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針對最近給騎手上社保的事兒,我們可真得歌頌競争,歡迎閱讀。
關于騎手社保,這幾件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2 月 19 日上午,京東宣布,将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美團在當日下午跟進,稱 " 預計 2025 年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翌日輪到餓了麼,表示 " 将繼續落實政策倡導和要求的各項新就業群體社保方案,全面加快推進外賣騎手全方位權益保障 "。
官宣得有些晚的美團和餓了麼,字裡行間裡試圖傳達一種意思:上社保這件事,我們早就考慮了,甚至開始試點了,并不是跟風京東外賣,更不是被迫的。美團高管還迅速通過媒體發聲:" 履行好社會責任,不必用競争思維來思考。"
高管的發言有一定道理。對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上社保這樣一件大事,一件明顯會提升用工成本的大事,如果沒有前期規劃,不太可能在幾小時内作出決定。所以說,因為京東外賣打算上社保,美團迫于壓力就馬上也要上,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也不能說完全與競争無關。否則美團和餓了麼不會倉促發文——至少,在官宣這件事情上,還是有些争先恐後的意味。
競争是推進問題解決的重要動力,至少在三方面讓企業有理由正視社保。
首先,要維護品牌形象。
用不着掩耳盜鈴,讓騎手們沒有社保、" 裸奔 " 于大街小巷,此事早就被輿論诟病,向來是平台企業臉上的傷疤。過去沒有攪局者,霸盤的平台可以抱着半斤八兩、你不夠好所以我也不必太好的心态,不急不慢地解決、甚至假裝看不到社保問題。現在京東外賣帶着社保來了,再不加速改進就可能對比過于鮮明,進而導致品牌形象崩塌。
其次,赢得民心也是一場競争。
筆者做了個小調查,随機咨詢了 6 位消費者:" 相比以往沒有社保的騎手,你會認為,有社保的騎手會提供更好的服務嗎,他們送來的貨品質量會更可靠嗎?"
6 位消費者中,有 5 位表示 " 會認為 "。此外,還有 4 位消費者表示,使用快遞服務時,如果有準時、避免物品損傷等方面的要求,他們會考慮優先購買順豐、京東物流的服務,原因之一是,他們相信擁有社保的快遞員,更能保證托運物品的投遞與收件質量。
外賣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争階段,平台之間的競争從價格戰轉向了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的競争。失民心者失市場,當很多人會将社保與產品或服務質量關聯起來時,平台企業不得不正視社保問題。
再次,上社保能吸引更優質的人力資源。
不要總是片面強調,平台企業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崗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多少就業機會。人才市場也是市場,勞動力作為一種商品,購買和出售同時發生,怎麼可能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恩澤?不應回避一個現實,是幾百上千萬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支撐起外賣平台企業的可觀利潤。
騎手也是人力資源,也有能力高下、經驗多寡之分。外賣平台要想招募到更加負責、送單效率更高、服務态度更好的騎手,就必須向騎手支付更好的勞動報酬,包括勞動保障。可購買社保的崗位,為求職者提供了新選擇,自然會吸引更多應聘者,幫助企業擴大選擇範圍,招募到工作更高效的騎手。
綜上所述,品牌形象的競争、市場份額的争搶、優質人力資源的争奪,都可能是企業為騎手購買五險一金的動力。
由于壟斷是平台經濟的特征之一,社保問題完全可以被寡頭們忽視,或者認為可以慢慢解決。但新入局者帶來了 " 鲶魚效應 ",所以現在必須抓緊了。無論美團、餓了麼此前是否早已布局,方案是否完美,京東外賣的加入都會起到加速作用——至少,美團、餓了麼大概率是提早了官宣時間。
除了時間節奏,京東入局還可能提升未來的社保質量。從各家平台的官宣文案看,如何給騎手上社保,還充滿了 " 逐步 "" 試點 " 等字眼,包括京東在内,有多少理應上社保的人能夠真正上社保,這些還存在未知數。但在競争之下,這些問題的解決質量都有可能更高。
或許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外賣行業解決社保問題,其影響可能擴散到行業之外,例如網約車、快遞。别忘了,外賣騎手僅僅是新型職業群體中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大幾千萬的靈活就業人員,也等着解決他們的社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