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太炸裂:狂賺34億,打破紀錄,歡迎閱讀。
鉛筆道作者 | 愛羽
如果你對賺錢感興趣,要關注下泡泡瑪特:它最近賺翻了。
去年,它收入 130 億,首次破 100 億大關,淨利潤 34 億,創歷史新高。當然,這還沒完,更恐怖的是:今年一季度,它收入 73.2-74.5 億元,還在蹭蹭地往上漲,同比增幅超 165%。照這個速度下去,2025 年,泡泡瑪特收入要破 200 億元。
4 月 25 日,它還登頂了美國 App store 購物榜,足見其在全球市場的火熱。
它怎麼做到的?出海,賺老外的錢。去年 130 億收入中,海外收入貢獻超 30 億,同比增速 375.2%。尤其是東南亞,增速達 619%。
泡泡瑪特,給了行業哪些啟發?一個關鍵答案是:增長不行了,就不要繼續在國内卷,而是揚帆出海,去開拓國外市場。
泡泡瑪特的增長見頂,出現在 2022 年。當年收入 46.17 億元,同比增長 2.82%。作為一個消費品公司,這種增速是致命的。
2023 年算是過渡的一年,海外營收占比約 16%。到了 2024 年,出海幾乎就是衝刺狀态了。
圖注:2025 年 Q1,泡泡瑪特的海外市場表現
在國内内卷超級嚴重的當下,泡泡瑪特無疑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與其内卷,不如出海。
比如最近,國内又打起 " 外賣大戰 "。很難想象:這場 12 年前打完的戰争,還會在 12 年後硝煙彌漫。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在 2025 年的 AI 時代還能再起硝煙。
這就是典型的内卷。外賣是一個成熟行業,競争格局也早已注定:2016 年,美團外賣就登頂國内第一了,持續 9 年。
一個這麼成熟的行業,非要内卷。為什麼不把時間、資源拿出來,去探索行業、國家迫切需要做的事,去探索人類沒有做過的事?
成熟行業的一切诟病,都是行業進化的結果,是客觀規律。除非新的變革要素出現,能打破這種桎梏。
你說美團外賣傭金高,其實是如果不這麼高,企業無法持續經營下去。你說你 0 傭金去颠覆行業,可以,但那只是眼下,等你再當老大的時候,依舊可能會重蹈覆轍。
當然,成熟行業也有變革的時候,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出現了新的變革要素。
比如出現了新的技術。比如智能手機的出現,導致新商業模式的再重構(流量入口等)
比如出現了新的用戶人群和需求。比如 00 後取代 90 後成為消費主力。
尤其是第一點,對于 1.5 萬億量級的外賣賽道而言,尤其關鍵。現在的外賣行業,也不是沒有變革機會,有。比如飛在天上的無人機配送,跑在地上的機器人配送,都是機會。
但現在的外賣大戰,就是在存量競争裡卷,卷騎手,卷商家,卷消費者,還是補貼的那套邏輯:你 30% 傭金,我 0 傭金;你沒有保險,我給你交保險——還在拼資本,拼的不是科技。
泡泡瑪特就做得挺好:出海美洲,出海東南亞,出海歐洲。把自己的店鋪,開到紐約時代廣場,開到巴黎盧浮宮、倫敦牛津街門。
它找的是藍海市場。比如拉丁美洲,6.4 億人口,人口呈年輕化趨勢(平均年齡
最近 2 年,行業出現了三駕新型增長馬車:出海,下沉,AI。即,不論你的企業之前做什麼的,要想增長,就沿着這三個思路想,總能為業務插上增長的翅膀。
反正大差不差,增長的思路裡,一定沒有 " 内卷 " 這個答案。
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圖片源自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