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一個奇怪的軍事術語—火焰洋蔥,歡迎閱讀。
軍事術語是指一些方便軍事人員交流的短語、專業詞匯等,言簡意赅是這類術語的特點,不過有時也會混入一些奇怪的詞語,例如源自一戰的 " 火焰洋蔥 "(Flaming onion),如果不了解這個詞語的真正意思很難明白它要表達什麼。
其實火焰洋蔥這個詞的起源并非來自官方,它最初是指德軍手中裝備的法制哈奇開斯 37 毫米轉管機炮,也會用這個詞稱呼它發射的照明彈。這款火炮在一戰前被廣泛用于軍艦、要塞,與加特林機槍類似,擁有 5 根旋轉炮管,是一種可靠的自動火炮,一戰時被大量部署到歐洲前線,德軍在戰前購買過,戰争中也繳獲過一些,還自己生產炮彈。
這種火炮用于對地攻擊還不錯,最大射程 1800 米,每分鍾最大射速将近 70 發,一個滿彈匣可以裝 10 發炮彈。由于當時缺少專業的高射炮,德軍也用這種火炮來防空,它能把炮彈打到最高 1500 米的高度,因為彈藥初速慢,其實防空作戰性能并不好。該炮很多時候其實被用來發射照明彈,用來照亮戰場和天空,因為它具有較高的射速,通常都是一連串照明彈升空,因此得名火焰洋蔥,當時一些飛行員看到連串的照明彈,還以為是用鐵絲串聯起來的某種用新式彈藥,害怕靠近會被鐵絲傷到,況且照明彈的火焰也可能傷害飛機的織物蒙皮。
火焰洋蔥這個稱呼很快普及開來,既可以指升空的照明彈,也可以泛指發射照明彈的各類高射炮,例如英國的 QF 1 磅炮、德國的 Flak L/14.5,後來連指示彈道的曳光彈也被作戰報告記錄為火焰洋蔥,所以它是一個很寬泛的術語,嚴格來說它就不像是一個嚴謹的軍事術語,更像是大家一種習慣上的稱呼。
火焰洋蔥這個詞在二戰期間的部分作戰報告中仍有使用,例如著名的塔蘭托戰役,凝固汽油彈也得到了這個稱呼,有一些軍事部門的徽章因為帶有火焰紋飾,同樣得到火焰洋蔥這個昵稱,例如加拿大路易斯公主燧發槍團的徽章和軍旗。不過總的來說自二戰後火焰洋蔥一詞就越來越少出現了,現在在網絡上搜索火焰洋蔥出現的内容幾乎都是漢堡、烤洋蔥這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