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無處不在的“momo”,到底是誰?,歡迎閱讀。
大腦袋、捏着雙肉萌萌的小爪子 …… 一段時間以來,一個昵稱為 momo 的粉色小恐龍頭像屢見不鮮:TA 似乎無處不在、無所不言,在各大社交平台留下很多帖子和筆記。
其實,momo 并非某個人,最初只是系統為新用戶自動生成的默認昵稱。随着算法推薦、" 網絡考古 " 越來越多闖入個人空間,一些習慣了 " 潛水 " 的網友索性換成默認昵稱、使用默認頭像,主動隐身以尋求一份隐秘感與安全感。
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互聯網是虛拟空間,然而這個耳熟能詳的定義,正在被大數據算法挑戰。随着社交網絡的發展,各大 APP 相繼推出 " 可能認識的人 " 功能。一條微博吐槽,一個社區問答,乃至評論過的帖子、點贊過的視頻,都可能被即時推送給親友、同事、同學等現實中的熟人。
身處信息時代,有人需要在強關系圈中展現社交規範和期待下的 " 公我 " 形象,也需要在弱關系圈釋放隐藏于 " 私我 " 中的表達欲。只不過,日趨強大的檢索功能模糊了線上與線下的界限,社交媒體賬号成為每個人不可分割的數字化身,循着蛛絲馬迹順藤摸瓜,就能找到那個不願在虛拟世界中現出的 " 真身 "。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獨一無二的名字一經搜索,過往的 " 網絡痕迹 " 便可能被扒出,有時甚至會遭遇 " 人肉搜索 " 等網絡暴力。私網域被侵入、留痕被曝光、隐私被窺探、表達被約束,适度隐藏成為一種新的需求。
近年來,平台推出了朋友圈分組、關閉手機号查搜和一鍵創建隐私小号等功能,同質化的 momo 賬号則規避了以身份标籤為基礎的算法推薦。網友們 " 更名換姓 ",只求上網衝浪時能暫時躲開日常的社交、熟人的打量。
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 mo"。與現實身份 " 斷連 " 的 momo,有着如同枯葉蝶一般的保護色:查找用戶昵稱,頭像隊列如同克隆人;搜索發言記錄,彈出萬千條粉色小恐龍的只言片語。這種做法,既不必擔心被現實生活裡的熟人輕易認出,也不必因某句評論被網友放大苛責而顧慮糾結,既獲得了躲進人群喘口氣的 " 樹洞 " 空間,當然也就放棄了與其它網友建立進一步關系的可能。曾幾何時,昵稱和頭像是彰顯個性的重要元素。如若發現撞名了,還會淺淺生氣一番。如今,從個性張揚的昵稱到 " 復制粘貼 " 般的 momo,我們在日漸透明化的網絡中尋求自洽。
同質化并不完全是抹除個性,看似千篇一律的 momo 背後各有各的精彩。然而,momo 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卸去了現實的規範,網絡發聲容易變得随性随意,不乏個别 momo 妄圖肆意妄為。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momo 也不是包庇縱容違法言論的保護傘。事實上,偽裝只是 " 表層匿名 ",通過用戶賬号 ID 這張獨一無二的 " 網絡身份證 ",已有 momo 因不當言論被追責。一些無辜躺槍的 momo 也反思,碰到有人頂着自己的頭像和名字說蠢話、幹壞事,比孫悟空遭遇六耳猕猴還鬧心。
由此而言,momo 營造出的氛圍有賴每一個 momo 共同守護。但從長遠來看,在互聯網空間,公網域與私網域如何共存、自由與規範的邊界該怎樣界定,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共同挑戰。
這正是: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還需 momo 共同守護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ID:rmrbpl 作者:戴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