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與朱元思書》如何教?,歡迎閱讀。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叫吳建邦,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第二十四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
我熱愛閱讀,也樂于分享,很高興可以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
近代學者王國維先生說:"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骈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古詩文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可以說,幾千年的每一次輝煌,都鑄就了今天的每一次回望。
▲ 《日有所誦》第六版,六年級
朗朗書聲,朗朗乾坤。誦讀是古往今來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們走進古代文言文,理解其深層内涵的最佳途徑之一。
今天,我将以《日有所誦》六年級中的經典古文《與朱元思書》為例,和大家聊聊高年級的文言文誦讀教學。
一、文言文誦讀 " 讀什麼 "?
葉聖陶先生在《文心》中說:" 讀,原是很重要的,從前的讀書人大都不習文法,不重解釋,只知道在讀上下死功夫。他們朝夕誦讀,讀到後來,文字也自然通順了,文義也自然了解了。一個人的通與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需聽他讀文字的腔調就可以知道。近來學生們雖說在學校裡讀書或念書,其實讀和念的時候比較少,一般學生只做到一個看字而已。"
這段話很有思考意義,回想一下,我們的學生究竟是在看書還是在讀書呢?大部分書确實只需要看就夠了,但是對于文言文來說,只有讀出來,才能感受到詩文的美,品味其中精彩絕倫的語言藝術。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只要内容讀得熟,不用等别人解說,就能自然而言地通曉其中的意思。誦讀不僅僅是一種聲音的藝術,更是一種深層次的閱讀。通過日復一日的誦讀,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靜氣和定力。
《與朱元思書》這篇文言文選自《日有所誦》六年級下卷第十四單元,六年級的學生學習想《與朱元思書》這樣的經典古文,便要以誦讀作為第一要義。
他們會在班級裡響亮整齊地誦讀,也會在家中捧起書輕聲誦讀。他們把文言文閱讀變身為日常樂趣,在誦讀中盡情享受漢字之美,享受文化的魅力。
二、文言文誦讀 " 如何教 "?
開卷有益,文以載道,繼往開來。讓高年級的小學生愛上文言文,不在實用,而在于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誦讀古文,切身感受語言的典範,為的是在我們和孩子心中打下一生受用的文化底子。通過誦讀這種方式,兒童可以鍛煉心智,培養聚精會神的能力。
(一)文本解讀
有人說,《與朱元思書》這封書信藏着最美的山水。在這篇小古文中,作者抓住奇山異水 " 天下獨絕 " 的特征,描寫了富春江兩岸的奇山異水,以及自己 " 獨絕 " 的感受。文章骈散相間,簡練隽永,歷歷如繪,是一篇情景兼美的六朝山水小品佳作。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十六篇小古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閱讀一篇文言文,并且對文言文有所了解。
所以,在《與朱元思書》的教學中,老師不用範讀,只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孩子出示一下朗讀節奏即可。然後把學習的側重點放在誦讀文章上,感受其語言美、意境美、志趣美,體會文言文誦讀的魅力。在誦讀教學中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 " 讀 " 貫穿課堂始終,通過反復地讀讓學生自然成誦,體會作者的高潔志趣。
(三)教學過程
1. 激活思維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走進一位古人的書信。(板書題目、作者),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題目是什麼意思呢?你們回答得很好,這是作者吳均給朋友寫的一封書信,那麼。這封信到底寫了什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番。
2. 活動任務
(1)朗讀,積累文言字詞。
(2)美讀,欣賞山水美景。
(3)悟讀,體會高潔志趣。
3. 活動過程
古人雲,三分文章七分讀,便是十分。今天就讓我們用聲音來诠釋吳均的書信,争取把它讀成十分。
(1)一讀,讀準字音。要求——
a. 讀得流暢、自然。發音準确清晰,不增字,不減字,不重復。
b. 讀得有韻味,可以帶點古人的味道,注意語調的輕重,語速的快慢。
c. 注意下面的注釋。
(2)二讀,讀好節奏。
這裡的節奏劃分,斜杠處為停頓,表示一拍,如 " 自 " 為一拍," 富陽 " 為一拍。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篇小古文中,大多是四字成語或詞語,所以多為二二拍,教師在指導朗讀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讀出裡面的韻律美。
(3)三讀,讀懂文意。
一篇美文,僅僅讀準字音和節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讀出感情,那麼文章内容的理解就是關鍵老師引讀(老師說譯文,學生讀出相應的原句。)
(4)四讀,讀出情感。
讀出景物的美感。
(5)五讀,讀出氣勢。
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讓學生熟悉文本,為進一步的深入誦讀打下基礎。一遍一遍地誦讀,從讀準到讀好節奏到讀懂文意、讀出情感再讀出氣勢、讀出自己的理解來,每一步的讀都有自己的目标,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同時積累語感,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三、高年級文言文誦讀教學建議
文言文的教學離不開讀。誦讀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只有多讀,學生才能将文本讀順,掌握古文的朗讀節奏。讀得多了,原本拗口的句子自然就會讀得流暢了。讀得多了,原本懵懵懂懂的意思,自然也就明白了。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培養的是語感,是靜氣和定力。當然,誦讀不是一味地朗讀,我們要變換讀的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提升學生對于古文的興趣。
(一)範讀引領,讀準字音
高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已經接觸過很多古文,但是遇到一篇新的文言文的時候,還是會有個别讀音拿不準,個别詞語的意思不明白。這個時候,老師要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通過老師的範讀,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學生很容易把課文讀準确、讀流利,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之處。
(二)打節拍讀,了然于心
古文有其獨特的節奏和音韻。在讀文時,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打着拍子讀,幫助學生迅速進入狀态,打節拍的方式有很多,如拍手、跺腳、搖頭、拍桌等,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兒、愛動,在讀的過程中,手舞之,足蹈之,激動不已。不同形式的拍手遊戲,讓學生在無形中将文章熟讀成誦,趣讀效果顯著。
(三)讀讀演演,趣味橫生
小古文的教學可以加入 " 表演 " 這一味調料,給教學增鮮,使學生吃得開心、利于消化。采用 " 表演 " 把文本演繹成短句,讓文本豐盈起來,激活遠古的語言,貼近學生的心,實現教學的古今對接。通過點撥,學生在表演時思維活躍想象豐富,伴着生動有趣的動作,把場面生動地顯現出來,課堂教學達到了高潮,學生的表演興趣被點燃,并持續旺盛起來,學生入情入境,将文本演得飽滿合理。演和讀是相通的,在演上下功夫,當學生演的質量達到一定高度,解讀的問題也就随之化解了。利用分角色表演文本,讓學生對古文的喜愛發乎于心,并根植于心田。
(四)手勢助讀,增添魅力
在教學中可以将小古文配上動作、手勢,模仿古人讀書時搖頭晃腦的樣子,借助肢體語言表達古文的内容,也便于斷句和記憶,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在搖頭晃腦、舉手投足之間很快熟讀成誦。
(五)文白對讀,降低難度
文言文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學生從小接觸的就是白話文。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以采用文白對讀的方式,适當地降低誦讀古文的難度。所謂的 " 文白對讀 ",就是讓學生讀一遍原文,讀一遍譯文。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對于文言文所表達的意思有一個大體的把握,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把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通過聲音的方式表達出來。
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在誦讀的路上遇見美好吧!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吳建邦
初級兒童閱讀教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第二十四小學語文老師,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新疆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他熱愛閱讀,樂于分享,帶領着孩子們在書海中盡情遨遊,他堅信:閱讀使生命變得更美好!
加入《日有所誦》兒童誦讀聯盟
聆聽更多精彩分享 ~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