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母女齊上陣,這一次她能翻盤嗎?,歡迎閱讀。
喜大普奔,繼将近三十年前的《低俗小說》後,烏瑪 · 瑟曼與塞缪爾 · 傑克遜終于再次以主要演員的身份同框了。
這一次,兩人狂野依舊,居然把一個破破爛爛的塑料袋,賣出了幾十萬美金的高價。
(五條人看了直呼内行 ~)
藝術、諷刺、混不吝,且看這部挑戰人性底線的——
殺戮房間
The Kill Room
烏瑪 · 瑟曼扮演的派翠絲,是一家藝廊的老板。
原本尚可的生意,在她和某位 " 厭女症 " 男藝術家鬧掰後急轉直下。
幾乎名存實亡的藝廊,現在就只剩一個實習生打雜;
以及派翠絲的女兒,親自搗鼓一些無人問津的 " 創作 "。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女兒正是由烏瑪 · 瑟曼和前夫伊桑 · 霍克的女兒瑪雅 · 霍克本色出演 ~
女兒新開的畫展,不出意外顆粒無收,讓派翠絲賠了個底褲朝天。
屋漏偏逢連夜雨,長期合作的藥販子,也在此時上門催債。
走投無路的派翠絲不得不放出大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原味内褲通通都抵給了對方 ……
藥販子有個黑道上的朋友,也就是塞缪爾 · 傑克遜扮演的高登了。
他的主業是替幫派洗錢,看到如此 " 藝術 " 的 " 以物換物 ",他老人家突然心生一計。
在 " 洗錢業 ",如果把一輛破爛老爺車賣十幾二十萬,很容易引起國稅局的注意。
可所謂 " 無價 " 的藝術品,操作起來空間就大得多了。
高登立馬找到派翠絲,提出要拿些 " 藝術品 " 在她的畫廊寄售。
成交後,派翠絲負責開票、走賬,順便賺取一筆可觀的抽成。
自诩上流的派翠絲,一開始并不願意幹這種地下勾當。
但在接連遭到同行與收藏家的羞辱後,她還是毅然決然接下了高登抛出的橄榄枝。
買家、賣家、渠道萬事俱備,現在缺的就只剩 " 藝術品 " 了。
而高登手底下的殺手雷吉(喬 · 曼根尼羅),恰好就有兩把 " 刷子 "。
畢竟抽象畫,奇醜無比也是美不勝收,毫無技術也是登峰造極。
給雷吉定下車手(Bag Man)的藝名後,第一筆交易算是順利達成。
突發橫财,派翠絲第一時間購入最貴的藝術晚宴 " 門票 ",誓要在同行面前狠狠出口惡氣。
蒙在鼓裡的實習生,卻比老板更渴望炫耀自己的業績。
她口無遮攔向眾人透露了車手的存在,還順便向他們展示了那幅 " 藝術品 " 的照片。
憑空出現的新人的處女作,居然賣出 15 萬的高價,這還了得?
