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沙塵暴》首播好評如潮,一口氣連追3集,我想說:此劇要火,歡迎閱讀。
懸疑的風終于又吹到大西北了。
漫天黃沙的邊陲煤廠,廠外沙塵彌漫,廠子裡一群人圍着一個小耳朵爐。
老警察陳江河(段奕宏飾)對重啟舊案調查的羅英玮(張瑤飾)說了句:改善生活嘛?
羅英玮卻笑着回答:啥改善生活,我用豬做個試驗,看看放鍋爐裡多久能掉出來。
原來為了調查8年前的焚屍舊案,羅英玮買了頭一百多斤的大肥豬,丢8年前舊案發生的鍋爐裡燒。
可沒一會兒,幾個工人慌慌張張跑過來說:掉出來了,掉出來了。
陳江河問:剛放進去豬就掉出來了?
工人答:不是豬,是人,死人!
陳江河羅英玮趕緊跑過去一看,那鍋爐裡的焦黑屍骸,與八年前懸案如出一轍,同一個鍋爐掉出兩具屍體。
看到這裡我整個人透骨寒涼,那種陰森、詭異的感覺,仿佛能透過螢幕撲面而來。
從這裡開始,一場跨越八年的"焦屍輪回"就此開啟。是意外?連環殺手重出江湖?還是精心策劃的完美模仿?
一場懸疑的沙塵暴,開始了。
前文的這段劇情來自于 段奕宏 、張佳寧 、張瑤 主演的刑偵懸疑大劇《沙塵暴》。
趙冬苓編劇,高群書監制,導演,是《無所畏懼》系列的譚嘉言。
全劇都是國產懸疑最容易出精品的元素:連環焚屍懸案,西北封閉小鎮,黑色電影式的環境,全員惡人、蛇蠍美人……
3集看完,我敢說這部偏故事流的社會派懸疑作品,質感有,懸疑感有,對人性的剖析也有。
開播半小時,衝上平台刑偵榜第三。
掃一眼豆瓣反饋,首波觀眾評價中,好幾條都是好評,成績喜人!
《西風烈》15年後,再戰西北懸疑的段奕宏,這次能帶給我們驚喜嗎?
西風正猛,這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場《沙塵暴》。
1、故事:兩大案件、三個懸疑點,這劇一播出就牢牢抓住了我眼球
眾所周知,一部刑偵懸疑劇好不好看,懸疑感的營造至關重要。
《沙塵暴》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沒有故弄玄虛,一上來就切入主題,先構建了一座荒漠小城,再圍繞小城警察陳江河和市局刑警羅英玮重查供熱站殺人案,兩個案件,令觀眾快速入戲。
第一個:八年前鍋爐焚屍案。
故事的起點,就是一樁8年前的焚屍案被舊案被重查,剛抓完偷羊賊的小城警察陳江河也被緊急調回,和羅英玮一起重查舊案。
八年前,他和師父正因這起焚屍案走向命運的巨大轉折,生活軌迹急轉直下。
原本在他看來,當年這起案子沒那麼復雜,早上警局接到報案,供熱站的鍋爐裡忽然掉出一具一百多斤的女性屍體。
當晚吹着沙塵暴,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也出不去,而且供熱站為防人偷煤,不僅有很高的圍牆,站長丁寶元還會按照規定鎖住大門,大門鑰匙只有他手裡這把。
所以基本鎖定,是站内人作案。
當晚供熱站就三個人:站長丁寶元、鍋爐工劉三成和王良。
可就在警方調查時,丁寶元卻逃到老家,一個月的追逃後,警方通過他取錢的線索,完成了抓捕。
而他也坦白了自己抛屍過程,說以為有人偷謀造成誤殺,為防人看見直接丢進鍋爐。
而這個死去的人,就是美麗寡婦程春。
本來随着兇手伏法,一切歸于平靜,可八年後随着丁寶元上訴、翻供,上級要求陳江河配合復查此案,而案子的相關人員似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懸念,猶如一場沙塵暴将他籠罩其中。
第二個:八年後新的鍋爐焚屍案。
可就在陳江河和新搭檔羅英玮做案件試驗時,新的焚屍案又出現了,也就是開頭那一幕。
故事起始于這座被"熟人法則"牢牢掌控的邊塞小城,如今罪案再起,老刑警和新刑警從不同的視角尋找證據,再次鎖定"熟人作案"。
而且兩個案件的真相,應該是緊緊相連。
但小鎮錯綜復雜的熟人關系網,仿佛一張無形的大網,束縛着真相的揭示,新老刑警如何在混沌的黃沙中抽絲剝繭,挖出鍋爐房師徒深藏的秘密?
