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劉詩詩的“好儀态”和“内斂式”演技,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歡迎閱讀。
近兩年劉詩詩演古裝劇時好像都陷入了一個魔咒,仿佛不時刻保持 " 好儀态 " 和淡漠的表情就演不了戲。最近剛播的《淮水竹亭》,她又犯了《一念關山》和《掌心》的老毛病。
先來看劉詩詩的 " 好儀态 "。
在古裝劇裡保持儀态本是好事,但凡事過猶不及,無論什麼場景下都讓腦袋、脖子、肩膀處于同一直線垂直于地面,肢體就會顯得不自然。
在大多數站着說話的戲裡,劉詩詩基本上都保持着抬頭挺胸的姿勢,與身旁自然站直的演員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當女主帶着妹妹(沈月角色)到客棧小憩,劉詩詩坐着的時候依舊保持着抬頭挺胸收下巴的姿勢。她不累,八先生看着都累。
當女主和妹妹抬頭看妖,沈月是正常抬頭的姿勢——肩膀放松、頭部微微上仰,劉詩詩則是保持肩膀打開、梗着脖子往上看,明顯一個自然、一個不自然。
當女主跟蜘蛛妖打鬥時,妹妹被挾持了,此時劉詩詩居然起範兒了,給觀眾呈現出英姿飒爽的樣子,表情裡更是看不到一點着急或擔心。
反正看了《淮水竹亭》的觀眾應該都能感受到,劉詩詩對 " 好儀态 " 的執着已經到了一種影響演技的地步了。可能有觀眾會覺得,她飾演的是東方一族的大小姐,保持好儀态是應該的,但八先生還是那句話,好儀态是對的,但時刻保持好儀态就不正常。
其實不止《淮水竹亭》,她近兩年的古裝劇都有着過度保持 " 好儀态 " 的問題。像在《掌心》裡,女主被一位落魄書生挾持的時候,劉詩詩的身體居然是直挺着的,雙手居然也是自然垂下的,這樣的 " 好儀态 " 放在如此緊迫的環境下根本不成立,說難聽點就是多餘的。
《一念關山》裡也一樣,走路、站立、吃飯、飲酒、揮劍,無一例外都梗着脖子,仿佛戴着一副隐形的矯姿產品。
回顧劉詩詩 2017 年播出的古裝劇《醉玲珑》,當時她的肢體還是自然的。同樣是蹲下跟人說話,以前她的頭會往前傾,手臂也會随之自然彎曲,但現在她的背部就像裝上了鋼板,上半身是僵直的。
撇開時刻保持着的 " 好儀态 " 不談,劉詩詩的 " 内斂式演技 " 也會讓人覺得不自然。
《淮水竹亭》的女主是一位世家大族的大小姐,冷靜聰慧,對外人冷淡疏離。因此,劉詩詩的演法極其内斂,高深莫測到如果只看臉,根本猜不到女主在幹嘛。
比如女主把千年老妖打敗後,明明是痛快的,劉詩詩卻演出了一種上課走神的既視感。
男主跟妖精談判時表示自己想救妖,妖精(侯明昊角色)不相信、不理解且不屑,妖精的妻子(陳钰琪角色)則是動容的,鏡頭一轉給到女主,劉詩詩那沒完全睜開的雙眼就像剛睡醒般格格不入。
男主跟毒王打鬥之前,回頭對女主說了句稍安勿躁,一副下了決心有去無回的樣子。結果在劉詩詩臉上,根本看不到 " 躁 " 的樣子,那一刻八先生是真的不知道她在演什麼。
其實男主跟毒王單挑的時候,女主是擔心男主安危的,畢竟配音能讓人感受到女主的急切,只是觀眾無法從畫面上感受這份急切,因為劉詩詩只是瞪着眼睛,連個皺眉也沒有。
等到男主脫離險境,破雲團而出時,畫面上可以看到女主 " 急呆呆 "(即從劇情可知是急切、表情卻很呆)地看着這一切。
當男主抬頭看向女主,女主擺了個很起範兒的姿勢,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拍角色定妝照。
最後男主向女主伸出了手,而女主在平靜地展示美貌。
劉詩詩的 " 内斂式演技 ",已經到了一種只有她知道自己在演什麼的程度了。最顯著的問題是她的眼皮經常會停在一種半睜不睜的狀态下,使得雙眼看着很無神。
哪怕是演失望流淚,她的眼神也像失焦,定義為 " 盲人演技 " 并不誇張。
其實劉詩詩并非一直如此,偶爾還是可以捕捉到她雙眼有神的幾個鏡頭,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場景下她卻選擇一種死氣沉沉的演法。
正因為劉詩詩的演技過于内斂,以至于在《淮水竹亭》裡,硬是把平時那些演技一般般的小花襯托得自然靈動了。
比如沈月,她曾把《流星花園》的杉菜演成智商不高的樣子,也在劇版《七月與安生》裡貢獻了災難般的哭戲。可是在《淮水竹亭》裡,她飾演的女主妹妹是可愛靈動的,雖然偶爾還是有一絲 " 我在演可愛 " 的感覺,但整體是自然的。
再比如陳钰琪,她在《鏡 · 雙城》裡大多數時候都面無表情,貢獻了讓人印象深刻的 " 面癱式演技 "。沒想到在這部劇裡,她的哭戲都很真,訴說自己家族被滅時、看着愛人消失時,那些仇恨和傷心的淚水都符合 " 真看真聽真感受 "。
又比如章若楠,前段時間她在《難哄》裡一度被吐槽永遠是一副淡淡的表情,但到了這裡,她的表現是及格的,特别是有幾場哭戲,是能吸引觀眾投入到劇情裡的水平。
劉詩詩的 " 好儀态 " 和 " 内斂式演技 " 要堅持到什麼時候,要看她能不能接受外界真實的聲音。畢竟到她這個咖位了,業内人士是不敢也不方便說什麼,她身邊的工作人員更是會把吐槽的聲音都處理掉,把她保護起來。
其實劉詩詩堅持這麼演下去也不是不行,至少貢獻了喜劇效果,她演得開心,觀眾看片段也看得開心,雙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