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新能源車極限挑戰?像是走回了燃油車的老路,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三聯電子廠 Pro,作者:森賽,編輯:Benjamin,題圖來自:AI 生成
前不久蔚來 ET9 與邁巴赫的對比秀,讓現場 2 萬觀眾嗨翻原地,領不到購車代金券的精英,已經開始讨論 ET9 和邁巴赫究竟哪部車更有性價比。
無論是蔚來橫掃一切的狂熱粉絲,還是在鍵盤背後瘋狂黑它的鍵盤俠,紛紛帶着各自的觀點,打破了科技界的沉默。車展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術展示,而是流量、話題和眼球的激烈角逐。
而網絡上關于兩部車的各種實測對比,也是層出不窮,不知道還以為是世仇。
蔚來這一場秀,軸距比拼的懸疑大片就差沒配上電影配樂了。你以為你在看汽車,實則是在觀摩一場極限版的《速度與激情》。
不過,這場表演最精彩的不是電動馬力和極速,而是如何讓觀眾和媒體跟上節奏,被卷入這場流量風暴。
這些科技展示都像是特效大片裡才有的場面。看完後你才意識到,原來這些極限條件的展示,才是這場秀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它的真正意義,或許只有在鏡頭前才能找到。
你能想象,坐在邁巴赫的後座,車主問司機:" 你說,咱能在雪地裡加速到 100 公裡嗎?" 而司機則淡定回答:" 老板,您想要嗎?我開車時連空調溫度都不敢調太高,免得影響安全。"
新能源車的秀場,越來越像一場緊張刺激的娛樂大片,狂飙的流量和無休止的炫技似乎比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用性能更具吸引力。每一場極限表演、每一次技術展示,似乎都在告訴我們,未來的汽車不再只是一種出行工具,它是流量的容器,是話題的制造者,是消費者心中想象力的最高點。
然而,問題來了:當這場秀場變得越來越癫狂,那些看似絢爛的極限挑戰究竟對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有多少實際意義?
一、新能源車的秀場有多癫?
新能源車的秀場,簡直比大衛 · 科波菲爾的魔術現場還要離奇。
最近的一次挑戰,有些更讓人摸不着頭腦了。奇瑞的星紀元,在首鋼大跳台上挑戰釘胎。這種常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面,一輛車毫不猶豫地飛躍斷橋,主角光環讓電影達到了高潮。
有人曾評價," 這種場景和你平時跟别人搶充電樁時的日常,差距還是很大,我就買個菜接個孩子,不至于玩命,再說,現在都有小飯桌了。"
在和奧迪 quattro 的橫向對比中,星紀元在四輪驅動的穩定性上,通過戲劇化表達,倒是把車的野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雖然我沒買這款車,但能想象開着它飛躍酒仙橋和回龍觀,把放學後正在拍煙卡的孩子一把揪回家中。"
這些車企顯然已經掌握了一種新的展示方式——極限表演。如果你以為汽車秀就該是嚴肅的技術展示,抱歉,歡迎進入新能源車的魔幻世界。那些在陡坡上爬行的電動車、在零下 18 度依然能啟動的車門,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誤入了某個科技大片的片場。
理想 ONE 的 "400 米極限爬坡 " 幾乎成了汽車界的網紅挑戰。這聽着就像是電影中的場景,車身上揚,輪胎咆哮,突然從坡底疾駛而上,新一代的機械野獸最終它成功地完成了挑戰,觀眾的歡呼聲響徹雲霄,社交媒體也掀起了高潮,你甚至能發現在各種路況下,ONE 在不斷進行各種爬坡。
而極越 LEO 的零下 18 度挑戰更為魔幻,車門居然能在零下 18 度的嚴寒環境下順利打開。這一幕簡直堪比北極探險,和你在家裡用空調凍成冰棒的體驗相差無幾。這個挑戰發布後迅速成為熱議話題。和 ONE 的後續發展如出一轍,越來越多的人将 LEO 和 -18 ° 綁定在一起。
" 極越做這個測試很有必要,畢竟連門把手都沒有。"
不過,反過來想,這種寒冷的極限測試,究竟是為了讓我們在北極圈裡舒适出行,還是僅僅為了打破車門不夠堅固的老印象?