随着調查深入,整部劇的三大懸疑點也漸漸拉開帷幕。
懸疑一:八年前鍋爐房發生了什麼?
八年前陳江河師徒的調查沒錯,的确是站内人作案,兇手如果不是想要翻案的丁寶元,那就是值夜班的劉三成、王良。
因為劉三成是王良師父,兩人值夜班的房間正好對着鍋爐房入口。
照道理,如果有人塞屍體進去,不可能看不到。但兩人說整晚下棋,沒聽見任何動靜。
而警方調查發現,鍋爐的進煤口太小,所以屍體只能從後渣箱塞進鍋爐,這也是屍體沒有灰飛煙滅的原因。
但如果是劉三成王良做的案,他們應該有一整晚時間處理屍體,屍體不可能沒有燒成灰。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還有個問題,就是供熱站幾乎是密封狀态,當天10點多丁寶元鎖門後,就是個密閉空間,圍牆也沒有翻越的痕迹,死者程春怎麼進來的?
如果她是和站内人發生了交集,是和誰?
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
懸疑二:丁寶元為什麼翻供?
故事另一大懸念,就是已經坐了八年牢的丁寶元為何忽然翻供?
八年前他詳細交代了作案經過,八年後卻說自己晚上10點進站後根本沒看到什麼人,更沒殺人。
那麼當年他為何那樣說?
他說是遭到刑訊逼供,而逼供的,正是陳江河已經成為植物人的師父。
另一個可疑的點是:重啟調查的羅英玮問他認不認識死者程春,
他說不認識,表情卻顯示,他在撒謊。
他不但認識李春媛飾演的程春,還曾經承諾帶她離開,可最後又抛下了她。
這到底怎麼回事?他到底隐瞞了什麼?
懸疑三:孫彩雲和劉盈盈藏着什麼樣的秘密?
刑偵劇罪犯往往是男人,本劇中卻出現了兩個可疑的女人:
一是丁寶元的媳婦。
這個獄警眼裡的模範妻子,每個探視日都帶着兒子來看丁寶元,可灰頭土臉監獄探監裝賢妻的她,一走出監獄立刻紅裙搖曳撲新歡,變臉速度比翻書還快。
她藏着什麼秘密,是否和焚屍案有關?
另一個是嫌疑人劉三成的女兒劉盈盈,看似柔弱的她和另一位嫌疑人王良有私情,她和案子又有什麼關系?
鍋爐裡的焦屍、八年前的懸案、八年後的新案,肆虐的沙塵暴,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謎題。
段奕宏和張瑤演的新老警察,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中,尋找線索,解開謎團?
我入戲了。
2、觀感:沙、塵、暴,這部西北刑偵劇帶來了不一樣的味道
三集看完,讓我用三個字概括觀感,那就是:沙、塵、暴。
第一個字:沙。
整部劇撲面而來的,就是西北的風沙。
劇組于西北大漠實地選景,真切地復原了邊塞小城的荒涼,狂風攜帶着滿天黃沙,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懸疑劇氛圍。
惡劣環境既增添了視覺的震撼,也營造出了壓抑又緊張的氛圍。
看完三集我都有種沙子灌進喉嚨的臨場感。
這股子獨特的西北味,絕了。
第二個字:塵。
塵,即懸疑。
但這次的懸疑和過往不同,兩起懸案,沒有證據、無作案動機、遍布熟人法則。
而熟人社會,謊言如沙塵般交織。
這種獨特的懸疑氛圍,是劇集最大的不同。
三集看下來,可怕的鍋爐、陰森的工廠暗巷、神秘的黑影、被拖行的屍體,搭配上壓抑的色調和詭異的音效,瞬間将懸疑氛圍感拉滿。
從稚嫩又老練的王良,冷峻的劉盈盈,到流露陰冷目光的劉三成(楊新鳴飾)、風姿綽約的孫彩雲(黃小蕾 飾),似乎都與層層反轉的案件息息相關。
兩位警察越查謎團越多,橫跨八年的詭谲案情,串聯出一個個糾結、掙扎、各懷鬼胎的人物。
這才是劇集獨特的懸疑味。
第三個字:暴。
相比普通刑偵懸疑劇,熟人社會裡的人性,才是最大的暴力。
劇中小鎮任務看似全員關系緊密,其實背後各有隐藏。
劇集對"熟人社會"看的太透了,看似封閉的小城關系網裡,每個微笑背後都可能藏着利刃。
劇中全員惡人,兇手也許曾經是受害者,證人也或許心懷秘密。
在黃沙漫天的背景下,人性被極端環境不斷拉扯,狠狠拿捏住觀眾的心。
