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這是我能在國内電影院看的?,歡迎閱讀。
呼應上了!
在近期的爆款片《周處除三害》裡,陳桂林以暴制暴,清除掉了頭号、二号通緝犯。
影片之外,它的票房也一路高漲,擊敗了 " 榜一 " 和 " 榜二 " 兩位大哥。
眾所周知,黑幫片已經過時。
這部電影為何能成黑馬?
它的成功,又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能破圈,很大的原因在于尺度。
影片提供了内地院線罕見的暴力場景。
同時,它又套用了歷史典故,譜寫了一段當代傳奇。
01
暴力景觀
《周處除三害》構建了一個關于黑幫的世界觀。
開篇高能。
一段對話戲,帶出了小混混陳桂林(阮經天 飾)爆殺江湖大佬洪仁就的傳奇故事。
緊接着,他又槍殺了要追殺他的鐵頭哥,一套操作幹淨利落行雲流水。
刑警隊長陳灰(李李仁 飾)在葬禮場地外維持秩序,随即逮捕陳桂林。
于是,一場貓鼠遊戲再度展開。
兩人打得異常慘烈。
如果仔細回想,便會察覺他們在動作特點上的差異。
陳灰訓練有素,一招一式都非常專業,力求迅速克敵。
而陳桂林則是亂中帶狠,身邊的一切物件都是武器,比如鐵絲,甚至是香爐。
陳桂林完全就是一個野獸。
有個成語叫" 狼奔豕突 ",非常适合用來形容他。
後續的故事是,陳桂林的奶奶病逝,黑道醫生張貴卿(謝瓊煖 飾)又告知他得了肺癌,生命只剩不到半年。
再無牽挂的陳桂林在醫生的勸說下想去自首,卻沒想到警察完全不認識他,自首都要排長隊。
這是非常黑色幽默的一筆。
陳桂林發現,在他之前還有兩個通緝犯,犯下了更加深重的罪惡。
他受到了 " 周處除三害 " 典故的啟發,決意親手殺掉榜一榜二,以求 "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
後續屠殺二害的場面更是接連更新。
先是陳桂林踩點,被香港仔看穿。
香港仔奪去小美(王淨 飾)的刮鬚刀為陳桂林淨面那場戲,擁有着極強的戲劇張力。
緊接着又是陳桂林與香港仔是在野外狹窄空間纏鬥。
為了擊敗對手,陳桂林甚至用牙齒咬了對方,無所不用其極。
殺死頭号通緝犯林祿和(陳以文 飾)的過程更加扣人心弦。
在這場戲中,導演加入了一個 " 手槍卡殼 " 的設計,這呼應了陳桂林在關聖帝君面前占卜的橋段。
後來,這個創意又衍生出了靈修堂大屠殺的戲份,堪稱畫龍點睛的一筆。
它已經成了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名場面。
如果影片只有這些充滿了獸性和血液的暴力場面的話,它或許就是一部具有黑幫片外觀的爽片。
《周處除三害》出色之處是,它為這些暴力景觀賦予了寓言色彩與現實意義。
02
勘破三毒
影片的英文片名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即" 豬,蛇,鴿子 ",它們分别代表了佛教裡的三毒:痴、嗔、貪。
其順序,也是主要人物的出場順序。
關于這些,影片也有細節暗示。
陳桂林佩戴的粉豬手表,香港仔 / 許偉強身上有蛇的紋身,而尊者 / 林祿和 / 牛頭的背後則是鳥類的紋身。
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與人生狀态,也都與之契合。
比如陳桂林,影片前半段,他就是 " 狼奔豕突 " 的豕,在這個世界上橫衝直撞,遇魔殺魔,遇神殺神。
更關鍵是,他沒什麼道德感,做事不分善惡。
就連除掉二害,也純粹是想揚名天下。
香港仔,似乎是由怒火構成的。
他崇尚拳頭,一切事情全由暴力解決,并且個性喜怒無常。
牛頭,不愧是榜一大哥。
其惡行更加隐蔽,同時也更加有害。
他在遠郊僻靜之所打造了一塊世外桃源,并創建了一整套的洗腦包。
他先是讓來者吃下帶有藥物的餐食,然後產生口吐黑水的症狀;再加之以所謂的治療手段,等症狀消失後,他便夯實了自己權威。
此外,他話術還很多,不僅巧言令色,還具備了 " 無所住 " 的淡然境界。
他以物質皆為身外之外的言辭,吞掉來者的物質,而且貪得無厭。
于是,影片的故事主線,即陳桂林追殺二害,就變成了他勘破三毒的生命旅程。
其過程非常曲折,陳桂林像瘋了的野獸般殺了 " 嗔 ",然後因 " 痴 " 屈服于 " 貪 " 的神壇之下,最終因親歷一對母子受害而幡然醒悟。
如果再度回溯劇情會發現,陳桂林其實也有貪念。
他貪的是名,在死前創造價值,在死後名留青史。
所以,陳桂林真的破除了痴念了嗎?