特斯拉的火箭模式,那更是将炫技發揮到了極致。發布會上,特斯拉帶着大家體驗了什麼叫 1 秒破百。車迷們見馬斯克則像見到偶像一樣,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加速、飙升、極速,這不是展示汽車性能,而是在表演如何将駕駛的極限感官一網打盡," 赢麻了,各種赢麻了 "。
可是問題是,真的有多少人需要這台火箭在日常通勤中火力全開呢?如果真要測試速度,或許交通堵塞中的 0 到 30km/h 更具挑戰性。
有挑戰性能的,還有挑戰審美的。比亞迪漢的天空之鏡秀場,那場活動像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比亞迪把電動車停在水面上,鏡面效果讓車身與天空融為一體,簡直是視覺奇觀。
或許有些車主會喜歡這種風格,但如果你開車經常要面臨的是 " 停車位被占 " 和 " 交警開罰單 " 的日常,天空之鏡的美景估計只會讓你更期待能有一塊停車位鏡面。
這些極限場景的反復上演,戲劇性十足,有人說看一場完整的新能源 show,比春晚帶勁多了。
車企的營銷策略也是非常直白:就是通過這些戲劇化展示吸引眼球,讓消費者在視覺上大呼過瘾,口口相傳。重要的,是如何通過一場震撼的秀場獲得更多的社交媒體流量。
而這些車企用來吸引目光的表演,究竟滿足了消費者什麼樣的需求?
它們給我們帶來的,似乎還有一種虛拟感官的快感,讓我們覺得,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是個交通工具,它更像是某種炫耀的載體,一種讓我們在朋友圈中成為焦點的工具。就像你看到蔚來展示的超大軸距時,或許會覺得,那些在辦公室連腰都挺不直的 " 目标人群 ",終于可以在車裡恣意地蹬腿了。
随着這些極限秀的不斷上演,相關的汽車網站也紛紛跳進了這場口水戰中,成為了廠商們新的戰場,有的評測項目,都把廠家弄急眼了。
懂車帝和汽車之家兩大平台,早已不滿足于單純的技術測評,開始針對各大車企的這些秀場展開一場場口水戰。懂車帝的編輯們,曾挑剔每一場極限表演背後的真實性,一邊質疑廠商是否為了吸引眼球而過度包裝,一邊又調侃那些高科技展示,根本不符合普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汽車之家則不甘示弱,紛紛在評論區激烈反擊,認為 " 這些測評難道不正是消費者選車的參考依據嗎?",站在廠商立場上的口吻顯然充滿了支持,而大家關于 " 冬測 " 的客觀性與否,知道現在還在拉扯。
最終,這場線上争奪戰幾乎成了兩大平台之間的後排對決,各種測評标準和口氣的較量,仿佛成了對廠商營銷策略的解構,誰也不肯讓步。
有網友戲稱,這種秀場背後,早已不僅僅是車企的技術展示,更是車迷和平台們的一場心态博弈。在吹與黑之間,究竟誰才是最終的赢家?
或許,最終的赢家并不是某一方的口水,而是那些精于營銷的車企,畢竟,他們知道,在這種口水交鋒中,流量才是真正的财富。
二、真有人因為秀場買單嗎?
車企們的秀場,猶如一場精心策劃的舞台劇。光鮮亮麗的極限挑戰,炫目的未來感科技,似乎都在告訴消費者:買這車,才是跟上時代的标配。
比如,有人駕駛方程豹 5 在沙漠裡上演一場挑戰極限,在沙丘上飛速穿越,車身翻轉如變形金剛。即便你從未考慮過在沙漠裡開車,這場表演的震撼足以讓人心跳加速,随便一個流量明星,可能都不如這場大戲來得吸引眼球。
車企的目标也并非單純展示產品的技術或性能,新能源車展現場的各種極限挑戰,不僅是讓消費者看到了高大上的科技,還能制造出無數熱點話題,帶動網絡讨論,進而吸引更多眼球和潛在買家。
這流量一旦聚集,就能在銷售數字上進行轉化。就像你經常可以這樣的文字:"XX 車,挑戰極限時速!秒殺所有對手!",心裡不免打了個小算盤:" 這車都能上天入墓,難道不配進我的車庫?"
