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最具反差的河南城市,含鄂量嚴重超标,歡迎閱讀。
每一個信陽人在離開河南後,總會被質疑 " 河南人 " 的身份,也一定被外地人問過——
" 你怎麼沒有河南口音啊?"
" 你們以前居然沒有暖氣?"
" 你們離鄭州是不是特别近?"
面對這些問題,信陽人自己很多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畢竟自己确實不說河南口音、屬于南方城市、離自家省會也遠得不行。
信陽,一座從屬于北方省份的南方城市,仿佛是被河南抱錯的孩子,和自己的兄弟城市并不相似,反而越看越像隔壁家武漢。
河南省的湖北 " 飛地 "
走在信陽的大街上,你幾乎聽不到典型的河南方言。因為很多信陽人所說的并不是河南的中原官話,反而和武漢那邊的西南官話更加相似。
以至于很多信陽人在看着展現武漢方言的電影《人生大事》時,都會感覺其中的口音十分親切熟悉。信陽的網友也曾經分享過自己走在武漢的街頭,可以和當地的商販無障礙溝通的經歷。
信陽人,說着一口流利的 " 鄂味兒河南話 " / 視覺中國
信陽和其它河南城市連吃飯都吃不到一起,飲食習慣也更像是個南方城市。
大家都知道,河南是小麥生產第一大省,河南人也都特别愛吃面食。可是信陽卻 " 特立獨行 ",餐桌上米遠比面要常見,稻谷的產量大約占據了全省的 87%。
信陽人為數不多愛吃的面,還是從隔壁武漢傳過來的 " 熱幹面 "。每天一大早,信陽街邊的早餐店,坐了一圈吸溜熱幹面的人,放眼望去,誰也不能一眼分出這裡是信陽還是武漢。
而且河南其他城市大多對魚沒有獨特的偏好,唯獨信陽與其他江南城市一般,出了名的對魚蛤情有獨鍾。
信陽由于水資源豐富,可以說是北國的 " 魚米之鄉 "。信陽 2022 年的水產品產量多達 27.27 萬噸,達到了全省產量的近 30%。信陽的招牌菜南灣魚,更是跟信陽毛尖齊名的特產。
信陽南灣湖上的漁民正在捕魚 / 視覺中國
就算是從地理位置上講,信陽也仿佛是被其他河南城市 " 孤立 " 了。
畢竟河南大部分城市都在淮河以北,只有信陽主要位于淮河以南,成了名副其實的南方城市。
這樣的地理位置也讓信陽的天氣變化,在很多時候都和武漢保持了同頻變化,甚至有的信陽網友會直接看武漢的天氣預報。
而且同為南方城市,在 2023 年之前的每一個冬夜裡,信陽都和武漢一樣感受着沒有暖氣的寒意。
這兩個城市的關系緊密,其實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信陽站和信陽東站,甚至是由武漢鐵路局來管轄。而很多人來到武漢旅遊,問本地人有哪些旅遊特產的時候,也總有人推薦信陽毛尖。
信陽的茶山春意盎然 / 圖蟲創意
在知乎上有些信陽人都忍不住發問:" 信陽到底屬于河南還是屬于湖北?" 而這樣一個看起來無厘頭的問題,卻也得到了上百條評論和四十多萬的浏覽。
信陽人的歸屬之問,确實很難回答。
信陽和湖北, 兩千年的 " 戀愛史 "
信陽與武漢之所以有這麼多相似之處,主要是因為兩個地方實在離得太近了。
從信陽出發去武漢,可比去省會鄭州要方便得多。畢竟信陽與鄭州之間相距 300 多公裡,而信陽與武漢只相距 200 多公裡。如果是自駕,連過路費都能省下 80 多塊錢。
往返兩地,乘坐高鐵也十分方便,從信陽到武漢的高鐵每天都有 50 多趟,40 來分鍾就能快速直達。
就是因為兩地如此接近,信陽人在選擇去武漢發展還是鄭州發展的時候,一般都毫不猶豫地選擇武漢,畢竟武漢離家要近得多。
飛速前行的 G951 次高鐵,從信陽到武漢只用花 40 多分鍾 / 視覺中國
即便是在沒通高鐵與高速的時代,信陽與湖北之間的交往也非常頻繁。
楚漢時期,楚國定都湖北,後來楚都城被攻破,楚國的王公貴族曾被迫遷到臨時國都城陽,也就是如今信陽的一部分。兩地都留下了荊楚文化的印記,擁有相似的出土文物與文化。
随着時間流逝,兩地的交流也從未停止。歷史上信陽人在進行一些較大規模的商品貿易時,就會到同在淮河南邊又 " 市邑雄富 " 的武漢去。
于河南信陽出土的彩漆木雕 " 鎮墓獸 ",是當時楚國貴族的随葬品 / 視覺中國
既然信陽與武漢一直關系緊密,文化上都同根同源,甚至都在淮河南岸,為什麼信陽沒和武漢一起被劃到湖北省呢?
