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2024互聯網大廠廣告生意指南,歡迎閱讀。
文 | 強調商評,作者|CAT,編輯|十二
随着各大互聯網公司 2023 年财報發布,過去一年的大廠生存情況有了更清晰的全局。在幾乎所有的大廠财報中都有一個重要收入:廣告(含在線營銷)。廣告業務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廠當下的實力,更決定了他們在後續 AI 時代的競争力。
我們整理了國内 13 家廣告年營收在 50 億以上大廠的廣告營收等數據,以此來看看 2023 年的廣告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沒有改變的底層邏輯?2024 年,廣告市場還會有什麼新的走勢?
先上數據。
備注:1、字節、小紅書未上市所以沒有官方财報數據,表格中數據為第三方媒體或機構預估;2、由于各家公司對廣告口徑的不同,所以這裡采用的是廣義的廣告收入,如阿裡、京東把廣告 + 傭金統稱客戶管理收入,無法精準拆分其比例,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不影響大的格局和趨勢判斷;3、第一梯隊營收規模 1000 億以上,第二梯隊營收規模 500-1000 億,第三梯隊 100-500 億,第四梯隊 50-100 億
首先從宏觀數據來看:
1、在線廣告市場有所回暖,但大盤增速不高,2024 年存量競争明顯
2023 年,國内在線廣告市場規模達到 1.2 萬億以上,同比增速 11% 左右,增速不高且是在 2022 年下滑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 2023 年廣告行業的主題是止跌回升,還沒有實質上的回血。存量競争将是大家現階段共同面臨的核心問題。
也因此,降本增效是大家在 2023 年統一的動作,囤積更多資本以應對接下來的 AI 大戰。不論營收是否增加,提升淨利潤率都是首要目标,互聯網資本換規模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僅剩 B 站還深陷虧損的泥潭難以自拔。
2、市場二八效應明顯,騰訊跨入千億俱樂部
字節、阿裡、拼多多、騰訊四個 " 千億廣告俱樂部 " 成員拿走近 80% 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市場裡的 80% 又被京東、快手、百度拿走。
其他中小廠争搶剩下不到 5% 的市場份額,這裡面尴尬的是中等規模平台,他們跟大廠競争更直接,但是沒有成本優勢,比如 B 站、微博,反倒是一些更小眾的平台悶聲發财,比如鬥魚、美圖等。
騰訊雖然整體營收規模很大,但是其廣告營收是第一次突破千億。這也是騰訊的一個轉捩點,遊戲失利的情況下,廣告等業務也要開始擔起養家的重任。
小米是所有廣告平台裡最會賣手機的,也是手機廠商裡最會賣廣告的,200 億的廣告營收規模、11.2% 的增速表現穩扎穩打。
3、電商和短視頻平台紅利依舊明顯
電商和短視頻平台要麼規模大、要麼漲幅大,字節、快手同時抓住了這兩個方向的紅利,所以在廣告營收規模和增速上都有明顯優勢。騰訊視頻号也算是趕上了短視頻和電商紅利末班車。
" 内容平台電商化,電商平台内容化 " 也是這一年的關鍵戰役,短視頻平台們赢得了這場戰争的上半場,不論是抖音、快手,還是 B 站、小紅書,都以更快的增速碾壓了阿裡、京東。
4、百度微博老矣,小紅書 B 站嶄露頭角
2024 年的市場格局會有什麼大的變化?
百度頹勢依舊,營收增長乏力,市場份額還在持續下降。小紅書、B 站等新興平台早就盯上了搜索廣告這塊肥肉,也是 2024 年廣告市場新生力量的一大看點,比如 B 站廣告收入基數不算大,但是 20% 以上的增量也算是中上等成績。騰訊更是直言,2023 年廣告營收的兩大增量之一就是搜一搜廣告,另一個來自視頻号廣告。不過最麻煩的地方在于大模型時代,将率先對搜索廣告帶來颠覆性改變。
當然,眼下最拉胯的是微博,頭部平台中唯一一個負增長的,照此趨勢下去,明年可能從第三梯隊掉入第四梯隊。
下面是細分市場 2024 年的一些關鍵走向和特點:
AI/ 大模型革誰的命?
