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管理,其實就是幹2件事,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張麗俊 ,作者張麗俊
作者:張麗俊
來源:張麗俊 ( ID:zhanglijunCherry )
之前,看到過一個觀點: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釋放。
很有意思。
但我認為,管理就是兩件事:既是控制,也是釋放。
為什麼這麼說?今天一起來聊聊。
1
控制體系,保證業務目标的達成
所謂 " 控制 ",即控制事。
為了能完成目标,做成事,就要用體系、用制度去框定,做到可控,而不是把它交給運氣。
那麼具體控制什麼?羅伯特 · 西蒙斯在《控制》一書中提到,要控制這 4 個體系。
1. 指标控制體系。
當你面對着一個戰略,或者一個目标,如果沒有控制,很難拿到結果。
如何控制?
就是要将目标進行層層拆解,通過實現一個又一個階段性小目标,最後完成整體目标。
既要從上往下拆。
一拆到底,從集團到子公司,到部門,到團隊,到個人,把公司目标拆到個人目标,才能驅動員工,才有執行力。同時,還要注意協同,找到其它部門幫助你實現本部門目标。
又要橫向維度,做好每月、每周、每日的計劃。
你一定要知道,你每個季度,每個月,每周,每天要做什麼?在關鍵時間節點,你的關鍵動作是什麼,要達成怎樣的效果?
通過指标控制體系,來找準完成目标的節奏。
2. 互動控制體系。
有時候,你的目标非常清楚,路徑也特别完美,不一定能實現目标。
因為環境是變化的,而且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新的情況,這些都在你的計劃之外。
比如,你打算今年上半年,完成 5000 萬的銷售目标。
但第一個季度,才完成 1000 萬,遠遠落後。如果還是按照老方法,一定是完不成的。這時候,怎麼辦?
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态調整。
但是這個變化不是随機的,而是要和原來的目标有所關聯。
如果你前一個季度,是完成 5000 萬的目标,到了下一個季度,又換成了增長 100 萬粉絲的目标。這樣其實也就意味着你沒有目标。
所以是定的戰略或者目标不變,但是路徑一直在變。
很多企業在年中的時候,都會進行戰略調整,這也是互動控制體系。
3. 邊界控制體系。
對一個組織來說,一定要有邊界。
馬雲以前管理阿裡巴巴時,經常告誡管理者,要多問自己 3 個問題:
我有什麼?
我要什麼?
我放棄什麼?
這三個問題,本質上也是要求對自己的能力邊界有認知,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得到什麼。
如果不受控制,這件事也做一做,那一件事也做一做,但每一件都淺嘗辄止,很可能投入了很多資源,最後卻都浪費了。
邊界控制體系,也是紅線制度,告訴大家,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允許做的。
這樣大家才能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的做事。
4. 信仰控制體系。
所謂信仰,其實是文化。
這裡的意思是,要打造企業文化。
作為老板,如果你想要發展,就要問自己:你究竟想做成什麼樣的公司?
你有信仰,才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得力幹将加入。才能驅動大家,朝着一個方向去努力。
而作為管理者,則要做好文化的傳承,在團隊内打造好的文化,讓大家能夠自驅,能夠力出一孔。
文化體系很重要,因為它不僅僅是業務的推動力,也是組織的粘合劑,更是公司遇到困難時的救命稻草。
管理不能大于經營,做好控制體系,本質上是為了保障業務目标的完成。
2
釋放人,激發和賦能
除了控制事,更重要的,是釋放人。
人才是第一資源,你的戰略再好,策略再清晰,但人不想幹、不能幹,事情也完不成。
那麼該如何釋放人的能力和潛力呢?
1. 用人所長
首先就是要用人所長,一個人很有能力,但他沒有發揮出來,他是沒有成就感的。
所以就要求管理者,能夠識别出來員工的特點和能力,并且将這些特質和工作結合起來,從而發揮出好的效果。人才盤點,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他們能利用長處,拿到績效,更容易在工作中得到樂趣。
2. 為員工提供支持
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後,還要為員工提供支持。
怎麼支持?
一方面,幫助員工明确哪些個人目标和任務是最關鍵的,然後為他們提供資源,幫助他們完成績效。
另一方面,充分授權。
如果他能對結果負責,能自主地完成結果,那麼就要充分授權。
有些管理者不敢大膽用人,即便是授權,也是遮遮掩掩。
這其實是把人才縮小了用,發揮不了他們的價值,是對人才的浪費。
大膽授權,把權力下放,讓他在職責範圍内,調動資源去大展手腳。
3. 注入使命感
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裡克 · 赫茨伯格提出了一個雙因素理論:
要想帶出一個好的團隊,不能僅僅靠保健因素,一定要依賴激勵因素,使員工對工作產生正面的情感。
保健因素,就是工資福利待遇,而激勵因素則是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意義。
因此,除了把錢給到位外,一定要讓他們認清楚工作的價值。
我們可以通過用戶、客戶反饋,來告訴他的工作給别人提供了什麼幫助,解決了他們什麼樣的困難。當他認識到工作的價值,就能產生成就感,形成正向的反饋。
4. 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有良好的工作氛圍。
①成長感。
什麼是成長感?就是在團隊中,他是能看到自己的成長空間的。
具體表現為:
在團隊中,他幹得好,是能夠被識别出來的。
除了得到回報,在工作的過程中,能經常得到反饋,知道自己是幹得好,還是幹得不好,從而有改進的方向,最終變得越來越優秀。
也有清晰的晉升标準,讓他能看到自己的前途,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②安全感。
安全感也很重要,在承擔責任的時候,在大膽嘗試的時候,很可能會犯一些錯誤。
這時候,管理者作何反應?
很多團隊不能允許犯錯誤,一旦犯錯,領導就會發脾氣,甚至甩鍋給下屬。
漸漸地,遇到困難,大家都會往後退,有機會,也不會主動。也不敢提創造性的建議。
英國行為學家 L · W · 波特提出了著名的波特定律:總盯着員工的錯誤,是一個領導者最大的錯誤。
③團隊感。
什麼是團隊感呢?就是大家相互支持,共同成長。
壞團隊一團和氣,好團隊總是争吵不休。
如果團隊中,大家都是在說 " 好好好 ",那麼就不會有進步。
而是要允許有不同的看法,将問題都暴露出來,争吵,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最終建立起一個學習型的組織。
總結一下,管理其實就是兩件事。一手控制好事,将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手釋放人,激發人的潛力。最終通過團隊拿結果,并且通過結果培養人。(本文完)
張麗俊,創業酵母創始人,酵母咨詢創始人,知名組織創新專家、前阿裡巴巴集團組織發展專家,《組織的力量》一書作者。
華為六大管理法
系統提升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