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财政部定調!2025年養老金迎來雙增長,居民醫保也有好消息,歡迎閱讀。
财政部定調,2025 年養老金将實現雙增長,同時,居民醫保也有好消息。
2 月 21 日,财政部部長藍佛安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實施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文章内容詳細介紹了 2025 年财政工作任務,其中就提到适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毫無疑問,2025 年養老金上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也意味着城鎮職工養老金将實現 21 連漲,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将實現 4 連漲。
那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養老金到底能漲多少?我們來看看文章中提到的幾句話,第一句話是大力提振消費,充分發揮财稅政策作用,推進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要想大力提振消費,老百姓手裡得有錢才行,也就是說要漲工資,增加收入。于是就有了第二句話,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更好惠民生、促消費。
看到沒有,今年财政會加大對民生領網域的支持力度,來增加居民收入。所以,養老金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增長。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這幾年的漲幅,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2024 年漲幅為 3%。但因為過去 20 年來一直保持了增長。所以預計 2025 年漲幅應該不會反彈,可能會維持在 3%,或者是稍微低一點。
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就不一樣了,過去的上漲次數少,漲幅低,2024 年漲了 20 元,還是歷年來漲幅最高的一次。如果說今年漲幅仍然只有一二十元,我覺得對促進消費的作用意義不大。
之前有專家建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翻倍漲一下,也就是從 200 多元,漲到 400 多元,對拉動消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漲 200 元,說實話有點不現實,能漲 100 元就很不容易了。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說有約 7% 的人群養老金在 6000 多元,和農民養老金相比,差距比較大。我們在完善整個中國社保體系的時候,應該考慮這部分人。
另外,文章還提到了兩點,深入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和穩步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實際上,早在 2022 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就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統籌仍然停留在縣一級層面,連省級統籌都沒實現。這個造成的結果就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居民基礎養老金上漲快,而欠發達的地區上漲很慢,基礎養老金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地區,相差了 10 倍。
要想縮小養老金差距,确保及時足額發放,提升統籌層次是關鍵。所以,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至少要逐步提高到省級統籌。
還有就是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也是從 2025 年開始,第一批受影響的就是今年退休的人群。不過,好在現在是自願彈性原則,大家可以提前退休,仍然按照原來的法定退休年齡退休。
除了提高養老金,也将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财政補助标準。實際上,居民醫保财政補助标準一直在提高,去年醫保補助标準提高到 670 元,增加了 30 元,高出了個人繳費的漲幅。
今年只說了提高居民醫保财政補助标準,還沒明确個人繳費是否會繼續上漲。去年漲到 400 元後,網上的抱怨聲不少,一些地方的征繳難度不小。之前不少代表,專家建議繳費可以暫停一下,再加上今年要給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所以,居民醫保個人繳費不漲的可能性很大。
還有說要完善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機制,這是需要改革調整的地方。目前,無論收入高低,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都是一樣的金額,這個确實不太合理,不利于醫保基金的穩定運行。
2025 年,養老、醫保都有好消息,對于退休人員和居民醫保參保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