這其實和信陽的地理位置與軍事地位有關。信陽網域内的義陽三關歷來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信陽的歸屬在歷史上也屢次變動。
像是東漢時期信陽與武漢一起從屬于江夏郡,到了北宋被分開,到了南宋卻又被劃分到了一起 ……
如此分分合合,直到元代,信陽才和湖北正式分手,與河南其他城市劃到了一起,并延續到現在。
信陽潢川的春申君雕塑,見證信陽和荊楚的歷史淵源 / 視覺中國
歷史上城市歸屬變更并不少見,只是對于現在的信陽家長們而言,可能還是希望信陽當時被劃分到湖北。畢竟,湖北省内 985 和 211 的院校數量,比河南多了不少。
北國江南的含金量
由于信陽特殊的地理、文化、軍事位置,歷史上和信陽淵源頗深的地方可不止武漢一處。
縱觀歷史,信陽曾接納過來自江西、山西、山東等不同區網域的移民。
像是在明清時期由于戰亂,江西、湖北等省份共有十四萬戶遷到了信陽。當時信陽下屬的商城縣有 249 個姓氏,其中 40% 以上都是明初從江西遷來的。
這樣的移民歷史,也讓信陽傳承了中原文化的儒雅豐潤,延續了荊楚文化的浪漫飄逸,吸納了吳越文化的剛烈機敏。三種不同的文化在這裡交融共生,形成了信陽獨特的風土人情。
信陽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位于南北方文化融合帶上的城市。信陽本地許多文化表達形式,都受到了這種文化交匯的影響。
比如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信陽民歌,既有北方民歌之粗犷、豪邁,又有南方民歌之細膩、婉轉,獨樹一幟 [ 8 ] 。
羅山皮影戲,也是信陽著名的文化遺產 / 視覺中國
此外,得益于信陽南北交替的地理位置,信陽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 15.5 ℃,雨量充沛,極少有嚴寒酷暑的極端天氣。
這樣的氣候既适合當地特產 " 信陽毛尖 " 的生長,也非常宜居舒适。加上本身依山傍水的優美環境,信陽多次入選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榜單。
三省交匯的位置更為信陽帶來了交通優勢。目前信陽網域内有多條交通幹線,省内的潢川縣更是在 2020 年成為全國 44 個交通樞紐城市中唯一的縣級城市。
只可惜,信陽的這些天然優勢并沒有直觀地反映在經濟發展之上。2022 年信陽 GDP 在全省排名第九,GDP 增速則是排在全省的倒數。
信陽經濟發展之所以不盡如人意,一是由于早年信陽以農業為主,產業結構層次低,工業經濟積澱少、基礎薄弱,區位優勢無法展示。
在 2008 年,信陽的規上工業企業僅有 804 個,工業增加值不到 300 億,在省内排名倒數第四。
二是由于遠離省會,信陽這些年來錯失了一些省内的政策扶持與投資。
《2020 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共列項目 980 個,總投資 3.3 萬億。獲得投資最多的是鄭州 2026 億元,項目 212 個;相比之下,信陽只獲得了 213 億元,37 個項目,在省内實在排不上号。
風景優美,詩情畫意的信陽,經濟卻有點不夠看 / 視覺中國
而鄭州近年來獲批全國第十個國家級都市圈,中間規劃包含周邊八個城市,想以自身省會的力量帶動周邊發展。只可惜,南邊的信陽從未被納入鄭州都市圈範圍内。
可是,信陽也指望不上距離更近的武漢。兩者雖然在經濟上有關系,但是隸屬度遠低于離武漢更近的黃石、孝感等城市,武漢當然也無暇顧及不在省内的信陽。
也就是說,信陽處于一個 " 河南管得少,湖北管不着 " 的尴尬位置。
信陽人總會調侃自己沒有什麼歸屬感,但這又何嘗不是信陽如今真實的困境。
現在信陽成為了全國人口流失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 年有超過 300 萬信陽人在其他城市生活工作。
這座永久宜居城市,卻無力留下那些土生土長的信陽人。
信陽的火車站,許多人從這裡踏上離鄉的路 / 視覺中國
如果作為一個旅遊城市,信陽本身的氣候與美景可以滿足每一位來到這裡的遊客。但是想要長期在一座城市生活,需要的不僅僅是宜人的環境,更是需要對這座城市未來的期盼。
對于每一個外出的信陽人而言,或許再也找不到如同家鄉那般舒适的存在。但他們也不得不踏上旅程,在他鄉的街頭下意識搜尋故鄉的影子。
撰文 | 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