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被群嘲的大冰最近火成爆梗的神,“别再笑他了好嗎?好的”,歡迎閱讀。
給最後一塊,妄想獨立于大數據時代的自留地,多一點不要錢的支持和關懷。
也給自己多一點,算法之外的自由時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号:Vista 看天下
作者:葉橙子
" 人只要活得久什麼都能看見的 ",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提升。
誰能想到呢,連這些年一直處于被嘲狀态的作家 · 主持人 · 民謠歌手 · 老背包客 · 不敬業的酒吧掌櫃 · 科班油畫畫師 · 手鼓藝人 · 業餘皮匠 · 業餘銀匠 · 黃金左臉 ·大冰老師,最近都迎來了口碑翻身的轉捩點。
大冰近期在短視頻平台上開始直播,與網友們随機連麥。
許多人抱着看熱鬧的心态去圍觀,結果認知大為改觀。
之前對大冰的印象是早年咯噔雞湯文學代表、乖摸摸頭、麼麼哒。
看完他的連麥現場,印象轉變為舌戰群雄的中年歪嘴抽象大叔,不論是搞笑還是怼人都帶着一股老藝術家的從容。
大冰直播間裡第一個出圈片段,是有網友發彈幕問 " 善意的提醒不好嗎 " 後,大冰反問 " 你怎麼知道你的提醒一定是善意的 "。
并拿起了他手中一直在吃的小黑粒物體舉例:
" 比如剛剛一直有人提醒我,大冰不要吃槟榔,這個提醒非常善意。"
" 可是我手裡這個東西,叫西梅。"
而真正讓大冰在一批網友心中徹底改觀的,是他近期的怒罵催婚家長事件,幾個連麥抱怨兒女不結婚生娃的家長被輪番狂怼。
家長說必須生孩子,大冰回 " 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嗎?"。
家長抱怨同齡孩子都結婚了,他提醒 " 同齡家長都給孩子買别墅了 "。
家長抱怨不結婚會被村裡人念叨,他反駁:
" 他們死後遺產又不留給你,這是群和你毫無關系的人,你為了讓這群人高興去為難你孩子,道理上講不通吧?"
大冰說的這些道理其實并不新鮮,但他勝在了句句有回應、把所有常見的催婚指責都一對一想出了反駁話術。
無形之間提供出反催婚标準案例,日後碰上類似情況可以直接按圖索骥地怼回去。
讓一大批嘴笨的網友們深感找到了嘴替,感慨大冰老師挺好的一群人。
開始覺得大冰雖然平時講話裝裝的、但道理杠杠的。
" 都今天開始我們都别玩大冰老師的梗了好嗎,好的 "。
一個冷知識,在大冰成為暢銷書作者之前,他曾經是山東衛視一檔王牌綜藝《陽光快車道》的主持人。
當年在山東省内的認知度很高,收視率連續六年位居山東衛視之首,相當于山東版《快樂大本營》。
劉亦菲當唱跳偶像時期還到過《陽光快車道》打歌,當時的主持人就是大冰。
從大冰的直播連麥來看,他曾經作為主持人的控場功底還在,至少比現在常見的 " 新進直播間的寶寶點點贊送送免費小花 " 強。
也許是因為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大冰在直播間内不論遇上什麼都淡定自若。
也是,線上直播間裡再怎麼鬧騰,掀起的浪花應該都沒有當年的金沙江大。
在一場連麥中,有網友等連麥等了太久時間睡着了,輪到他時麥克風裡只傳來了連綿不絕的呼噜聲。
普通主播碰上這種情況可能只會尴尬掐掉、連下一個人,但大冰直接自然開始和呼噜聲搭話。
" 很香,呼噜聲很均勻,聽起來進入了深度睡眠。"
" 怎麼還有電視的聲音,你怎麼睡覺不關電視。"
到最後甚至戴起眼鏡、開始給對面唱溫和的催眠曲。
經歷這一輪連麥,日後可以在身份标籤裡再寫一條 "睡眠鑑賞師"。
很多找他連麥的網友都是早年看過他節目的觀眾,咨詢讨論個人情感、工作話題,問啥的都有。
你别說,大冰的即時反應與回復挺有早年間民生廣播那味兒,懂的不少,在家長裡短的事上挺拎得清。
有人問自家堂弟和媳婦在外地開了家小店,堂弟喊自己去幫忙、該不該去。
大冰第一反應解答說不該去、大概率會影響親戚關系,工資多少很難開。
