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騰訊11.6億歐元攜手育碧:一場關于“3A遊戲常青化”的豪賭,歡迎閱讀。
文 | 劉士武(36 氪遊戲)
2025 年 3 月 27 日,全球遊戲行業迎來重磅消息:法國育碧(Ubisoft)宣布拆分旗下三大旗艦 IP《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彩虹六号》及其開發團隊,成立獨立子公司并引入騰訊 11.6 億歐元戰略投資。
交易完成後,騰訊将持有新子公司 25% 股權,而子公司投前估值達 40 億歐元(約 313 億元人民币),相當于育碧當前市值的 2 倍。
受此消息刺激,育碧股價盤後漲幅近 14%,資本市場初步對這場 "IP 資本化實驗 " 投出了信任票。
育碧久違的 " 大漲 "
此次交易的核心條款顯示,騰訊注資将用于償還育碧債務及新公司運營,但不涉足創意決策權——育碧保留 IP 所有權及 100% 控制權,僅向子公司授予 " 全球獨家永久 IP 授權 " 以換取特許權使用費;騰訊獲提名一名無表決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并享有常規少數股東保護條款(如對重大資產處置的否決權)。
育碧 CEO Yves Guillemot 稱此舉是 " 釋放資產價值、加速敏捷轉型 " 的關鍵一步,而騰訊總裁劉熾平則将目标錨定 " 打造長期常青遊戲平台 "。
育碧公告原文
至此,騰訊和育碧 " 親密關系 " 再次升溫了。
兩大頭部廠商的深入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年前。2018 年,騰訊以 5% 持股進入育碧股東名單,助其從維旺迪惡意收購中脫身;2022 年增持至 11%,成為第二大外部股東;本次交易後,騰訊則在育碧體系内形成 " 母公司股權 + 子公司權益 " 雙重布局。
產品協同層面,雙方合作亦步步為營:2023 年騰訊代理《全境封鎖 2》國服,通過社交裂變玩法提升 DAU 37%;2024 年聯合開發《彩虹六号手遊》,雖項目中途經歷過數個月的 " 停擺 ",但產品目前仍在推進。
有分析師指出,騰訊對育碧的滲透遵循 " 先技術後 IP" 路徑,此次拆分三大 IP 獨立運營,實為規避歐盟反壟斷風險的 " 曲線控制 " 策略。
對騰訊而言,這場 " 豪賭 " 直指三大戰略缺口:其一,填補主機 /PC 生态短板。天美、光子等工作室雖稱霸移動端,但《刺客信條》系列(累計銷量超 2 億套)的 3A 基因恰是稀缺資源;其二,驗證免費模式(F2P)嫁接可能性。新子公司有機會通過 " 引入免費入口、增強社交屬性 ",将育碧旗下遊戲與騰訊《PUBG Mobile》《王者榮耀》等遊戲的 GaaS 運營方法論相結合;其三,構建全球化 IP 矩陣。據預測,2026 年服務型 3A 遊戲收入占比将超 45%,而《彩虹六号:圍攻》(MAU 5800 萬)等成熟 IP 正是搶占賽道的利器。
育碧的困局與破局同樣值得深思。财務層面,其 2024Q3 淨負債達 12 億歐元,拆分資產可優化債務結構;組織層面,育碧公司超 30% 員工(魁北克、蒙特利爾、巴塞羅那三大王牌工作室為核心)集中于三大 IP 團隊,獨立運營有望提升人效;創新層面,保留《幽靈行動》《全境封鎖》等 IP 後,育碧可專注 AI 生成内容等 " 颠覆性技術 " 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育碧此前因《刺客信條:影》跳票及《星球大戰:亡命之徒》銷量低迷,股價一度暴跌 61.68%,育碧小股東、私募基金 AJ Investments 甚至呼籲私有化并更換管理層。所以此番交易或為 Guillemot 家族抵御外部壓力的關鍵防線。
另外,這場交易或将引發三重鏈式反應:商業模式上,傳統買斷制加速向 " 本體付費 +DLC+ 内購 " 混合模式遷徙;競争格局上,索尼、微軟或跟進投資中型廠商,EA 已啟動《戰地》系列獨立工作室評估;中國廠商出海路徑上," 技術換 IP" 或成新範式,網易、米哈遊等或加速綁定海外 IP 持有方。
其中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仍可能需要通過歐盟反壟斷審查,證明不構成 " 實質性控制 ";
核心團隊流失風險:騰訊所持新子公司股份有 5 年鎖定期承諾,除非育碧不再持有新子公司多數投票權及股本,否則騰訊在 5 年内不得轉讓股份;
育碧持股限制:交易完成後 2 年内,育碧不得放棄對新子公司多數投票權及股本的持有;
IP 跨文化運營挑戰(如《刺客信條》中國背景作品本地化)。
騰訊此次 " 精準切割 " 式投資,本質是對 3A 遊戲工業化能力的定向采購。
若《刺客信條:影》能驗證 " 單機叙事 + 服務型玩法 " 融合模型,或将催生 3A 遊戲新物種。而對育碧而言,能否借騰訊之力打破 " 叫好不叫座 " 魔咒,将決定其下一個十年的生死棋局。
當資本狂歡退潮後,真正考驗雙方的,仍是能否在 " 創意自由 " 與 " 商業變現 " 間找到動态平衡點——這場豪賭的終局,或許正伴随着 2025 年底的到來而悄然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