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誰說 iPhone 不戴殼,就高人一等了?,歡迎閱讀。
炫富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一不留神,狐妹又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據說數碼圈流行起了一種新的炫富方式:讓 iPhone 裸奔,不戴殼,壞了就直接換機。
我問果子,是不是這樣?
他說:我就不喜歡戴殼,你看我富嗎?
我:...
真是迷惑他媽給迷惑開門,迷惑到家了。
這又是哪個 " 大聰明 " 創造出來的理論啊,還說得有鼻子有眼。
他們給出的論據是,全球很多知名富豪都不屑于給自己的手機戴殼。
比如,科技大佬馬斯克和庫克,這倆人多次在公開場合露出手機,但并沒有殼子,而是直接使用裸機。
由此得出結論,真正的有錢人不會為手機戴殼,因為換屏和換機對他們來說都不值一提,只有窮人才會為此心驚膽戰。
甚至,還推斷出使用 iPhone 裸機的人,不會從事髒亂差的體力勞動。以及這部分人更懂設計之美,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看到這裡,狐妹忍不住笑了,你們這樣妄自揣測 " 裸機黨 ",他們知道嗎?
而且,是誰說有錢人的手機不戴殼?
馬爸爸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人家不僅僅戴殼,而且殼子還多種多樣。
我傑倫窮嗎?怎麼也戴殼。
很多社會名流和明星都非常熱衷于給手機戴殼,不僅能引發購買熱潮,還能順便打個廣告,何樂而不為?
要說炫富,裸機不一定能有手機殼貴。
怎麼,你不信?
之前,女星唐嫣在微博上曬過一款 LV 手機殼,在中國區定價最低 9 千,最高炒到了 4.2 萬。
當然,狐妹可不是說讓大家去買貴的殼子炫耀。而是想表達,不就是一個手機殼嗎?哪裡來的那麼多彎彎繞繞?
事實證明,外國人也用手機殼,只不過用的比較少。
除了使用習慣不同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機殼對于他們來說根本不劃算。
畢竟沒有義烏和華強北,外國人買不到 9 塊 9 包郵的。
在國外亞馬遜上搜的 iPhone 手機殼,不僅款式單調,而且顏色又醜。絕大多數價格在 15 美元左右,還不包稅。
要想好看點的那就 50 美元以上了,性價比太低了,還不如不戴殼呢。
其實,長期以來,大家對手機該不該戴殼一直争論不休。
有人覺得,研發設計手機的團隊花費數億就是為了讓手機更薄,更輕。用戶膜一貼,手機殼一戴,努力全白費了,這簡直是在暴殄天物。
" 裸機黨 " 普遍認為手機不戴殼的手感和觀感都更好,這樣才能展示出手機各式各樣的設計與圖案紋路,不辜負設計師們的心血。
而且,裸機的信号往往是最強的,一些特殊材質的手機殼會可能會幹擾手機信号。
除此之外,狐妹有個朋友讓 iPhone 裸奔,單純是因為害怕手機發燙,把自己整成三級燙傷。
所以,才毅然決然選擇不戴殼。
當然,這樣肯定會大大增加手機被摔壞的風險,iPhone 14 Pro 的換屏價格達到了 2698 元,如果真摔了磕了,難免會心疼。
所以,很多人還是願意用手機殼和膜把手機保護起來,這樣就不用去花錢、花精力去維修或購買新機。
也有一部分人,手特别容易出汗,裸機打滑是常有的事,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不敢摘手機殼。
而且,現在手機殼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保護手機,特别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更像是一個時尚單品。
周明此前還做過這樣的視頻選題呢,感興趣的可以通過下方視頻了解一下
狐妹身邊很多朋友,他們把手機殼早已經變得跟穿搭和配飾一樣重要,不僅能彰顯個性,體現風格,還能讓自己開心。
人均幾個手機殼是常态。
盡管 " 裸機 " 愛好者們,會嘲諷 " 手機殼就像成年人的圍嘴 "。
但狐妹始終認為,戴不戴手機殼,只是一種選擇,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怎麼非要把人抽成三六九等?
其實,也不怪現在的人太敏感,只能說社會風氣如此。
如今打開社交平台,炫富的比比皆是,這大概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現代病,而且傳染性極強。
就拿這幾年出圈的熱點事件來說,無一例外都和炫富有關。
中金員工妻子小紅書秀丈夫的 8 萬多的工資條,引發行業大地震。
以及世界杯時火爆全網的 " 卡達小王子 ",他在中國社交媒體開通賬号後,一天吸粉千萬,是因為人格魅力嗎?
還不是因為 " 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 "。
這個世界太魔幻了,不管真假,不管是誰,只要有錢,就能引來盲目的崇拜。
當炫富成為流量密碼,各種高端精致的生活方式成為了風向标。
在社交平台,這樣的高端人設随處可見。
22 歲,送給自己一輛瑪莎拉蒂。
95 後獨居湯臣一品。
愛馬仕鋪滿整個大别墅。
盡管淘寶這樣的圖片視頻都是批發售賣,但沒有人再去探尋這背後的真假。總有人願意看這種富豪人設,看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
當這種模式屢試不爽,潛移默化中,一種拜高踩低的扭曲價值觀正在擴散蔓延。
在這個時代,有錢居然能成為一種濾鏡,輕而易舉就能收獲一大批 " 精神仆人 "。
于是,人人想從崇拜者變成被崇拜者。這不叫慕強,叫慕富,就是典型的金錢崇拜。
這不僅沒有促使自己發奮成為有錢人,反而看什麼都像是在炫富。正所謂,你是怎樣,你的世界就是怎樣。
如今連個小小的手機殼,都要強行跟社會财富扯上關系,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參考資料:
馮侖風牛馬、果粉之家、小聲哔哔、微博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