" 工資拿少了你不高興,你拿多了你弟媳婦不高興。"
但又補充說如果确實目前找不到工作、需要賺錢,那就得擺好心态。
并進一步支招說去了後對方大概率會請你吃頓飯,在一起吃第一頓飯時,一定主動表态今後在家裡咱們還是哥倆相稱,但上班的時候稱呼必須改、" 我喊你們老板和老板娘 "。
各種人情世故小技巧聽得年輕人津津有味,仿佛在看直播版《故事會》。
從前大家笑話大冰給自己貼的标籤太多,又是手工匠人又是酒吧老板,1 冰 =13 人。
現在大家突然發現大冰的十三份工作好像也沒有白做。
大冰老師也有向佐同款手勢
有網友連麥時問他十萬塊預算如何裝修,剛聽到這問題時不少人覺得這會會超出大冰的知識範圍、畢竟他的 13 個身份裡沒有裝修師傅。
結果大冰回答得井井有條:
建議對方選擇中端品牌的乳膠漆,提醒做好前期的結構與水電改造,預算有限就别去研究地磚上牆、老老實實鋪牆磚。
措辭和思考方式都相當專業,大冰頭上這頂棒球帽都越看越覺得像安全帽了。
不過也合理,大冰自己裝修了好些家 " 大冰的小屋 ",裝修的坑普通人還真踩的沒他多。
大冰在直播連麥裡的表現有和過往刻板印象一致的地方。
比如他在和年紀小的網友對話時仍保留了自稱 " 叔 " 的語癖," 你聽叔說 "" 你叔叔我呀 "。
以及在誇贊人時仍是十多年前的柔情雞湯文藝範,與房琪連線時,誇她的措辭是:
" 我沒有寫過像你這樣的女孩,你不是一株花,你是一株草,還不是狗尾巴草,品種不詳。最一般的土壤裡長出來,沒有人澆灌你,天生天養。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和當年《乖,摸摸頭》裡 " 雜草一樣的你現在搖曳在何方 " 的文風如出一轍,還是純正的冰味兒。
請注意,這一整段話是直播過程中,大冰老師在一分鍾之内抑揚頓挫地、幾乎不停頓地臨場說出的。
坦白說,這場面給了我這種學生時代連 " 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 都做不到的 I 人很大震撼。
現實生活中原來真的有人能夠脫口而出這樣的語句,而我卻在閱讀時默讀一下都會想要腳趾摳地,難道這就是 " 冰學 " 的威力。
與 " 熟悉的冰味兒 " 相對應的,大冰近期也有不少颠覆過往印象的表現。
比如此前大冰的神态表情經常被調侃油膩、有些擠眉弄眼,大家都以為是他在故意甩帥,說些金句表述式特意歪嘴挑眉。
但據我閱覽多個直播片段觀察,好像誤會大冰了,這可能只是他的無意識習慣。
因為他在正常平靜地進行常規對話時,也會時不時蹦出那經典的歪嘴表情。
比如在介紹他的直播連麥規則時,他上一秒正常無比、平靜叙述。
下一秒就露出了這樣的表情,單獨截圖來看似乎有點油膩、擠眉抿嘴,仿佛要說出 " 美女認識一下 "。
但此時大冰只是撓了下頭,說的還是提醒網友連麥前備注好問題。
我查閱了一下早期《陽光快車道》主持片段,發現當年大冰的面部表情就相當誇張豐富了,只不過放在娛樂綜藝裡看不覺得誇張。
只能說歲月無情,當年的毛頭小子和如今的油頭大叔,哪怕是同樣的表情觀感早已不一樣。
很多網友在看大冰連線的直播片段前以為他會滿嘴跑大山,看了後覺得 " 意外得挺真誠 "。
不論對方問什麼問題他都回答,從沒表現出 " 沒有分享義務 " 的态度。
一位自述民辦專科在讀的學生和他連麥,說總覺得自己不會說話、和人交流時畏縮有點自卑。
大冰一邊聽他講述,一邊給他細致分析出了說話時的幾個毛病。
有位 06 年的網友和大冰連麥,傾訴自己入獄多年的父親出獄後惹事二進宮,拿過鋤頭砸自己的頭,自己也因家庭情況早早辍學,還未成年就開始打工養家。
大冰提議讓這位網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條件,說不定直播間裡有人願意提供一份體力活工作。
網友連忙同意,但因為講述過程中情緒崩潰哭泣,已經不太能完整表述自我介紹
為了不讓對方難堪,大冰再度提議 " 我問你答 "。
他一項項地問年齡、籍貫、幹過什麼活之類的問題,讓對方只需要用詞語簡單回答。
