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退休,對你意味着什麼?,歡迎閱讀。
在美國,每天都有超過 1 萬人邁過 65 歲門檻——曾有幾十年,這是标準退休年齡。一般認為,從 50 歲開始,最晚不超過 70 歲,人們就該結束職場生涯,開始享受生活了。但近 20 年來,這一規則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人口學家吉姆 · 奧本(JimOeppen)和詹姆斯 · 沃佩爾(James Vaupel)的研究,現在 60 歲的人中有一半将活到至少 90 歲。(參見琳達 · 格拉頓(LyndaGratton)和安德魯 · 斯科特(Andrew Scott)合著的《百年人生》(The 100-YearLife)一書。)而同時,企業和政府承諾養老送終的時代已經結束。由于這一變化,以及其他原因,管理者開始重新思考 " 退休 " 的含義。
研究者投入大量時間分析組織如何應對這一新趨勢并從中獲益。老齡化問題專家肯 · 迪赫瓦爾德(Ken Dychtwald)在 2004 年《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主張,企業應打破傳統退休觀念,在企業文化中強調經驗的價值,并制定靈活的工作安排和離職方案,以保證高齡員工的投入度。
在與管理者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對當下人們的退休方式感興趣。為了解各類人的不同選擇,我們與約克大學的耶萊娜 · 基奇克(Jelena Zikic)合作,對 100 名新近退休或積極計劃退休的企業管理者(包括高管)進行深入訪談。為更全面了解當下職場人士的退休狀況,我們還采訪了相關行業(包括金融服務、資源和高科技制造)24 家企業的人力資源專家。我們選擇研究管理者,是因為他們的離開會給組織帶來重要影響,還因為他們經濟狀況相對較好,能更自由地選擇退休的時間和方式。
與傳統理論和成見不同,我們發現個人對于退休的觀點和做法非常多元。我們将在下文中介紹這些發現,以及從中總結出的 4 項指導原則,希望幫助各年齡段人士規劃好職業生涯 " 下半場 "。這 4 項原則是:順勢而為;找到意義;轉變角色和投身公益。
順勢而為
我們從管理者的講述中發現,很少有人一到年齡或滿足退休條件,就徹底從全職工作轉變為退休狀态。告别職業生涯的方式有很多,而且沒有固定時間表。雖然有些管理者 " 遵從傳統程式 ",但其他人退休的原因包括:發現 " 合适的時間視窗 ";由于健康等原因 " 頓悟 ",将生活重心從工作上轉移開;" 兌現 ",拿錢走人;由于組織的變化感到 " 幻滅 ";受到 " 排擠 ",被迫離開所在職位或公司。總之,很多因素影響受訪者的退休方式。
路易斯(56 歲)是一家跨國電信企業主要事業部的總經理,在公司工作了 32 年。由于不認同公司新任命的 CEO,他決定提前退休。雖然為一項改組工作多留了兩年,但他一找到機會就馬上離開了。阿蘭(49 歲)是一家制造企業的區網域銷售經理,業績卓著,評價很高,他的經歷有些類似。經過資產重組,公司大股東變更,他有 3 個選擇:平級調動到另一個工作地點;降職;提前退休,領取補償。雖然一開始覺得退休還太早,阿蘭最終認為提前退休最符合自己利益。
這裡得出的經驗是,很少有人能完全掌控自己職業生涯結束的時間和方式,所以我們必須準備順勢而為。公司的并購重組、高層人事變動、戰略方向變化,甚至生活中的意外事件,都可能讓你決定退休,或至少開始為此做準備。無論退休計劃多麼周全,事情的進程很可能和你預期的不同。
找到意義
管理者談論退休時使用的詞匯很多元:退休可能是對工作壓力的 " 治療 ",告别日常重負的 " 解放 ",或遠離高強度工作的 " 減速 "。這些比喻都适用于吉姆。父親 40 多歲去世,吉姆不想步其後塵。由于擔心健康問題,他剛過 50 歲就從一家跨國公司 CEO 的職位上退休。也有人從退休中看到 " 重生 " 或 " 變革 " 的機會。瑪格麗特曾在一家消費品公司負責營銷和戰略規劃,工作壓力很大。她選擇離職,到一家著名商學院擔任駐校導師。還有人将退休視為職業生涯的 " 裡程碑 ",擔心職業身份的 " 喪失 ",希望 " 堅守 ",繼續發揮專長。比爾屬于最後一種,他是地質學家,從工作 25 年的石油公司退休時還相當年輕,之後決定和同事一起創辦一家采油公司。