作為接下來互聯網行業的最大變量之一,AI(更準确說是大模型)将如何改變在線廣告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從最近發布的一系列财報中,大廠們也急于講 AI 賦能廣告增收的故事。比如百度、騰訊都在财報中提到,過去一年通過通過 AI 產品(如百度輕舸)提升了廣告的準确度和轉化率。
此外,大模型在營銷鏈路上幫助廣告主降本增效也是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比如文生圖、文生視頻都可以幫廣告主提升效率。
降本增效只是故事的開端,AI 對廣告行業的真正影響遠不止于此,大模型的影響很可能是颠覆性的,比如搜索就會首當其衝。
大模型在 C 端落地最快的產品之一就是替代搜索的對話類工具,如最近熱門的豆包、Kimi 等。他們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傳統搜索,或者說是向下兼容搜索。當搜索產品被颠覆之後,搜索廣告市場也勢必迎來大變天。這也是百度所面臨的最大危機,雖然百度也有文心一言,但從用戶體驗、用戶數據等多個維度來看,百度都不再有他在傳統搜索上的優勢。QM 數據顯示,豆包上線後僅用了兩三個月就反超百度文心一言半年積累的用戶數。
事實證明,重做一個百度是不可能成功的,360、搜狗都驗證過。但是 AI 時代,抖音、小紅書都是在新技術和產品上降維攻擊傳統搜索,比如視頻搜索在此前面臨巨大的技術難題之一就是對視頻内容理解,而随着大模型技術成熟,這個問題将迎刃而解;小紅書基于人為核心的内容生產,解決了百度一直以來被用戶吐槽的内容老舊等問題。這對百度來說都是颠覆性的。
雖然六七年前就對外宣稱 All in AI,但百度的廣告營收這些年一直都處在 700 億上下,甚至出現了幾年連續同比下降的情況。做大模型這件事并非誰的聲量越大,誰就做得越成功。有時候反而是因為產品不好、焦慮,才喊的越兇。
當然,受大模型影響的不止是百度,馬雲也在焦慮,錯失内容電商之後,能否抓住 AI 電商時代是阿裡的生死考題。雖然目前還沒看到顯著成效,但阿裡在大模型賽道上的激進投入是有目共睹的,不僅投資最多,也是最先開放 1000 萬字規模上下文大模型產品的廠商。
總之,大模型不是為廣告而生,但不要低估 AI 對廣告市場接下來幾年的影響。
2024 年的短視頻紅利在哪?
短視頻創造了過去幾年在線廣告市場最大的增量,字節是其背後貢獻最大、也是受益最大的平台。據外媒報道,字節 2023 年營收達到 1200 億美元(8640 億人民币),超過騰訊的 6090 億。雖然無法準确獲得其中廣告營收的數字,但是按照字節的業務模式來看,其廣告和在線營銷收入應該在 4000 億以上,首次超過阿裡巴巴,成為國内最大的廣告營銷平台。
據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數據,視頻平台廣告市場份額從 2022 年的 23% 增長到 2023 年的 25%,是增速最大的媒介形式。
那麼 2024 年的短視頻紅利又将在哪?
第一,短視頻内容電商是必争之地。
存量競争的核心是用戶的深度運營,短視頻電商化是目前實踐下來最成功的。
2023 年字節跳動的最大增量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全球化,另一個就是電商。快手 2023 年的電商 GMV 突破一萬億,成為第五大電商平台。騰訊和小紅書起步相對較晚,但在 2023 年也有一定進展。今年 1 月 30 日的騰訊年會上,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将視頻号視作 " 全鵝廠的希望 ",并表示今年将全力發展視頻号直播電商。和百度總是 " 起大早趕晚集 " 不同的是,騰訊總是能夠後來居上。
當然,内容生态建電商閉環也并非易事,比如 B 站限于商業生态建設的進展緩慢、平台用戶特性等原因,短時間還難以建立電商閉環,只能采用大開環的戰略,給淘寶、京東售賣用戶流量變現,這顯然不如電商閉環的變現空間大。不過,這大概率是 B 站的過渡性方案,借助淘寶、京東的合作,B 站 2024 年的重點是培養用戶的電商消費習慣。随着電商基礎設施完善,B 站打造電商閉環只是時間問題。
最難的還是百度,有錢有人有技術,也有内容生态,反反復復進軍了幾次電商,用戶就是不在百度上購物。
第二,短劇是 2024 年确定性較高的廣告增量市場。
短劇的爆火是從 2023 年下半年開始的。來自 QM 的數據,短劇月活用戶從 2022 年底的 1682 萬暴增 782%,達到 1.48 億。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300 億元。
快手短劇布局相對更早,也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根據快手财報,截至 2023 年底,快手星芒短劇上線總量近千部,其中播放破億作品達 326 部;快手短劇日活已達 2.7 億,占全站 3.83 億日活的 70%;每天觀看 10 集以上的重度用戶達 9400 萬。這為快手帶來了大量頭部廣告主下單,如天貓國際在 618 大促期間冠名《美顏成真》,京東新百貨植入了《東欄雪》,美團則品牌植入了《妻子的品格》。
抖音作為最主要的短劇投流平台,也在去年靠短劇賺了個盆滿缽滿。今年 1 月,抖音發布 2024 年精品微短劇 " 辰星計劃 ",進一步用現金和流量扶持短劇生态。
