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鵬「煮酒論續航」:能打的只有我和特斯拉,歡迎閱讀。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蔚小理」三家類似于魏蜀吳,理想目前狀況最好,加上李想本人此前熱衷于在微博上進行文字創作,點評天下大勢,理想自然像魏國。蔚來不好打嘴仗,常說做好自己的事兒,通常處于防守地位,那當然像吳國,況且李斌這幾年對外和處事風格有所轉變,愈發成熟,也像東吳從孫策到孫權的過渡。
小鵬像蜀國,大概就是說小鵬搞新能源,那是相當正統,只搞純電,醉心智駕,不像其他家攜增程以取市場,靠油箱以致千裡。
另外,演義裡「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是曹操說給劉備聽的,但是現實裡,小鵬還是很喜歡說類似的話,比如智駕層面,小鵬表示,就我和華為能算第一梯隊。
接着,在昨天,小鵬又表示,在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領網域,能和我打的就只有特斯拉。
這叫啥,這叫「兩句話證明我是新能源正統,承特家三電之餘烈,同華為智駕之威能,鑄產品于南國,輸技術往西歐」。
關鍵是,小鵬做的這些事,大家都認,但不怎麼買。
小鵬也不太着急,既然做到了你認,那缺的就是說到你買,于是,就有了昨天的一場溝通會,講小鵬如何和特斯拉一樣,10 度電跑 100 公裡。
開宗明義:能耗水平,是檢驗續航能力的唯一标準
大家不買新能源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還是續航焦慮,「跑三百公裡沒電了找不到充電站」是所有電車用戶頭上懸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了緩解焦慮,有的加大電池,有的加個油箱,有的搞換電。
正統電車不搞這些,特斯拉 Model 3,就 60 度電池,也很能跑。小鵬也一樣,剛發布的 P7+,也是 60 度電池,車長 5 米多,重量接近 2 噸,和特斯拉 Model 3 一樣的電耗水平。
小鵬沒明說,但言下之意就是要是我搞一個更小更輕的車,電耗水平肯定比特斯拉 Model 3 還要好一截。
電車之所以比同尺寸油車重上半噸左右,主要還是因為加了大電池,電池越大,續航越長,電池越大,重量越大,重量越大,續航越短,差點兒就成了「電池越大,續航越短」的悖論了。
帶着電池重量跑的電車,确實始終有電池越大,電耗越高的問題,所以小鵬的理解是,想要電車續航長,堆電池是最低技術水平的方法,系統化解決能耗難題才是正确突破口,小鵬絕不做高成本、高重量、高能耗的產品。
一句話就是「能耗水平,是檢驗續航能力的唯一标準」。
道理還是很好懂的,電車成本主要在電池,60 度磷酸鐵锂電池的成本,那可比 100 度三元锂電池的成本低太多了,加上更小電池帶來的更低重量更低能耗,電費也能省一些。
畢竟買小鵬的人大概是買大 G 群體的反方向:在乎價格,在乎用車成本。
四大準則,摳出多出來的 136.5 公裡續航
前不久發布的純電大 G 搭載了 122 度電的三元锂電池,CLTC 續航裡程為 571 公裡。
小鵬 P7+ 長續航 Max 版本搭載了 60.7 度電池,CLTC 續航裡程為 602 公裡。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說,小鵬 P7+ 以前者一半還不到的電池電量,達成了更高的續航裡程。
這裡不是為了拉一踩一,畢竟純電大 G 定位是越野車,方盒子造型,重量為 3 噸,還有四個電機,幾乎沒有為省電做太多的工作,定位不一樣。
拿二者對比,只是拿兩個極端方向做對比,不考慮省電的車,和全為省電考慮的車,電耗水平千差萬别。
小鵬 P7+ 省電的第一個準則:車身設計和制造工藝。
之前小米 SU7 發布會上,小米大講特講了那個 9100 噸鎖模力壓鑄機,其實小鵬廠裡還有個更大的家夥:小鵬 P7+ 基于 16000 噸超級壓鑄設備打造,首次實現國内大鑄件及鋼側圍的車身量產。全新工藝讓車身減少 2000 個焊點,集成零件 167 個,實現 30kg 的減重。
這些工作帶來了 8 公裡的續航提升。
然後在車身設計上,經過 20 處風阻優化,通過 600 次 3000 小時仿真優化以及三輪風洞試驗,以及内置主動進氣格栅、氣動尾翼等空氣動力學套件的加持,最終做到 Cd 0.206 的風阻系數。
設計優化,帶來 23.3 公裡的續航提升。
另外,小鵬 P7+ 首發了 Formula E 低滾阻橡膠配方輪胎,有效提升續航效率 5%,這裡又把續航裡程增加了 9 公裡。
小鵬 P7+ 省電的第二個準則:三電管理
雖然說是電池、電機和電控三電,但它們不是分開的,而是緊密聯系的,三電管理好不好,電耗水平天差地别。
小鵬 P7+ 在這塊做了大量工作:
國内首發搭載 AI 智能配電功能,低壓能耗降低 17%
全系标配的 800V 電驅系統,采用主動油冷潤滑技術,電機損耗減少 17%
全新 SiC 碳化矽功率模塊,擁有理論最高 99.5% 的效率表現
全新 SoC 電池解析技術,電能釋放更強
以上四點在三電管理上的優化,總計讓小鵬 P7+ 獲得 33.6 公裡的續航提升。
小鵬 P7+ 省電的第三個準則:X-HP3.0 智能熱管理系統
和三電管理類似,熱管理也是在各個環節各個場景裡面一點點一個個地摳出續航出來,比如在高速場景,通過智能調節熱管理系統,合理利用自然風量以減少熱管理制冷量,實現乘員艙與動力艙高效的熱交換,從而降低動力電池能耗。
在高溫場景,做到智能補償,實現 0.5 攝氏度級别的溫控識别水平;在低溫場景,能做到主動循環保溫,優化能量循環路線,充分利用餘熱減少熱損失。
電車空調也是耗電大戶,這裡也可以通過 AI 節能模式,精準控制内外循環比例來降低功耗。
在熱管理這塊的優化,小鵬 P7+ 又獲得了 45 公裡的續航提升。
小鵬 P7+ 省電的第四個準則:駕駛控制
這裡的駕駛控制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司機主動駕駛,二是智能輔助駕駛。
在司機完全接管,主動駕駛的時候,可以通過高效動力标定與精準動能回收,能降低 20% 的動能損耗。
在智能輔助駕駛時,小鵬 P7+ 首次搭載的 AI 鷹眼視覺智駕方案也可以将總系統功耗做到行業領先水平。
依靠這兩個層面的駕駛控制,小鵬 P7+ 再獲得了 17.6 公裡的續航提升。
也許這裡小鵬說的通過四大準則上的優化和改進摳出來的 136.5 公裡續航提升是實驗室數據,但也展示了電車提升續航兩種思路的差異:大電池不是唯一解,電量重量和性能需求之間還有一個最優解。60 度電池,單電機,參數上不一定好看,但買車和用車成本肯定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