大眾對大冰的觀感發生從浮誇到 " 有點真誠 " 的改變并不奇怪。
大冰如今在直播間内表述的許多觀點、态度,也确實與十年前《麼麼哒》時期的他大不相同。
多年前他以流浪詩人、背包客之類的身份為榮,在節目上扎着小辮說,沒有什麼比年輕的時候認認真真地犯錯更酷。
現在他在直播間裡勸阻連麥網友因為 " 生活一眼望到頭 "、辭掉工作跑去創業的行為。
說在他的直播間裡說要創業的,他 " 碰見一個打一個、露頭就打 "。
早年他在書裡以誇張的口吻描述過許多旅途中的搭讪、" 豔遇 "。
如今有男生連麥時說想練搭讪,大冰收起笑容一臉正色地說 " 這樣不好對女生不尊重,你在把她們當練習 "。
大冰的 " 小藍書 " 系列裡,曾經無數次地渲染着某種灑脫自由、遊遍西藏與雲南、"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 的生活方式。
這也是當年讓許多普通人心裡產生過些許向往的,一種刻板的 " 文青 " 生活。
但現在大冰開始坦誠,當初他也想有個安安穩穩的工作。
大冰自述在電視台工作後期換了領導,項目裡的人大半被裁,他也離開了原本的職場。
當時自己已經 32 歲,過了而立之年,卻窘迫到交不起供暖、冬天裡被凍得受不了。
想要出書賺錢,編輯建議說總得給書找一些宣傳點,于是有了十三人作者欄,并表示這個作者欄也早已在五六年前改版,只剩下作者兩個字。
千禧年後的這二十來年裡,前半部分是建構的時代,後半部分是解構的時代。
大冰作品最受到追捧的 14 年前後就處在建構的時代,所有人、事物、行業都在瘋狂地往自我身上貼标籤,不斷地為各種行為賦予意義,構建出一個又一個鄙視鏈。
就像不斷在自我充氣的氣球,試圖讓自己看上去強大、前沿、高不可攀,大家都嘴硬着、偽裝着、向上索求着。
因此大冰書中喝着酒、徒着步的老派文青形象被追捧;
郭敬明的《小時代》鏡頭裡全是水晶高腳杯與旋轉樓梯,張嘉佳等暢銷青春疼痛文學的作品裡寫滿執着于我們的故事夠不夠轟轟烈烈的愛情。
搬家也需要高腳杯配香槟
然而近些年,互聯網逐漸開始步入解構的時代。
人們逐漸更信奉泡沫一戳就破、幻夢可笑至極。
大家開始重新推翻過去被創造出的一切意義與鄙視鏈,生活沒有詩與遠方,詩與遠方要用工資與年假來換。
裝點生活、創造意義,在當下看來是比躺平生活、消解意義更累的事。
因此大約從 18、19 年開始,大冰開始成為被嘲笑的常客,社會風向明顯轉向消解調侃一切權威,但當時大冰仍在努力維系自身的高調形象。
19 年 6 月時大冰引發過一場輿論風波,當時他在微博上曬出了和編輯讨論新書定價的聊天記錄。
編輯說您這樣級别的大作家、新書該賣貴一點啦,大冰霸道總裁地表示不漲價、漲價對不起讀者、我寧願讓出電子書版稅換不漲價 "。
聊天截圖發出後,人們很快意識到這一幕似曾相識,他去年要發新書時也是這麼說的,詞都沒怎麼變。
大家群嘲着把大冰拉下了曾經第一網紅作家的神壇,審視他書籍中那些矯情的文筆、空洞的叙事、批發般的豔遇故事。
現在回看,如今電商常用銷售話術鼻祖竟是大冰老師:
" 今天不要 99、不要 89,依然還是只要 39,我出錢給家人們送福利 "
對比之下,2024 年的大冰顯然已經擁抱了當下這個解構的時代。
他開始在直播間裡自我玩梗,說自己的作品算不上文學,講述年輕時的窘迫故事而非吹牛,分享一些看起來更實在的裝修經驗、溝通經驗。
甚至靠着過去當主持人時積累下的觀眾人緣和口條,以及這麼多年确實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經歷,開辟出了一條語音版 " 故事會 " 的賽道。
網友們找他連線傾訴自己的故事,大冰成了 " 判官 ",點評故事裡做的對或不對。
如今大冰的輿論口碑出現逆轉,也許是經歷過上神壇與下神壇後,他的确變了;
也許他沒有變,只是明白了如今人們想看什麼、不容忍什麼。
又或許只是因為時間夠久,一切原值得大驚小怪的事物都會變得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