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汽車自燃損失應該由誰賠償:法院實判案例來了,歡迎閱讀。
快科技 3 月 28 日消息,汽車自燃造成車輛全損,在沒有辦法确定到底是生產者還是銷售者的責任時,損失應該由誰賠償?山東高法用實際案例進行了說明。
案情簡介:
2021 年 6 月,A 公司自 B 公司購置了一輛 C 公司生產的平頭柴油載貨汽車,并就該車輛向保險公司投保了車損險。
9 月,該車輛因出現漏油問題,被送至 B 公司進行維修保養。次日,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自車底部突然起火,最終導致車輛完全損毀。
保險公司依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對 A 公司進行了理賠,并依法取得了代位求償權。
經保險公司鑑定,此次車輛起火的原因系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高壓共軌回油軟管發生燃油洩漏,噴濺出的燃油落至渦輪增壓器及排氣歧管表面,因油溫過高引發自燃。
基于上述情況,保險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車輛生產商 C 公司及銷售商、維修商 B 公司追償。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就車輛起火毀損情況,C 公司雖申請對起火原因及關聯性進行重新鑑定,但因車輛已經滅失處理,無法進行重新鑑定。
鑑于重新鑑定起火原因已經不能實現,本案争議焦點為保險公司是否完成了車輛自燃系本身問題導致的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及終局責任承擔主體的問題。
因保險公司非專業汽車生產商,對于汽車這類生產工藝復雜、技術含量極高的產品,直接舉證車輛存在設計缺陷、制造缺陷等固有缺陷或直接證明產品缺陷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難度極大,故本院認為當保險公司舉證證明車輛自燃系因自身缺陷導致達到高度蓋然性則可視為已完成舉證責任。
保險公司提交有資質機構出具的鑑定報告認定車輛自燃非因外部環境原因,車輛在事發前一天維修保養,可以排除車輛疏于保養維修導致自燃,車輛自車底開始燃燒,排除駕駛人操作不當導致自燃的情形,應當認定保險公司完成系車輛自身原因造成自燃的舉證責任,其有權進行追償。
車輛在售出三個月内出現漏油情況,後車輛因回油軟管燃油洩漏自燃,在無法判定回油軟管損壞原因的情況下,C 公司作為生產者應承擔產品質量責任;B 公司更換油泵次日車輛發生自燃事故,其作為銷售者及維修者亦應承擔產品質量責任。
鑑于雙方均未完成非因自身原因導致車輛自燃的舉證責任,應當承擔不真正連帶賠償責任,并在承擔責任後可向終局責任人進行追償。
最終判決 C 公司及 B 公司共同賠償 13 萬餘元。一審判決後 C 公司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判決現已經生效并履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