發展的綜藝咖們,來内地之後光環全失,只得回老家重覓機會,倒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沈玉琳回到台灣之後,重新恢復了荒謬大師的搞笑功力,節目一個接一個。這下威廉沈真成轉台王了,轉到哪個台都有他。
沈玉琳被台媒爆料一年 7 個節目,年收入突破五千萬新台币。
2023 年,和 melody 共同主持的《11 點熱吵店》,荒謬大師和瘋癫貴婦的組合成為 " 地表最震撼 " 組合,從熱門時事、職場人際聊到兩性話題,這個節目讓混迹綜藝界近三十年的沈玉琳首次入圍了金鍾獎,為此威廉沈還特意發文表示 " 祖墳冒青煙 "" 真的是光宗耀祖 "。
而随着曾經的台灣綜藝天王天後漸漸淡出,陳漢典也成了台綜新一代的頂梁柱。
2023 年,威廉沈首次入圍的那屆金鍾獎,得獎的就是陳漢典,他憑借和吳宗憲、lulu 一起主持的《綜藝大熱門》拿下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大獎。
這是陳漢典出道 18 年,六提金鍾後的首次獲獎,漢典相當激動,在舞台上不僅感謝了蔡康永和小 S,還有王偉忠、詹仁雄、B2 等一眾康熙班底。
《原子少年》《全明星電競女神》《S+PLUS 巅峰舞者》等這幾年台灣熱門的綜藝都是陳漢典挑大梁主持的,可以說現在台綜幾乎所有新節目要找男主持都要先看漢典哥有沒有檔期。
闖蕩内娛的康熙老友,大部分是靠直播帶貨站穩陣腳。
比如 Melody,在直播間裡又興致勃勃地講起了自己的故事,再加上她那股做作又自然的 ABC 腔,抓馬又上頭。
首場直播就獲得了 1.2 億流量,銷售額超千萬人民币,直接衝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小甜甜去年也宣布退出台灣娛樂圈,準備好好帶貨。
這幾年小甜甜經歷了很多波折,結婚、生女又離婚,之前還因為手撕前夫和教會上過一波新聞。這一兩年也已經沒有再繼續當通告藝人了,很少在節目裡看見她。
再看到小甜甜消息的時候,就是去年她宣布帶着女兒移居福建廈門,目前主要工作是跟着新加坡直播天王王雷到處直播。
談及退出娛樂圈,她說現在台灣綜藝節目都是以爆料為主,和她一起在康熙活躍的時期不一樣了,太多是是非非了,所以她不想繼續了。
去年,小甜甜也開了某抖賬号,IP 顯示也是廈門,賬号裡的影片完全就是圍繞着小孩展開,目前粉絲還不算多。
轉型直播的還有寇乃馨、黃國倫夫婦,在内地當帶貨主播的時候,寇乃馨單月最高營收達 2 億台币。
現在她又回到台灣省了,開了個教人直播帶貨的培訓課程,被台媒爆料學費每人 128880 新台币,一班限量 50 人。
學費不便宜,但課程還是秒殺完售了,學員中甚至還有企業大佬、媒體高層。
目前灣灣不少藝人都湧入内地直播帶貨,吳宗憲更是直接宣布定居杭州,專心直播事業。
2023 年吳宗憲就在杭州做起了直播事業,和張蘭合作過,也邀請多丫頭、康康等一眾康熙常客,插科打诨,完全就是台綜的那個味道,俨然一副把節目搬到線上直播的架勢。
吳宗憲之前就曾在台灣節目上透露過郝劭文做直播,一個小時銷售額做到一億人民币,讓他羨慕不已。在灣灣,就算是綜藝天王吳宗憲這個級别,單集酬勞也就 10 萬台币頂天了,這叫他怎麼不羨慕?
有業内人士爆料過,就算吳宗憲場均銷售額只有 50 萬,按 20% 傭金算,月入百萬輕輕松松。目前吳宗憲直播籤的是保底抽成合約,就算賣不動貨,每年也能拿 500 萬籤字費。
和必須謹言慎行的内娛綜藝相比,直播間的自由度相對大一些,藝人整活的花樣也更多一些,從氛圍感上反而更接近灣灣自己的綜藝節目。
E 姐結語:
《康熙來了》這檔節目,一度被視為内地觀眾窺探台灣娛樂圈的一個視窗。從這個視窗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明星的八卦瑣事,更是一個時代綜藝文化的縮影——那些無厘頭的玩笑、辛辣的吐槽、甚至略顯浮誇的表演,背後都是台灣綜藝人獨特的生存智慧和娛樂精神。
康熙綜藝咖們于我而言,就像遠方的老朋友,熟悉卻漸行漸遠。停播後,他們的故事散落在熱搜的訃告、直播間的吆喝,或是某檔節目的邊角裡。有人重回本土綜藝煥發第二春,有人在内娛水土不服黯然退場,也有人靠直播找到新賽道 ……
其實,他們的才華遠不止爆料和咆哮,只是需要一個真正懂他們的舞台——就像《康熙》那樣,既能包容荒誕,也能挖掘深度。
如今的直播或許成了最接近這種氣質的平台:沒有腳本的即興、不怕冷場的玩梗,甚至那種 " 為五鬥米折腰 " 的坦誠,都意外地承接了《康熙》的草根精神。
只是不知道下一次,當鏡頭對準他們時,我們還能否看到那份 " 荒謬卻真實 " 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