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湧動的“定存”:存5年不如存1年,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豔明 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的金融定價常識正在被打破。
2025 年 3 月初,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的存款產品出現了 5 年期利率低于 1 年期利率的情況。這種利率 " 倒挂 " 在國内銀行業是比較罕見的,此前市場上出現了 5 年期存款利率低于 3 年期利率,3 年期利率低于 2 年期利率的現象。
對于存款利率的變動,儲戶是最敏感的。在儲戶看來,5 年期定期存款(下稱 " 定存 ")的利率變得越來越不香了。
來自上海地區的儲戶陳小姐表示,她的工資卡開戶行是招商銀行。以往,她習慣将攢下來的閒錢直接入手 3 年期或 5 年期的定存。但近期查看存款利率時,她驚訝地發現,5 年期存款利率遠不及 2 年期。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着資金的供求情況和稀缺程度。近年來,投資者不停地在利率一降再降中找尋各類較高利率的定存產品,甚至跨城去存款……這導致大量的高成本資金融入銀行。以招商銀行為例,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其零售活期存款較上年末繼續出現減少,而零售定期存款較上年末增長超 20%,突破了 2 萬億元。
北京财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銀行出現存款利率 " 倒挂 " 的情況,反映出對利率下調趨勢的預期較為一致。商業銀行基于利率下調的預期,運用利率定價對存款行為進行主動調節引導,以縮短負債的平均到期時間,增加重定價的機動性。
存 5 年不如存 1 年
招商銀行手機銀行 " 靈動存 " 展示的存款產品顯示,存 1 年年利率為 1.60%,存 2 年年利率為 1.70%,存 3 年年利率為 1.50%,存 5 年年利率為 1.55%。
也就是說,存 5 年的收益率,甚至不如存 1 年和 2 年的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利率為 1.60% 的 1 年期存款產品為招商銀行的 " 享定存 " 產品,起存金額為 1000 元,而 1.55% 的 5 年期存款產品是該行 " 整存整取 " 產品,起存金額為 50 元。
北京一家招商銀行網點的理财經理表示,近年來,銀行的存款利率是逐步下行的。目前,5 年期 1.55% 的存款利率是按照市場挂牌利率執行,沒有進行上浮。其他期限的利率進行了部分上浮,所以導致了 5 年期存款利率低于 1 年期存款利率。
招商銀行的整存整取 1 年期年利率為 1.10%,2 年期為 1.20%,3 年期為 1.50%,5 年期為 1.55%。" 您可以(把整存整取利率)理解成監管指導的挂牌利率,每家銀行在挂牌基礎上會有一定的上浮。因此,上浮之後,我們銀行的 1 年期年利率是 1.60%,2 年期利率是 1.70%。目前主流銀行普遍沒有對 5 年期的存款利率進行上浮。" 上述招商銀行的理财經理表示。
招商銀行手機銀行數據顯示,該行 " 享定存 " 的 1 年期利率為 1.6%,在整存整取的利率基礎上浮動了 50 個基點;20 萬起存的大額存單年化利率為 1.65%。" 這可能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所以長端利率會低于短端利率。" 華北一家國有大行網點負責人表示。" 正常情況下,基于期限溢價規律,銀行的存款期限越長給予儲戶的利率就越高,以此吸引儲戶進行長期存款。如今,這一傳統利率結構認知正在被打破。" 上海地區某城商行理财經理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金融團隊主管李佩珈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當前,1 年期與 5 年期存款利率 " 倒挂 " 主要是與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影響因素不同、定價機制存在差異有關。
具體而言,各家銀行普遍在 " 整存整取 " 的基礎上對 1 年期利率進行了上浮。李佩珈認為,1 年期定存利率主要受當前流動性供需影響。從流動性需求來看,今年貨币信貸投放 " 好采頭 ",需要銀行繼續加大攬存以支持業務發展。從資金供給看,一季度貨币市場供給緊平衡,同業拆借利率有所上行,作為銀行主動負債的重要場所,其必然對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形成間接影響。截至 2025 年 3 月 13 日,7 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的均值水平約為 1.95%,相比 2024 年四季度的均值(1.71%)提高了約 24 個基點。供需兩方均要求 1 年期存款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5 年期存款利率則與貨币政策預期、存款自律定價機制要求等更加相關。" 李佩珈分析,一方面,在貨币政策降息周期下,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利率将進一步走低,銀行趨向于降低長期存款利率,避免鎖定高成本資金。另一方面,根據存款自律定價機制要求,銀行存款利率需要 " 參考以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 "。2025 年一季度,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改變了去年四季度過快下行的運行狀況,開始重新上行,但仍舊位于 1.90% 的偏下水平。相應地,銀行 5 年期存款利率也很難超過這一水平。
居民定存湧入銀行
上述城商行理财經理表示,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出現 " 倒挂 " 并非新鮮事。
早在 2022 年,就有多家銀行的 3 年期、5 年期定存產品出現過利率 " 倒挂 " 現象。當時,工行和建行 5000 元起存的 3 年期定存年利率可至 3.15%,而 50 元起存的 5 年期定存執行的年利率為 2.75%。中行、農行、交行、招商銀行等銀行的整存整取 3 年期和 5 年期定存利率持平,均為 2.75%。
當時,有分析指出,在比價效應之下,居民對其他理财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好轉,如投資養老理财、保險產品,以鎖定長期收益。
儲戶陳小姐表示目前十分糾結,不知是該先存 2 年期,還是将錢轉到尚未出現利率 " 倒挂 " 的銀行。
山東的于女士是招商銀行多年的零售客戶,她一直都把大部分存款放在招商銀行,購買存款和理财產品。但她也沒想到,中長期存款利率一夜之間下降這麼多,甚至和 1 年期存款利率出現 " 倒挂 "。
