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還沒上映就火出圈,她又要赢麻了,歡迎閱讀。
最近,一部韓國電影還沒上映,就已經火出圈了。
原因出乎意料:片名。
電影名為,《我讨厭韓國》。
而且,它還将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在 10 月 4 日面向全球媒體首映。
僅僅放出一個片名,就引起了全網熱議。
如此直白的表達,讓不少網友發出疑問——
韓國人為什麼這麼恨自己的國家?
但,細想一下也不意外。
向來以「敢拍」著稱的韓國,在他們電影裡黑自己的國家,簡直是家常便飯。
《殺人回憶》裡,吐槽韓國國土小。
《恐怖直播》裡,抱怨韓國國民命苦。
《辯護人》裡,批評韓國法律體制不健全。
《南山的部長》裡,甚至直接揭露總統被刺殺的韓國黑歷史。
可偏偏,這些都成了從國内火到全球的爆款神作。
恨國,似乎都已成了韓國民族的傳統精神和文化标識,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借此機會,魚叔想和大家聊一聊——
韓國人到底為什麼如此憤怒。
「恨」,在韓國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概念。
這不是我說的,而是韓國人自己總結的。
這種恨文化,也不是新近才有的,而是深深流淌在他們民族文化的血液裡。
韓國電影中有一部國民神作《西便制》。
如果硬要對比,可能有點相似于《霸王别姬》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兩部影片也誕生于同一年。
影片中,就點出了韓國傳統藝術清唱的藝術靈魂。
生活,就是恨的淤積
恨的淤積,就是生活
這裡所說的「恨」,不像我們常說的那種簡單粗暴的仇恨。
它還包含着遺憾、悲痛、屈辱、自責等一系列不融洽的情緒。
比起指向别人的怨恨,這份「恨」更多是對國家和命運的自憐和嘆惋。
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民族情緒,它根植于韓國人的心中。
《我要復仇》樸贊郁
論其根源,還得從韓民族命運多舛的歷史說起。
朝鮮半島,在歷史上長期處于不自主的狀态。
自統一後的幾百年裡,一直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
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而是學習中國的漢字、儒家思想和科舉制等。
進入 20 世紀,又被日本吞并。
數十年被奴役的屈辱歷史,讓韓國的自尊心消耗殆盡。
不甘的恨意,由此初現端倪。
這種情緒反映到電影中,就是各種「抗日神劇」。
《暗殺》中,全智賢飾演義烈團狙擊手。
為解民族之恨,冒着生命危險刺殺賣國賊。
到了《軍艦島》裡,更是将日本的惡行表現得淋漓盡致。
十歲的姑娘差點兒淪為慰安婦。
韓國人淪為牲畜,無休止地為日本人工作。
電影上映時,日本政府堅決否認事實,認為壓迫勞工純屬胡編亂造。
可抵不過韓國人的「恨」。
網民直接開啟募捐,拍攝了一則名為《軍艦島的真相》的視頻宣傳片。
投放在美國時代廣場播出,累計滾動播放超過 7000 次。
然而,韓國的「恨」并未就此止步。
1945 年,眼看日本戰敗已成定局。
朝鮮半島的命運,成了美蘇對壘的重要棋局,南北被迫分裂。
明明是戰勝國,卻還要受此屈辱,能不恨嗎?
标志南北分類的 38 線
民族分裂所帶來的無力感,滲透在韓國影視的方方面面。
以朝鮮戰争為背景的《太極旗飄揚》中,導演姜帝圭沒有選擇用血腥畫面直接表現戰争的殘酷。
而是借由兩兄弟的命運,引出對時代的嘆惋。
為了獲得勳章讓弟弟免役,哥哥義無反顧地衝在戰場的最前端。
但戰争的殘酷,只有親歷才會知曉。
殺紅眼的哥哥,瘋魔到險些手刃弟弟。
而弟弟只想快點結束戰争,不理解哥哥為什麼貪圖名利。
兵荒馬亂的時代,哪有什麼戰鬥英雄。
戰争不是戰争,直到兄弟相殘。
朝鮮戰争結束後,韓國的傀儡命運仍然沒有結束。
經濟遭受重創,人員也大規模流動。
眼看就要一蹶不振時,美國伸出援手。
就連首爾經濟基礎的「漢江奇迹」,也是依托于美國的支援。
對美國既依附又抗拒的心理,給這種「恨」疊加上一層矛盾感。
首爾的三星城
固然無法擺脫,但韓國影視也沒有選擇回避。
《漢江怪物》中,暗諷美國人是破壞韓國環境、制造畸形水怪的幕後黑手。
《歡迎來到東莫村》中,痛批美軍對寧靜村莊裡無辜百姓的轟炸虐殺。
《收件人不詳》中,則是控訴「基地村」美軍對附近韓國少女的凌辱施暴。
回望韓國「恨」文化的幾段歷程。
從不甘屈辱、到蒼白無力,再發展到有口難言的矛盾。
正如韓國前總統金大中所說——
照我看來,朝鮮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恨」文化,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我們一直生活在「恨」之中。
時代在變化,韓國人的「恨」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如果說早期對小國無奈與殖民主義的怨怼,尚且還只是針對外部環境。
那麼現如今,「恨」則更趨向于對國家本身的不滿。
也就是開頭提到的「恨國」。
2010 年左右,一個詞在韓網尤為火熱——
地獄韓國。
這個詞專門用來抱怨和吐槽社會上種種不公的現象。
無力改變大環境,把對現實的不滿投射進影視劇,成了對「恨」最好的表達方式。
《熔爐》,聚焦未成年保護。
《舉報者》,揭露學術腐敗。