這才是電影《周處除三害》更加值得思索的肯綮。
03
暴力反思
《周處除三害》跟導演黃精甫的前作有很大的關聯度。
比如開場被陳桂林幹掉的黑幫大佬洪仁就,這個名字出自他的電影《江湖》。
榜一大哥牛頭老師,從殺人犯搖身一變,成了眾人敬仰的尊者。
這個設計,跟《復仇者之死》中的強奸犯杜學順轉型成為靈修康復院院長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以及,手槍卡殼的橋段,都挺像。
更深入的聯系,其實是主題,黃精甫的作品有着一貫的反思性。
《江湖》的主線故事是,黑幫大佬洪仁就(劉德華 飾)就與二把手左手(張學友 飾)展開了一場将帥對峙的博弈。
影片大肆渲染他們之間的權力争奪之戰,最終兩人暫時冰釋前嫌卻被無名混混圍攻致死,并對應了他們年輕時的草莽往事。
這個結局讓此前的巅峰對決顯得可悲又可笑,諷刺了兩位大佬的做派與腔調,并傳達了江湖必将輪回的定律。
《復仇者之死》更加殘酷。
張穎(蒼井空 飾)慘遭惡警凌辱,陳傑(麥浚龍 飾)為了復仇,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戰鬥。
最終,他找到了始作俑者杜學順,對方卻妄想以慈善家的姿态壓制他。
陳傑心中怒火蔓延,他開槍殺死了惡魔杜學順。
但,眼前的學生早已将杜學順看作是天使,他們化身復仇者,合力制服陳傑,用鉛筆将其刺死。
它想講的是仇恨的難以消弭。
總結起來,《江湖》與《復仇者之死》探讨都是暴力的傷害性與失效性。
《周處除三害》一脈相承,影片最富有反思性的一幕就是靈修堂大屠殺。
手槍卡殼對應着在關聖帝君面前占卜,這樣的勾連似乎就說明了,陳桂林在此充當了審判者的角色,在執行所謂天命。
主創巧妙地将陳桂林放在了道德制高點的位置,為他免除了 " 罪責 ",觀眾看着槍槍爆頭的場面,只覺得很爽。
但。
以人命為草芥,他并沒有這個資格,他仍舊處在 " 痴 " 的狀态。
所以。
總結陳桂林的心理與行為,可以将故事總結為:
以嗔殺嗔,以貪殺貪,以痴殺痴。
而即便是假以良善之名的暴力,還是暴力。
這也是為何在陳桂林自首後,導演還要如此細致地展示死刑執行的全過程。
在當代社會,他最好的結局便是如此。
如果繼續追問,那一整套程式是否也是暴力?
這就不是《周處除三害》的主創所要探讨的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殺人短片》,它有更加深刻的挖掘。
截至目前,《周處除三害》的預測票房已經漲到了 5 億 +。
這絕對是好事。
本片以暴力景觀為引子,帶領觀眾步入暗黑世界,繼而主創将故事濃縮為清楚有力的寓言,同時又指涉了社會困境,提出了對暴力的反思。
它破除了爆款片必然添加大量喜劇元素的創作公式,讓觀眾看到了電影更加成人、更加成熟的樣貌。
這樣的作品實在稀缺,該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