但實際退休後,人們的想法通常會變化。有人一開始将退休視為解放,随心所欲地玩高爾夫、橋牌或遊艇,但之後可能向 " 堅守 "、" 變革 " 或 " 新生 " 方向發展。繼續看吉姆的故事。退休的頭幾年,他只求清靜,想從工作壓力中恢復過來,但也開始懷念之前榮光職業的某些方面。他先将精力轉向家庭,但最後重回職場,開始為年輕管理者提供指導。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對退休采取靈活态度、在不同 " 意義 " 間切換的人,能夠找到适合自己的退休方式。所以,即将面臨這一人生重大轉變的人,尤其應該思考一下 " 退休 " 對自己的意義:你腦海中出現哪些情景?上述這些比喻是否符合你的夢想和願望,或者你另有想法?重點在于,你必須更好地了解自己、你對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你未來想成為的人,以及所有新機會和可能性。
同時要記住,你在退休後可以有多重身份。這種多元性對未來世代更加重要。據格拉頓和斯科特預測,現在 20 歲的人有 50% 可能活到 100 歲,40 歲的人活到 95 歲的概率同樣有 50%。即便 75 歲退休,你也可以嘗試不止一種退休生活。
轉變角色
很多職場人士不選擇徹底退休,而是留在原公司承擔新角色,工作時間安排和職責都有較大變化。丹尼爾是一家金融機構的高管,和公司商定改為兼職工作。現在,他半個月在海邊小屋釣魚打獵,半個月在公司總部擔任 " 思想領導者 ",輔導新晉管理人才。我們采訪的另一位資深管理者則提議與另外兩位同事分擔一份工作:他自己想退後一步,同時保持工作狀态;另兩位同事孩子還小,希望在工作之餘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他們所在的高科技公司同意了這個方案。
很多高管采取逐步退休的方法,逐漸減少工作時間,同時将他們的知識和責任傳遞給後來者。馬克是一家林業公司的高管,已經到退休年齡,公司同意他将工作時間減至原來的 60%,讓他可以處理自己的健康問題,同時繼續幫助公司,特别是指導兩組管理者,以及參與制定繼任計劃。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與原雇主按合同制繼續合作,這會使雙方受益:員工能得到報酬和繼續工作的機會,公司則留住了專業技能。彼得是銀行高管,50 多歲退休,而半年後公司又給了他一份短期合同,請他做擅長的小企業貸款業務。
亞當則走了另一條路:50 歲出頭時申請離開兩年去做市議員,之後回公司工作一段時間,56 歲正式退休,然後開始領導一個大型社區組織。
我們認為,任何考慮退休的人都應探索繼續工作或離職的可能方式。仔細審視一下你的工作内容,你的獨特經驗、技能和知識,以及雇主對你的看法。回顧你承擔過的不同角色,完成過的項目,以及你貢獻最大、自我感覺最好的工作領網域。
不是所有組織都能提供新穎、定制化的工作安排,但靈活處理的空間還是比想象的大。一旦你想清楚願意做的工作以及期望的時間安排,就可以先和上司或人力部門非正式地溝通。如果他們不願做靈活安排(無論是繼續工作還是逐步退出),或無法提供你希望的條件,你可以考慮接觸願意提供這種靈活性的組織。
投身公益
安德魯 · 卡内基曾說,人生前三分之一應該學習,中間三分之一賺錢,最後三分之一用于給予。或許因此,退休一直被看作投身公益的起點。不過我們發現,現在退休者對社會的貢獻遠不止捐錢。來看幾個例子:哈利從事造紙行業,從工程師做到工廠管理者,60 歲出頭時意外被解雇後,開始幫助高中辍學者學習一技之長;琳達是管理培訓專家,在一家銀行工作了 28 年,50 歲退休後回到大學學習國際發展,準備為非洲艾滋孤兒建立孤兒院;西爾維娅是成功的投資銀行家,因為厭倦了工作早早退休,義務擔任一家大型文化機構的财務總監;加裡是電信企業高管,離開公司後創辦了一家幫助社會創業項目籌資的機構。
如果壽命大大延長,精神和身體狀況俱佳,将專業技能束之高閣、選擇退休就不一定是好選擇。現在到退休年齡的人,已經開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服務社區以至整個世界,這個趨勢将在未來世代身上體現得更明顯,尤其是在社交方面非常活躍的千禧一代。即便你厭倦了一直從事的工作本身,你的領導力、團隊合作和項目管理能力也可能大有用武之地。退休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你現在有機會去嘗試和探索,追求你真正看重的事業,甚至留下一份全新的遺產。
作者簡介:
希瑟 · 沃夫是辛辛那提大學 Lindner 商學院助理教授。克裡斯汀 · 巴塔耶是伊薩卡商學院助理教授。萊莎 · 薩金特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院教授。瑪麗 · 李是麥吉爾大學 Desautels 管理學院榮休教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哈佛商業評論 "(ID:hbrchinese),作者:希瑟 · 沃夫、克裡斯汀 · 巴塔耶、萊莎 · 薩金特、瑪麗 · 李,翻譯:王晨,校對:廖琦菁,編輯:時青靖,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