2024 年 3 月 1 日,于女士在手機銀行入手了 3 年期的定存,年化利率為 2.55%,10 萬元預計到期利息為 7650 元。2025 年 3 月 10 日,她将最近攢的錢存進了當地的城商行,3 年期定存的利率為 2.3%,雖然小銀行的服務不如招商銀行,但這已經是她能找到的比較高的存款利率了。
近期,經濟觀察報記者走訪部分銀行網點時了解到,在儲戶認為存款利率低于預期的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也會推薦保險產品。有兩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均推薦了預定利率為 2.5% 的保險產品。
上述城商行理财經理建議,儲戶不妨采用階梯存款的方式,将資金按不同期限分别存款,這樣既能保障一定的流動性,又能獲取相對較高的收益。
此次招商銀行的 1 年期與 5 年期存款利率 " 倒挂 ",是國内銀行業首次出現的現象,或在一個側面反映了銀行對長期資金的需求程度。
" 銀行現在不太有動力吸收長期存款,5 年期的利率自然就低。現在居民的存款意願在加強,存款太多不利于銀行的資金流動,銀行也自然不願攬儲(長期存款)。" 一家國有大行的總行業務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銀行的财報也顯示,存款的增長速度要快于貸款,且貸款增長遭遇了 " 乏力 " 問題。招商銀行财報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末,客戶存款總額為 63,470.7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2.77%;貸款和墊款總額為 55,700.34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0.76%。截至 2022 年末,客戶存款總額為 75,357.42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8.73%;貸款和墊款總額為 60,514.5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8.64%。截至 2023 年末,客戶存款總額為 81,554.3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8.22%;貸款和墊款總額為 65,088.6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56%。
截至 2024 年 9 月末,招商銀行的客戶存款總額為 87,326.8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08%;貸款和墊款總額為 67,587.5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3.84%。
同時,存款也表現出日漸 " 定期化 " 的趨勢。例如,截至 2023 年末,招商銀行的零售活期存款為 18,296.12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7.75%;零售定期存款為 16,653.04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8.58%。2023 年,零售活期存款較上年末減少 7.75%;零售定期存款較上年末增長 48.58%。
到了 2024 年,截至 9 月末,招商銀行的零售活期存款繼續出現減少,零售定期存款較上年末又增加了近 4000 億元。招商銀行 2024 年三季度報告顯示,2024 年 1 — 9 月該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 2872.33 億元,同比增長 435.40%,主要原因為客戶存款同比多增、貸款同比少增。
這不是招商銀行的個例,銀行業都面臨存款定期化的現象。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 年,國内銀行業存款定期化程度加深,存款增量 97% 來自定期存款,成本剛性特征明顯;2024 年上半年,金融機構定期存款增速趨緩。
存款管理邏輯發生變化
北京一家股份行的總行人士認為,長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是銀行出于降低負債成本的考慮,因為淨息差壓力太大。目前,存款定期情況還是偏高,此外,10 年國債利率仍處于偏低水平。
随着淨息差壓力的逐步增大," 降低負債成本 " 是很多銀行的共識。2024 年 11 月 1 日,在 2024 年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招商銀行的管理層人士提出,進一步做好息差管理。重點是優化結構。在負債一端,順應市場趨勢,保持低成本存款的穩定增長,同時優化結構,穩定活期存款占比,以降低負債成本,保持較好的息差水平。
李佩珈分析稱,存款利率 " 倒挂 " 并不意味着銀行不重視吸收存款。當前,存款利率 " 倒挂 " 的銀行主要發生在那些攬存能力強、負債管理更具有主動性的銀行,其對于利率 " 倒挂 " 可能引發的存款流失問題承受力更強。事實上,存款利率 " 倒挂 " 本身就是銀行提高負債管理精細化的具體體現。在當前淨息差收窄、中長期存款占比高企背景下,銀行負債成本不斷加大,銀行普遍存在壓降長期存款、對衝資產收益率下行的動機。但長期來看,在貸存比考核等監管指标約束下,銀行仍将長期高度重視吸收存款。
楊海平表示,商業銀行存款管理的邏輯正在發生變化,最關鍵的是從規模情結走向精準控制,更加依賴前瞻性研判,更加積極地規避高成本存款,更加注重對被動負債的主動管理。
除了招商銀行,還有多家銀行的存款利率出現 " 倒挂 "。中信銀行手機銀行數據顯示,50 元起存,5 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為 1.60%;100 元起存的 3 年期利率可達到 1.90%。多家大中型銀行的 3 年期、5 年期定存利率低于 1 年期、2 年期。
楊海平認為,基于當前的宏觀調控形勢和商業銀行存款管理理念的變化,在存款利率下行預期強化的背景下,存款利率 " 倒挂 " 或将比以往更常見。利率曲線的形态變化取決于宏觀經濟的情況以及政策調控力度的變化。
李佩珈則認為,未來,銀行存款利率定價行為或将趨于分化,總的來看,取決于各家銀行自身負債狀況及資產投放能力。存款利率 " 倒挂 " 是否将成為行業共性問題還有待觀察,也難以長期持續。一方面,居民可能用腳投票,将存款資金轉向那些長期存款利率更高的銀行。另一方面,1 年期存款利率高企主要與近期貨币市場利率相對較高有關,未來這一狀況将有所緩解并帶動短期利率下行。
在息差收窄的情況下,未來銀行的盈利模式是否将發生變化?楊海平表示,現階段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未發生根本變化,息差依然是主要盈利方式。存款利率 " 倒挂 " 的情形,表明商業銀行為了應對淨息差收窄的壓力,在積極提升資產負債策略的前瞻性、靈活性以及精細化程度,此外,商業銀行在非息收入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資源,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