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恒坤新材衝刺科創板IPO 引進產品為主要利潤來源,歡迎閱讀。
近期,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坤新材)衝刺科創板 IPO(首次公開募股)。
恒坤新材業績主要由自產產品和引進產品兩部分構成。報告期内(2021~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盡管自產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逐步升至六成以上,但恒坤新材引進產品的銷售毛利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在 2024 年上半年仍近七成。
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恒坤新材及其子公司曾多次與自然人康文兵進行股權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 11 月,康文兵以 30 萬元的價格受讓恒坤新材實控人易榮坤所持恒坤新材 3 萬股股份,由于康文兵尚未開通交易賬戶,取得股份由易榮坤代持。經 2020 年 10 月派送紅股,代持股份數量變更為 12 萬股。5 年後的 2024 年 11 月,易榮坤出資 102 萬元購回上述全部代持股份,雙方的股權代持關系也因此解除。
公司客戶集中度比較高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恒坤新材主要從事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來源包括自產產品和引進產品兩類。
從業績情況來看,報告期内,恒坤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别為 1.41 億元、3.22 億元、3.68 億元和 2.38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3012.86 萬元、1.01 億元、8984.93 萬元和 4410.44 萬元。
分產品來看,恒坤新材引進產品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從 2021 年的 71.78% 逐步下降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38.36%,自產產品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則從 2021 年的 28.22% 提升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61.64%,逐步成為公司的創收主力。
不過,引進產品還是一直作為恒坤新材主要利潤來源。報告期内,恒坤新材引進產品銷售毛利分别為 9419.51 萬元、1.89 億元、1.68 億元和 8863.76 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别為 99.30%、82.05%、74.42% 和 68.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負責引進產品的采購和銷售的兩家全資子公司基本上貢獻了恒坤新材的全部淨利潤。其中,恒坤精密工業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恒坤)2023 年和 2024 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别為 6793.63 萬元和 1261.41 萬元;楚坤(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3 年和 2024 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别為 4301.82 萬元和 4394.30 萬元。
恒坤新材存在客戶集中度比較高的情況。報告期内,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戶(同一控制下合并計算)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别為 99.40%、99.22%、97.92% 和 97.35%。其中,第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别高達 72.91%、72.35%、66.47% 和 63.85%。
此外,報告期内,恒坤新材獲得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别為 3054.66 萬元、1911.72 萬元、1676.20 萬元和 831.51 萬元,分别占公司各期利潤總額的 100.78%、15.24%、16.05% 和 15.56%。
曾有股東代持股份情況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22 年 11 月,恒坤新材的全資子公司香港恒坤與康文兵、陶峥、村田誠籤署《精容株式會社股權轉讓協定》,約定康文兵将其持有的精容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本精容)80% 股權轉讓給香港恒坤,後者于 2022 年 12 月支付了股權轉讓款,并實際取得對日本精容的控制權。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日本精容在報告期内尚未開展實質性業務。那麼,香港恒坤收購康文兵所持日本精容 80% 股權的必要性何在?
恒坤新材方面 2025 年 4 月 9 日書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稱,公司希望通過在日本設立子公司,學習行業頭部企業的先進發展經驗,搭建與境外先進技術持續交流的橋梁,為公司未來的技術研發方向和戰略布局規劃提供有效支持。同時,考慮境外主體更有利于開展跨境銷售、采購業務,公司收購日本精容的控制權,但受境外業務交易環境變化的影響,尚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後續公司将通過日本精容進行海外業務的商業布局,日本精容将作為境外業務開展平台。
而對上述交易價格,恒坤新材方面僅表示,是經雙方協商後按照日本精容賬面淨資產确定。
天眼查顯示,恒坤新材還在 2023 年 4 月收購了康文兵所持福建恒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恒晶)45% 股權。恒坤新材的招股書(申報稿)對此并未予以披露。對此,恒坤新材方面向記者表示,上述股權收購價格為 0 元。招股書(申報稿)未披露上述股權收購事項,是因為公司收購福建恒晶系收購少數股權,且未支付對價,不屬于應披露的重大事項。
恒坤新材方面同時證實,此次收購的交易對象康文兵,與香港恒坤收購日本精容 80% 股權的交易對象康文兵為同一人。
事實上,恒坤新材與康文兵此前就有交集。招股書(申報稿)披露,2021 年,久日新材的控股子公司大晶信息化學品(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晶信息)增資擴股,恒坤新材以 2000 萬元參與認購,獲得大晶信息 10% 的股份。彼時大晶信息的另一位股東兼法定代表人就是康文兵,其在增資擴股前持有大晶信息 6.67% 的股份。
此外,恒坤新材在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挂牌新三板期間,存在較多股東代持股份的情況。其中,2019 年 11 月,康文兵以 30 萬元受讓恒坤新材實控人易榮坤所持恒坤新材 3 萬股股份,由于康文兵彼時尚未開通交易賬戶,取得股份由易榮坤代持。經 2020 年 10 月派送紅股,代持股份變更為 12 萬股。到了 2024 年 11 月,易榮坤出資 102 萬元購回上述全部代持股份,股權代持關系也就此解除。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