但等你跳出那場極限秀的魔幻氛圍,冷靜下來再想想,真的是這樣嗎?你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比如,駕駛體驗、舒适度、續航裡程,甚至車内的智能系統,這些關乎你日常用車體驗的核心要素,幾乎被那些炫目的極限表演淹沒。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挑戰的極限性能其實完全不适用于他們的日常需求。誰會把車開到戈壁灘上去?又有幾個消費者會真的體驗到那種衝擊太空的快感?更多的人,可能每天要面對的是堵車、上下班的繁忙路況,或者一個周末帶家人出去吃飯,車裡帶着一堆購物袋,滿車都要裝下孩子的玩具和狗狗的糧食,一個不注意就會被貼條。
這時候,曾經讓人心跳加速的魔幻場景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曾有一位參加過數次新能源車秀場的車評人老胡說:" 誰不想看車能飛起來?當個晚會看得了。"
這老兄可不是沒有見識過那些高大上的邪門表演,眼花缭亂的各種極限測試也讓他短暫興奮過," 一些甚至買了其他廠家車的觀眾,在現場也會嗨。"
" 但當我坐進一些車的裡面體驗一圈後,在荒漠中說衝就衝的想法還是得往後稍稍,真讓它在城市的信号燈和車流中穿行,就五環這個情況,20 邁都上不去。那些車内所謂的智能配置,跟你買不買車,車開得多穩,沒什麼關系。"
小曹最近正考慮換車,也有類似的感受," 我興衝衝去試駕,結果一坐進車裡才發現,跟我預想的差距太大了。在賽道上衝刺加速表演是真的酷炫,但在這條普通的城市道路上,我不也得和老頭老太們一起走走停停。座椅舒服嗎?續航充足嗎?車載系統能不能聽懂我說的‘找個好點的餐廳’,而不是一聽到‘好點’,就直接給我推薦周邊的沙縣小吃。"
當然,北方地區的朋友還是需要考慮低溫對開門的影響,就像南方地區的朋友會認真把城市内澇中,車輛密封度、底盤高低和自重當成一種重要考量。
三、新能源車企,到底在焦慮什麼?
要說秀場背後的真正秘密,得從車企的焦慮談起。它們的焦慮,現在已經不再是如何挑戰傳統燃油車,還包括如何在電動車的激烈競争中脫穎而出了。
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營銷策略成為了它們唯一的武器。
為了打響名号,新能源車品牌選擇了制造話題的方式,用流量換取知名度。一些廠牌挑戰極限中,将秀推向了極致,在這些測試中,真正能打動消費者的,往往不是車的實際表現,而是話題的生成。
一場技術展示能讓一輛車獲得媒體的連篇累牍報道,光是流量和熱度的積累,就能為品牌帶來持續的關注。
然而,數據雖好,銷量卻并非等同。車企通過秀場吸引了大量眼球,但這背後卻難掩市場逐漸冷卻的事實。試想,消費者如果真心為一場技術挑戰買單,可能也得有點實用性。比起火箭加速,沙漠穿越,消費者可能更關心的是,車子能不能承受每天的通勤路況,能不能在出行高峰期自動導航給自己找個合适的停車位,能不能讓自己一路安穩、舒适。
消費者對車的需求,早已超出了看起來很酷的範疇。你能開車去北極挑戰雪山,但問題是,這和能不能在城市中随時找到一個充電樁,能不能在堵車時讓智能駕駛系統發揮作用,能不能在擁擠的小區中停車時不再剮蹭,有什麼關系呢?似乎後者更能讓車主們變得通透,每天的通勤才是硬币的另一面。
曾幾何時,燃油車的廣告 SHOW 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誇張宣傳。例如,那些鋪天蓋地的 " 百公裡加速 X 秒,飛馳吧!"" 永遠在路上,心飛揚。" 在那些古早的幻境裡,汽車雖然和現在的新能源相比缺乏想象,但也能飛躍天際,漂洋過海,翻越高山,仿佛你擁有一輛車,就能随時進入無雙的狀态。
而燃油車的營銷策略從 " 速度與激情 " 轉向 " 生活與智慧 " 後,往往也意味着消費的轉向,人們不再追求曠野的内求,而關注起天氣、路況和菜價。
人們的首要問題還是更為質樸,這個車坐起來舒服嗎?是不是省油(電)?導航是否精準?智能駕駛是否靠譜?
今天的車企面對競争壓力,似乎無所不用其極。然而,秀場的效果,似乎遠不如他們想象中的那麼持久。某些車企的營銷策略,試圖通過想象力赢得市場,炫耀技術和未來感,能為廠家帶來眼球和話題,你可以在技術上做文章,盡情展示飛天遁地的性能,但能持續支撐銷量的,依然是產品的實際價值舒适度、耐用性、智能化,以及最重要的,能夠适應生活中每一個雞毛蒜皮的時刻。
這才是消費者最終掏錢的真正原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三聯電子廠 Pro,作者:森賽,編輯:Benja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