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仍未露出上限?,歡迎閱讀。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如果用一句話概述雷軍現在的心情,或許就是:" 都不知道該怎麼輸。"
北京時間 11 月 18 日晚間,小米集團發布第三季度财報,期内實現營收 925 億元,同比增長 30.5%,創下歷史新高;經調整淨利潤為 63 億元,同比增長 4.4%,集團整體毛利率為 20.4%。
從今年一季度開始," 小米史上最強财報 " 的名頭被一再刷新。
圖片來源:小米财報
而令人驚奇的是,如果結合行業背景,及公司的發展周期來看,就會發現當下屢創新高的小米,甚至是在過 " 苦日子 "。
外部環境來看,因為手機元器件價格普漲,行業内各公司都受到了來自上遊產業鏈的壓力,小米手機業務的毛利率也下降 4.9 個百分點,收緊為 11.7%。
至于内部環境,由于要負擔智能汽車業務的研發成本,本季度該業務仍給集團整體财務指标帶來 15 億元的淨虧損。
在内外部均承壓的情況下,小米的現金儲備持續不降反升,本季度已經達到 1516 億元。
智能手機廠商在產品發布時,經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話—— " 全面無短板 ",如果用來形容現在的小米,好像也挺适用。
" 東方不亮西方亮 "
拆解小米本季度的财報表現,智能手機業務算是唯一 " 美中不足 " 的板塊。
從财務數據來看,本季度小米手機業務營收為 485 億元,同比增長 13.9%,依然保持着穩健增長。
在市場表現方面,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 Canalys 的統計,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在國内出貨量為 1020 萬台,同比增長 13%,大幅領先于 4% 的整體市場增速;同期全球市場出貨量為 4310 萬台,同比增長 3%,比市場 5% 的整體增速略低。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小米手機的 ASP(平均售價)同比增長 10.6%,達到 1102.2 元。
這個增長幅度尤為難得,原因在于支撐 ASP 的旗艦機型的發布周期,往往集中于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因此通常來說每年的三季度手機業務的 ASP 很難走高,這次也是小米首次在第三季度站穩 1100 元。
數據來源:小米歷年财報
側面說明,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已經取得相對穩健的進展。
雖然手機業務整體表現尚佳,但手機業務毛利率下降也是實打實的。
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 在上個季度發布業績指引時,我們認為 Q3 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在 11%-12% 之間,本季度 11.7% 的毛利率符合我們此前的預期。"
造成毛利率降低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包括處理器、内存顆粒、螢幕面板在内的核心元器件價格今年以來的供應價格普遍走高。以 SoC 價格為例,據 Digitimes 的報道,台積電于 7 月份向多家客戶表明,3nm 和 5nm 制程產品的代工價格将上漲 3%-8%。
而傳導至手機廠商時,據筆者獲悉,旗艦處理器價格較去年相比已上漲 10-15% 左右。
其次是去年發布的小米 14 系列,起售價仍然維持 3999 元,這在上遊器件價格普漲的背景下,無疑會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不過,前不久發布的小米 15 系列,其起售價已上調至 4499 元,且市場反饋較好,這對于未來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增加提供了基礎。
盧偉冰也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我可以跟大家承諾的是第三季度會是我們全年手機毛利率的最低點,我們第四季度一定會反彈 "。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手機業務毛利下降,但在 " 手機 X AIOT" 板塊中,其他業務卻實現了 " 托底 "。
從财報上看,今年三季度,小米集團智能手機業務毛利潤為 55.47 億元,而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毛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 36.85 億元,激增至 54.18 億元;互聯網業務的毛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 57.71 億元,增長至 64.54 億元。
由于 IoT 及互聯網業務的優異表現,在智能手機毛利率下降 4.9 個百分點的背景下," 手機 X AIOT" 的板塊總毛利較去年同期甚至有所增加,從 161 億元增長至 172.21 億元。
從小米财報公布的各項細節來看,小米本季度大家電的表現可謂亮眼,期内空調出貨超過 170 萬台,同比增長超 55%;冰箱出貨超過 81 萬台,同比增長超過 20%;洗衣機出貨超 48 萬台,同比增長超 50%。
這麼說可能還不夠直觀,對比奧維雲網發布的行業數據,今年三季度國内市場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市場增長分别為 14.5%、13.3%、11%。
可以說,在下半年國補政策的帶動下,小米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手機廠商,卻在大家電領網域賺得盆滿缽滿,這使得公司在智能手機業務利潤承壓的背景下,可以自由掉頭轉身,用身處上行周期的行業去對抗其他行業的下行周期。
小米還有挑戰嗎?
從小米的财報和公司業務版圖來看,如今的小米,可以說是穩健得可怕。
以智能手機、平板和可穿戴為核心的個人設備構成公司基本盤,形成第一條增長曲線;以大家電為核心的家庭設備為 IoT 生态留存拉新,形成第二條增長曲線;以智能汽車為核心的出行產品面向汽車產業更新,形成第三條增長曲線。
就像本季度财報所展現出來的,這三條曲線之間不僅可以實現生态上的聯動,也可以在某項業務出現滞漲時,及時地裨補阙漏。
而公司财務狀況方面,在進入智能汽車行業後,小米集團在資本開支上控制得當,現金儲備一再走高,為集團提供了堅實的護城河。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未來還會有挑戰嗎?
目前來看,小米還不足以 " 躺平 "。一個眼前的挑戰是,如何利用自身在 IoT 領網域的優勢完成 "AI 轉型 "。
應該說,小米在 IoT 行業中的優勢是手機廠商中最強的,甚至沒有之一。這種優勢一方面體現在家庭產品的全種類覆蓋,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其強大的用戶基礎上。
在三季度财報中,小米披露了一組數字:期内小米 AIoT 平台已連接 IoT 設備 ( 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 ) 數達 8.61 億,同比增長 23.2%;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 AIoT 平台的設備 ( 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 ) 用戶數達 1710 萬。
" 擁有五件以上的 AIoT 設備 ",這項數據尤為值得關注,因為它能夠最直觀地反映出 " 小米生态用戶 ",而非 " 單一設備用戶 " 的增長情況及復購率。在 2019 年第三季度,這項數據為 350 萬,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 27.82%。
這種增長足以讓友商眼紅,但目前無論是小米還是其他廠商,AIoT 設備都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 "AI 硬體 ",因為即便是從智能手機這個控制中台來看,都沒有完全貫徹感知記憶、推理規劃且幫助用戶執行的能力。
前不久澎湃 OS 2 的發布時,小米再次強調了對于 " 人車家全生态 " 戰略的執行,但對于如此豐富的產品矩陣,未來小米想要全面達成家庭設備的 "AI 化 " 更新,将是個很大的挑戰。
另一項挑戰則仍是來自對高端化的突破。
根據小米财報公布的數據,今年三季度,小米在中國 3000-4000 元價位段手機市場的份額為 18.1%,同比提升 9.2 個百分點;在 4000-5000 元價位段的份額為 22.6%,同比提升 9.7 個百分點;而在 5000-6000 元價位段的份額為 6.9%,同比提升 2.1 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小米在 3000-5000 元檔價位上成績斐然,市場份額幾乎實現翻倍上漲,但在超 5000 元價格段上,進展則相對緩慢。
不過,按照小米官方此前的通告,雖然小米 15 系列的起售價被調高至 4499 元,該系列仍然以快于小米 14 系列的速度達成了銷量突破百萬的成果。
以此來看,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小米有望真正展現出 " 高端化戰略 " 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