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戴口罩!廣東報告1起流感暴發疫情,發生在小學,歡迎閱讀。
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
3 月 3 日至 3 月 9 日
全省報告流感暴發疫情 1 起
發生在小學
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
2025 年第 10 周(3 月 3 日至 3 月 9 日),廣東省流感監測哨點醫院的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百分比為 5.87%,較上周(5.90%)繼續下降;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标本流感病毒陽性檢出率為 17.49%,較上周(23.13%)繼續下降,甲型 H1N1 為主要流行毒株;本周報告流感暴發疫情 1 起,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
一、流感樣病例就診情況監測
本周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百分比為 5.87%,較上周(5.90%)繼續下降,與基線水平持平(5.89%)。
二、病原學監測
本周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标本經檢測,流感病毒陽性檢出率為 17.49%,較上周(23.13%)繼續下降,但仍高于基線水平(12.44%)。在檢出流感病毒的陽性标本中,甲型 H1N1 占 94.15%。
三、流感暴發疫情監測
本周全省報告流感暴發疫情 1 起,發生在小學,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
四、專家解讀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
●我省流感活動持續下降,預計近期将逐步回落到非流行季的水平。人員密集的集體部門如學校、托嬰機構等仍存在發生暴發疫情的風險。
康敏建議:
●學校、托嬰機構要落實晨午檢和因病缺勤登記,保持室内場所通風換氣和環境清潔,并引導師生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的好習慣;
●廣大市民要注意個人防護,勤洗手,講衛生,在人群密集、通風不良場所可佩戴口罩。
什麼是甲流?
流行性感冒,簡稱 "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是目前感染人的主要分型之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甲流。甲流根據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的蛋白結構和基因特性,又可分為多種亞型,A ( H1N1 ) pdm09、A ( H3N2 ) 都是引起甲流季節性流行的主要亞型。
甲流症狀有哪些?
發熱,部分可出現高熱,體溫達 39-40 ℃。
全身症狀明顯,伴有畏寒、寒戰、頭痛、肌痛、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症狀。
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嘔吐、腹瀉等症狀。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導致 300 萬 ~500 萬重症病例,29 萬 ~65 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流感和感冒有什麼區别?
有何具體症狀?
流感 ≠ 普通感冒,重症可致死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感染後往往全身症狀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在未接種疫苗的情況下,流感有發生重症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病毒的季節性流行可導致全球平均每年約 300 萬 ~500 萬重症病例,29 萬 ~65 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
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關于流感的 3 個誤區
誤區一:得了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
有人說流感不治療能夠自愈,身體底子好的人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用去看醫生。對此,醫生表示:其實沒毛病!但是,對于身體素質不好的人群來說,得了流感就不要等着自愈了。此外,如果出現持續三天的 39 ℃以上高燒,或憋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了,應立即就醫。
誤區二:沒有出現呼吸道症狀就不是流感
常見的呼吸道症狀有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有痰、胸痛、呼吸困難等,但并非所有人得了流感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特别對很多老年患者來說,呼吸道症狀恰恰不典型,更多是頭暈、乏力、低燒等。
誤區三:普通口罩不能預防流感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氣溶膠傳播,在人群密集處或是流感多發季節,戴普通醫用口罩即可,只要是佩戴口罩就能有效預防流感。
如何預防甲流?
甲流是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人群普遍易感。
最有效: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并發症的風險。
最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的衛生習慣
勤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出現流感症狀後,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後洗手,盡量避免接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
當家長帶有流感症狀的患兒去醫院就診時,應同時做好患兒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來源: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疾控中心、中國新聞網 南方 · 都市報、深圳 · 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