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3年期以下存款利率全面跌破2% ,銀行息差再度刷新歷史新低,歡迎閱讀。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存款利率持續下行。
日前,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顯示,2024 年 10 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 3 個月期平均利率為 1.268%,6 個月期平均利率為 1.471%,1 年期平均利率為 1.588%,2 年期平均利率為 1.701%,3 年期平均利率為 2.061%,5 年期平均利率為 2.027%,3 年和 5 年的存款平均利率存在明顯剪刀差。
銀行存款進入 1 時代
和上個月相比,各期限平均利率均大幅下跌,2 年以下期限均下跌超過 21BP,3 年期下跌最多,為 25.4BP,5 年期下跌 23.6BP。
10 月 21 日,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利率均下調 25 基點,這也是今年以來 LPR 第三次下降,也是降幅最大的一次。監管層引導利率下行,推動實體經濟等融資成本下降,存款利率呈現下行趨勢。
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艾亞文表示,10 月 LPR 調整之後,中小銀行利率迅速跟進國有大行下調。當前,國有股份行的只有 3 年和 5 年定期存款利率還在 "2" 以上,中小銀行中短期利率也已進入 "1" 字頭時代。
" 攬儲神器 "- 大額存單的情況也如出一轍。監測數據顯示,2024 年 10 月,發行的大額存單 3 個月期平均利率為 1.524%,6 個月期平均利率為 1.71%,1 年期平均利率為 1.857%,2 年期平均利率為 2.023%,3 年期平均利率為 2.399%,5 年期平均利率為 2.51%。
和上個月相比,大額存單各期限平均利率基本都下跌,3 個月跌幅為 7.15BP,6 個月跌幅為 8.6BP,1 年期跌幅為 2.42BP,2 年期跌幅為 4.92BP,3 年期跌幅為 2.82BP。
整體來看,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也漸次下行至 "1" 字頭。值得注意的是,大額存單與定期存款之間的利率差異顯著縮小,部分大額存單的利率甚至與普通定期存款持平,從市場整體利率走勢來看,艾亞文預計存大額存單利率或進一步下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大額存單利率走低後其銷售也大不如前。一家股份銀行廣州分行的負責人表示,普通定存和大額存單之間的利差已經所剩無幾,而且普通定期存款起存金額更低,所以購買大額存單的客戶遠少于此前。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近期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銀行的淨息差持續收窄,需要優化負債結構、壓降高成本存款;其次,央行多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一舉措直接影響了包括大額存單在内的各類存款產品的利率水平;再者,市場資金面較為寬松,銀行攬儲壓力相對緩解。總體上看,未來大額存單的發行數量可能呈下降趨勢
息差再創新低
下調存款利率也是無奈之舉,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2024 年三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标數據情況,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 1.53%,環比下降 0.01 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低。
具體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三季度淨息差分别為 1.45%、1.63%、1.43%、4.13%、1.72%、1.44%。
其中股份行、農商行截至三季度末的息差水平與上季度持平,但是國有大行、城商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的息差下降 0.01 個百分點至 0.08 個百分點不等。其中,民營銀行環比下降 0.08 個百分點至 1.44%,城商行三季度淨息差環比下降 0.02 個百分點至 1.43%。
東興證券分析師林瑾璐表示,得益于負債成本改善,三季度淨息差降幅收窄。多數銀行前三季度息差較上半年降幅在 0-5bp,且降幅收窄。部分銀行實現了息差環比微降甚至提升;個别銀行或由于調整風險偏好、參與貸款重組化債、客群基礎不牢固負債成本上升等原因,息差降幅相對偏大。往後看,受 10 月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下調、今年 LPR 多次下調影響,預計銀行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貸款重定價壓力較大。但在貨币政策主要掣肘于淨息差的提法下,預計後續政策或引導金融機構增強資產端和負債端利率調整的聯動性,貸款定價或趨于平穩,存款成本改善效果将進入加速兌現期;疊加逆周期調節政策逐步落地,經濟復蘇和實體需求有望逐步修復,預計銀行淨息差趨于穩定,明年年内企穩概率加大。
也有分析表示,下一階段,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息差收窄壓力仍然較大,還将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除了下調存款利率之外,商業銀行還應減少對存款的利息補貼以及利息之外的費用,進一步壓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艾亞文認為,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調,銀行的淨息差受到擠壓。一味地提高實際利率吸引存款并不可持續。在低利率時代的市場競争中,銀行應合理控制高息存款產品,降低銀行負債;還可以采取其他舉措來 " 留住 " 存款,如在負債端應優化產品和提升服務黏性,減少存款流失;在資產端,如增加優質信貸資產以提高資產端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