《斷箭》,控訴維權艱難。
批判的同時,也引發觀眾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今年最爆的《黑暗榮耀》,則是進一步将「恨」的復雜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東恩深受校園霸凌的傷害,支撐她活下去的,就是復仇的「恨」。
親手讓施害者受到懲罰,看似确實很解氣。
可即便故事給了一個相對美好的結局,文東恩的破碎終究無法修復。
這時的「恨」,又帶了些自責和無可奈何。
而這些所有的社會不公,最後又統統匯歸于對韓國政府的不滿。
能得到「敢拍」的稱号,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韓國人對政府的「恨」。
熱衷于在災難片中「黑政府」,似乎已經成了韓國電影的标配。
《漢江怪物》中,他們非但沒有積極營救平民,反而成了組織救援的最大阻力。
《恐怖直播》裡,總統為了面子,不僅不願為過錯低頭,草菅人命的冷漠殘酷,看得人後背發涼。
《局内人》則是深入刻畫政治團體勾結黑幫所做的惡行,揭露政府的腐敗和不正之風。
而站在政府背後的最終公敵,則是财閥。
有句坊間傳言稱:韓國可以沒有總統,但不能沒有财閥。
手握國民經濟命脈,已經是基礎。
拉攏總統,影響政治,才是他們的主業。
樸槿惠從上台到倒台,都離不開财閥的支持。
李勝利事件背後,同樣有财閥撐腰。
強強聯合之下,他們像是韓國民眾推不倒的大山。
随着韓國階級固化越發嚴重,普通人難免對他們「恨之入骨」。
影視劇的關注點,也從嫁入豪門的戲碼,逐漸變成了向财閥「復仇」。
《老手》中,劉亞仁飾演的瘋批财閥,只手遮天,荒淫無度,最終被法律制裁。
《寄生蟲》中,奉俊昊直指中產階級的偽善。
明面上,他們表現得很「善良」。
對待下人算得上大方,看起來也溫文爾雅。
可到了私底下,卻完全換了副面孔。
眼中充斥着嫌棄,偷偷吐槽他們身上有種「窮味」。
宋康昊最終血腥的屠殺,正是「解恨」帶來的狂歡。
本質上,韓國影視劇作品中的「恨」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而是讓觀眾在這種社會情緒中,找到宣洩恨意的出口,尋求自我的滿足。
說到這次引發激烈讨論的《我讨厭韓國》,改編自同名小說。
一開篇,女主就解釋了讨厭韓國的原因——
我之所以不想在韓國生活,是因為在這個國家,我實在是個沒有競争力的人,就好像一個應該滅絕的物種。
故事的女主出身平平,長相也算不上出眾。
沒有傲人的學歷,工作也再普通不過。
盡管和男友感情不錯,但在極度重視物質條件的韓國社會中,卻被男友的家人看不起。
經歷了多年的心理鬥争,她發現自己無法繼續留在韓國生活。
事實上,這正是韓國大多數年輕人的處境。
高失業率、不平等的就業環境、超長的工作時間。
階級固化的社會現實下,一個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貧困。
對于他們而言,生在如今已是「五棄時代」的韓國(抛棄愛情、友情、親情、婚姻、國家)。
未來早已板上釘釘,不可能有奇迹發生。
正如李滄東拍攝的《燃燒》,正是反映了當代韓國年輕人中普遍狀态。
有錢人,無聊度日。
沒錢人,忿忿不平。
按理來說,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和國内年輕人一樣選擇「擺爛」。
可在「恨」文化的趨勢下,他們反而產生了「解恨」的衝動。
作為歷史的「失敗者」,韓國人早已習慣無法挽回和無能為力的「恨」。
但同時,這種「恨」又反過來成了支撐他們前進的精神力。
據統計,韓國平均每年發生 11000 次抗議遊行示威,大規模出動防暴警察 85 次。
去年年底,光是首爾市中心,就聚集 20 萬人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
更深層次上來看,「恨」的背後反而是韓國人對國家的愛而不得。
《辯護人》中,以鎮宇為代表的學生,即使面對嚴刑拷打,仍希望自己能讓國家發生改變。
被律師質疑遊行無法改變社會現狀時,他輕飄飄說出一句——
即使岩石再堅硬,也是死的
雞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
岩石最終會碎成細沙
而雞蛋終究會孵化越過岩石
鎮宇的這段話,着實觸動到了宋康昊飾演的辯護律師。
後來,他毅然站上法庭,為無辜學生辯護。
理由也很簡單——
「大韓民國主權屬于國民」
2008 年,總統李明博上任。
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韓國三大公營電視台換成自己人。
迫切地想堵住媒體的嘴,從而控制言論。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電視台被政府綁架。
民生政策的相關新聞,全都被「隐身」。
最過分的是,「世越号」沉船事件後,媒體竟然還在鼓吹,全部學生已被救出。
充滿「恨」意的韓國人,又行動了起來。
三大電視台職員集體罷工。
要求将話語權還給民眾,讓人們有發聲的權利。
記錄這段灰暗時光的電影《共犯者們》,最終在 2017 年上映。
歷時數年,素材幾乎全是記者們的手機視頻。
支撐他們堅持下來的,就是「恨」。
所以,雖說「恨」源自于韓國人骨子裡的自卑與無奈。
但也恰恰是這種「恨」,滋生了韓國民眾的精神力量。
更是成就了一批「敢拍要拍玩命拍」的韓國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