可以肯定的是,2024 年的短劇市場還有一波增量市場,除了抖音、快手,愛奇藝、優酷、騰訊也已經下場。
電商大變局
第一,新老代際之争。
市場份額最大的電商一直是廣告行業競争最激烈的戰場。阿裡、京東兩大主角度過了不容易的 2023 年,兩家廣告營收增速均在 3% 左右。除了微博,他倆基本算是墊底,從曾經的死對頭變成了難兄難弟。
這首先跟行業大盤有關。據 QM 數據,2023 年 12 月,移動購物用戶同比增長僅為 1.5%。
其次,拼多多和内容電商平台這些新生代對阿裡、京東的左右夾擊還在加劇。在大盤不漲的情況下,拼多多和字節 2023 年的廣告營收都保持了 40% 以上的高速增長。
不過跟這些外部因素相比,更多的問題還是發生在組織内部。抖音在 2022 至 2023 年也對本地生活服務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但是美團就阻擊有效。得益于商家回歸,美團 2023 年廣告收入實現了 30% 的增長,上一年的增幅還是個位數。
因此,從自身找原因的阿裡、京東在 2023 年頻繁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收縮戰線。比如不約而同的回歸低價策略、推進電商平台内容化,但效果都還不算明顯。比如,這兩年京東、阿裡大力做内容電商、直播電商也沒有帶來用戶粘性的顯著提升,上述 QM 數據顯示,2023 年移動購物 App 的用戶時長增速 10.1%,僅接近 2021 年的水平。
與戰略防守相比,阿裡、京東更需要戰略出擊。
第二,直播帶貨模式生變。
直播帶貨依然火熱,但 2023 年的頭部主播接連出現問題,李佳琦連續直播翻車、東方甄選董宇輝的小作文事件、三只羊產品問題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讓頭部主播模式開始退燒。平台、品牌方都在重新審視和主播的合作模式。
直播帶貨的起步階段,頭部主播在市場教育上貢獻了很大價值,但是随着存量競争時代來臨,大廠們開始明顯的去頭部化(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定成分是主播自己不争氣,或者主播擔心風險增加而退網)。平台都不想失去主動權,更不想把大部分利潤拱手給頭部主播,快手就吃過這個虧。以東方甄選事件為例,看似俞敏洪在前端控制了一切,但真正掌握命脈的是抖音。東方甄選又是做 App,又是進軍淘寶,一通操作下來,還是得在抖音的規則下 " 給平台打工 "。
不過頭部主播們也不是待宰的羔羊。退居幕後是明修棧道,轉型 MCN、培養更多的腰部主播來分散風險是暗渡陳倉、以量取勝。三只羊就在這麼做,俞敏洪也想這麼做。
平台、廣告主和主播們的關系就在這種動态博弈中走向新的平衡。也因此,以社交為核心的微信視頻号直播在 2024 年也許會有更大的機會,經過 2023 年的蓄力以及友商們的市場教育,馬化騰對視頻号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廣告新勢力能否崛起?
在所有的廣告平台晚輩中,B 站和小紅書顯然是最受大家關注的,這兩個平台能否成為廣告新勢力将會在 2024 年有更清晰的答案。
小紅書雖然沒有披露财報,但是有媒體報道其 2023 年盈利達到 5 億美元,遠超預期的 5000 萬美元,并且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在用戶端,小紅書搜索、直播等業務都在 2023 年有了顯著的進展,比如 70% 的搜索月活用戶占比,42% 新用戶第一天就使用搜索。這使小紅書更有底氣跟百度硬剛,不僅拿到了更多品牌廣告,在直播電商等業務上也有明顯進展。
B 站作為獨具特色的中視頻平台,在年輕人群中有極強的影響力。在 B 站的财報中,廣告業務也是過去一年表現最突出的業務,不僅增幅在 20% 以上,還上升為 B 站貢獻第二的收入。
但他們倆遇到的問題也比較類似:用戶規模增長難、商業生态的基礎建設以及在 AI 上的布局緩慢。
B 站日活突破 1 億之後不增反減,雖然降幅不大,但是這終究不是一個好勢頭。小紅書日活在 2023 年也經歷了一個先降後增的過程,全年也基本在 1 億左右徘徊,且據媒體報道,其參加春晚的效果也沒有達到預期。B 站、小紅書、百度的單個用戶廣告價值都在 200 多,如果用戶規模不增,其營收增量也非常有限。
而這兩個平台用戶增長困難,一方面是因為大盤的用戶紅利消失,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平台的用戶定位相對更窄,這種小眾的定位幫助他們早期獲取用戶、建立壁壘,但是也讓他們難以破圈。
商業生态建設緩慢在 B 站身上體現的更加明顯,2023 年 B 站發力電商,但其電商生态至今無法完成生态内閉環,而只能把用戶導到站外。
接下來,大模型對 C 端用戶的影響将首先體現在内容平台上,小紅書、B 站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截至目前,小紅書、B 站尚未在大模型上有明顯的進展。無奈的地方在于,大模型是一個極其燒錢的事情,而這兩家公司還處在扭虧的邊緣。當然,這是遠慮。
近憂是,最新的消息,阿裡減持了 B 站的股份,雖然最近阿裡減持的股份很多,但是無論如何這對 B 站都不是一個好消息,當天 B 站股價再次跌超 9%。
新人光環褪去,剩下的全是殘酷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