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跨境電商平台在美已集體漲價,歡迎閱讀。
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在特朗普政府掀起關稅戰下,美國普通民眾的購物正迎來 " 漲價潮 ",連曾經實惠的網購也變得更昂貴了。
繼美國亞馬遜網站近千種商品漲價後,另外兩家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平台 SHEIN、拼多多旗下 TEMU 也已上調了部分在美商品售價。
在 4 月 16 日,華爾街見聞就注意到,TEMU、SHEIN 均向美國用戶發出了漲價通知,稱由于最近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的變化,運營成本有所增加,公司将從 4 月 25 日起進行價格調整。
如今 4 月 25 日期限一過,調價政策落地,不少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感嘆,一夜之間購物車裡的東西都變貴了。
有人發現,在 SHEIN 平台上一套 4 月 24 日标價為 4.39 美元的泳裝,25 日已經漲價至 8.39 美元,提價幅度達到 91%。而在 TEMU 上列出的兩把露台椅,24 日标價為 61.72 美元,到 25 日标價已提升至 70.17 美元。
不過,據華爾街見聞了解,SHEIN、TEMU 平台上商品價格上漲還不是普遍現象。或許價格上漲将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除了 TEMU、SHEIN 外,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上的賣家,早就開始了漲價的動作。
根據 SmartScout 數據,自 4 月 9 日以來,美國亞馬遜網站上近 1000 種商品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涵蓋服裝、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别,平均漲價幅度接近 30%。例如一款充電寶的價格已經從 110 美元漲至 135 美元,漲幅超過 20%。
這意味着,随着特朗普政府取消對來自中國小額進口商品的免稅舉措,以及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企業正在被迫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小額免稅政策始于 1938 年,最初為方便遊客攜帶紀念品入境(額度為 5 美元),後經多次調整,2016 年提升至 800 美元,并配套 T86 清關模式以簡化流程。
中國服務創新研究院院長鄭吉昌教授指出,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借助該政策快速擴張,2023 年免稅包裹數量達 13、6 億件,較 2015 年增長 600%,引發美國政府對稅收漏洞和貿易失衡的關注。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2 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值進口產品的免稅待遇,即所謂 800 美金以下 " 小包免稅 " 政策,這是在今年 2 月份短暫取消後的又一次執行。
根據美國最新關稅政策,5 月 2 日起,中國出口到美國貨值不超過 800 美元的包裹,需要繳納相當于貨值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的關稅;6 月 1 日起,将進一步上調至每件 200 美元。
過去幾年,借助美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TEMU、SHEIN 等跨境電商平台迎來了在美國迅速擴張的黃金時期。
時間回到 2023 年 2 月,當時誕生不過 5 個月的 TEMU 豪擲 1400 萬美元,在美國頂級賽事 " 超級碗 " 總決賽投放 60 秒廣告,不僅創下了該賽事廣告的歷史最高價,也成為了有史以來在 " 超級碗 " 投放廣告最年輕的品牌。
在這個有 " 美國春晚 " 之稱的賽事中," 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 " 的廣告語讓 TEMU 迅速在美國打開知名度。
依靠全托管模式和低價策略,TEMU 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應用之一,并火速擴張到全球近 90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曾有報告指出,美國是 TEMU 體量最大的市場。
事實上,為了降低美國地區占比過高的潛在政策風險,一些跨境電商平台近年來在不斷增加多元市場的投入外,也持續加大本地化策略,例如 TEMU 去年以來不斷擴大其在美國的本地供應商戰略,賣家可以直接從美國倉庫發貨。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表示,通過增加在美國本土或其他不受關稅影響地區的采購比例,能夠有效降低因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關稅成本增加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TEMU 和 SHEIN 目前也大幅削減了在美國的廣告支出。
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在 3 月 31 日至 4 月 13 日的兩周内,TEMU 在臉書、Instagram、TikTok、Snap、X 和 Youtube 上的日均廣告支出較此前 30 天平均下降 31%。同一時期,SHEIN 的日均廣告支出平均下降 19%。
在這場全球貿易大變局下,跨境電商平台的競争已然進入下半場,只有更精細化的運營,才有可能成為最終的赢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