好在還有段奕宏偶爾冒出的一些即興發揮的幽默橋段,讓我在緊張的氣氛中呼一口氣。
3、演員:實力派演員雲集,衝着段奕宏去反被女二号圈粉
除了精彩劇情,《沙塵暴》中演員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最受關注的,絕對是男主段奕宏。
段奕宏雖然這次還是演警察,但陳江河這個警察,和過去段奕宏演過的所有警察都不一樣。
日常嬉皮笑臉,帶着放蕩不羁,以及一種刑警老油條般的熟練感,段奕宏是把自己完美融入粗粝的西北環境了。
和張瑤飾演的市警察的對手戲每場都精彩。
可這個角色看似大大咧咧,卻粗中有細,查案時看上去吊兒郎當,但段奕宏卻演出了一個資深刑警的警覺和對每個人的審視。
最讓人拍手稱贊的,是段奕宏對角色情緒的精準把控。
就說他追着師父籤字出意外的戲。
一開始他拿着上面批的調令,眼神中充滿歡喜,追着師父籤字。可師父各種搪塞不肯籤,他就死纏爛打在風沙天追着師父籤。
結果一下出了意外,大喊救人的陳江河整個人都慌了。
知道師父成了植物人,段奕宏眼中怅然若失,嘴角慢慢下落,整個人崩潰爆發,愧疚徹底潰堤。
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突如其來的崩潰,段奕宏演出了一種悲傷堵住喉嚨般的疼痛感。
而除了段奕宏,劇中還有三位女演員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張瑤
《孤舟》裡,張瑤就是演技最出彩的那位。
這次這位被低估的女演員,飾演的市警察一出場就和陳江河因為做事方式不同各種掐架,制造了不少笑點。
張瑤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和段奕宏對戲也完全不落下風。
尤其是和丁寶元的對話戲,從表情、眼神到肢體動作,張瑤将一個新刑警的機智和老練完整地呈現出來。
雖然是女二号,但這個角色真的出彩。
第二位:張佳寧
張佳寧過去演的都是甜妹,這次飾演的劉盈盈,卻是個标準雙面人。
表面堅強善良,獨自拉扯孩子。
但背地裡藏着秘密,帶着出純真與危險交織的氣質。
如果最後真兇是她,我真是一點都不意外。
第三位:黃小蕾
要說前3集看下來讓人最驚喜的演員,那絕對黃小蕾 。
她飾演的雙面人妻孫彩雲,表面賢良淑德,背後另結新歡,丈夫丁寶元入獄後,"床上沒空過"。
劇中的黃小蕾,紅裙美豔,神情張揚,但又像是暗藏心事,每一個動作表情都充滿神秘感。
還有王锵飾演的沉默的王良,楊新鳴飾演的劉三成,這些實力派的演繹,共同構成了這場人性懸疑的沙塵暴。
4、事實證明,《西風烈》之後,段奕宏又打出西北懸疑劇王炸
提到西北刑偵懸疑,那絕對就繞不開一部電影:高群書導演、段奕宏主演的《西風烈》。
但這些年,東北懸疑影視劇層出不窮,《漫長的季節》《我是刑警》更是讓東北刑偵懸疑劇站上高峰。
此時《沙塵暴》出場,正好帶出西北刑偵懸疑劇的"思變"。
比如聚焦"西北迷城" 。
一部地網域性強烈的懸疑劇,就是要把故事浸入細節之中。
《沙塵暴》細致精确地描摹了一片西北的土地,全劇第一個長鏡頭,始于小城邊緣的鐵路線。
這些縱橫交錯的鐵路,是這座小城曾經因煤礦而興旺的象征。
随着資源的枯竭,邊塞小城開始逐漸頹敗,生存環境也開始變得逼仄壓抑。有的人拼命地想走出去,可能會不擇手段;有的人被迫留下後,也會改變。
劇中的小鎮處處暗藏玄機,一個眼神、一句台詞都可能是關鍵線索,這一切,構成了一座迷城。
比如人性的剖析。
整部劇到最後,其實是一場人性善惡的沙塵暴,案件如風沙席卷,每個人心裡的陰暗面都被扒開,晾曬在烈日之下,誰也藏不住。
可以說相比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這種包裹在案件背後對人的挖掘反而更讓人觸動。
當沙塵逐漸消散的時候,真相總歸會顯露出來。
《西風烈》之後,段奕宏重回西北探案,能再掀起三分鐘熱度沙嗎?
就看這沙塵暴裡,藏着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