收藏家們很快統一口徑,盛贊他的作品 " 帶有都市風和低傳真的美感。"
" 車手 " 的名号就此打響。
只見雷吉每次殺完人後,便返回自己的工作間揮毫潑墨。
一幅大作分分鍾鍾躍然紙上,接着又光速被高登買走,價格還蠻不講理的一幅更比一幅貴。
在外人看來,這簡直是藝術和商業的雙重奇迹。
無心插柳造成的奇貨可居,更是讓全世界等待購買車手新作的收藏家,排隊排到了數年之後。
只是想洗洗錢的高登,大為不解、深受震撼。
派翠絲則解釋道,人傻錢多的收藏家,喜歡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我有你無的虛榮心。
順便,她也想要高登多提供一些 " 藝術品 ",除洗錢之外再狠狠收割一波那幫傻瓜的韭菜。
高登兩手一攤,請出 " 藝術家 " 雷吉本尊,叫他們自行商量。
從作品裡看出無奈與陰暗的商人,和莫名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殺手,在剝去偽裝的藝術面前居然相談甚歡。
雷吉殺完人後随意擱置的塑料袋,更是直擊派翠絲的靈魂深處。
兩人一合計,幹脆開了個以塑料袋為題的藝展。
随意揮灑 " 紅色顏料 " 的塑料袋,或立體堆疊、或平行纏繞,還真有那麼點藝術氣息。
就連最毒舌的評論家都破天荒地交口稱贊,說這些作品 " 情感復雜卻又平易近人 "……
神秘藝術家 " 車手 " 亮相藝展、登上頭條的消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一個幫派殺手如此招搖過市,幫派的最高上級、某位意大利大佬顯然頗有微詞。
好在大佬也是個有點藝術品味的生意人,他并沒有過于刁難雷吉,只是 " 邀請 " 派翠絲也加入組織而已。
要知道,雷吉當年是因為家人遭受威脅,才被迫成為的殺手。
他早就打算借此機會金盆洗手,哪想如今卻害得派翠絲也深陷泥淖。
事已至此,改變志在必行。
雷吉所能想到的唯一解法,是 " 紅色檔案 "。
簡單來說,就是挑選一個殺手名錄裡最有價值、且正好和大佬敵對的目标進行暗殺。
以此為條件,向大佬贖身。
算上高登一起,區區三個小喽啰,該怎樣對潛在的大人物動手?
熟悉上流圈子路數的派翠絲很快拿定了主意。
她找到那位愛吹牛的藝術品經理人,以獨家渠道為誘惑,向她套出了所有對 " 車手 " 感興趣的大人物名單。
再由高登拿着名單去和大佬交涉,還真就鎖定了這樣一個 " 兩全其美 " 的大人物——
與意大利幫派勢同水火的俄羅斯黑手黨頭目。
派翠絲繼續施展才華,在跑路方便的邁阿密舉辦一場全球性藝展。
她早早放出消息,聲稱 " 車手 " 将在這裡展示并出售他的最後一件作品。
俄羅斯頭目果然上套,在經理人的陪同下歡天喜地輕裝赴約。
為表 " 誠意 ",派翠絲安排頭目和 " 車手 " 在私下見面,讓 " 收藏家 " 好好品味一番 " 藝術家 " 的創作歷程。
神來之筆在于,兩人對談的情景,通通被攝像頭拍下,投影在了展廳的大螢幕上。
對于眾多觀眾而言,這才是 " 車手 " 真正的最後一件作品。
所以嘛,當雷吉說完一堆不明覺厲的廢話,拿起塑料袋套在頭目的腦袋上時;
沒有人懷疑這是一場犯罪,權當是符合 " 車手 " 氣質的行為藝術而已 ……
" 直播 " 在頭目咽氣時戛然而止。
派翠絲和雷吉把屍體裝進密封櫃,謊稱是藝術品交給經理人,讓她負責将其運輸到頭目的藏品庫。
鑑于頭目本就是匿名出行,他的 " 失蹤 " 恐怕要很久後才有人知曉了。
另一方面,大佬為防有詐,派了自己的兒子前來盯梢。
最後對頭目痛下殺手的,當然也是這位幫派未來的繼承人。
派翠絲手握殺人錄像,根本不必擔心大佬反悔。
塵埃落定,雷吉順利金盆洗手,躲去海對岸的古巴重新開始;
把藝術圈攪得天翻地覆的派翠絲,就此飛黃騰達,任何 " 垃圾 " 到了她的手裡都能瞬間身價百倍。
最完美的 "happy ending",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
同樣是諷刺藝術圈的虛偽與盲從,此片的立意與《搖擺畫廊》比較相似。
有意思的是,這兩部電影雖然都不乏缺點,但總體而言絕對算有趣、" 好看 "。
然而,在 " 影評人 " 那裡,它們的評分卻無一例外都相當 " 難看 "。
或許撕碎皇帝的新衣,就是會讓某些人莫名震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