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純血”鴻蒙走出襁褓,華為全面迎戰蘋果、谷歌,歡迎閱讀。
文 | 太平洋科技
2020 年 10 月 22 日,華為 Mate 40 系列手機發布,它搭載的麒麟 9000 芯片是全球首款 5nm 制程芯片。但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說,"9 月 15 日之後,華為最領先的終端芯片無法制造,将成為絕唱 "。
四年後的 10 月 22 日,Mate 70 系列手機沒有如期到來,但比 Mate 70 更重要的鴻蒙系統迎來了轉捩點——原生鴻蒙(HarmonyOS 5.0)正式上線。從此,鴻蒙正式擺脫安卓生态,開始全面構建屬于自己的鴻蒙生态。這也是不少人将其稱之為 " 純血 " 鴻蒙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 純血 " 鴻蒙的正式上線也意味着,鴻蒙将從此走出襁褓,真正面臨來自市場的檢驗,以及競争對手安卓(谷歌)、iOS(蘋果)的全面競争。
作業系統是軟體領網域的 " 根技術 ",現在,華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鴻蒙這株 " 根 ",澆灌成參天大樹,乃至熱帶雨林。剛剛學會走路的鴻蒙,需要跑步前進。
但正如發布會上,餘承東說的那樣:" 只靠華為是做不好鴻蒙生态 "。鴻蒙面臨的挑戰還遠未結束。
" 純血 " 鴻蒙純在哪?
時至今日,不少人仍對鴻蒙抱有疑惑,它和安卓、iOS 究竟有什麼區别?鴻蒙到底是不是重復造輪子?
此前,出于生态問題,鴻蒙必須兼容安卓應用才能存活,因此,對 " 鴻蒙套殼安卓 " 的質疑一直存在。但到了 " 純血 " 鴻蒙上,過去不得已而為之造成的模糊地帶已變得清晰——答案就是,鴻蒙與安卓、iOS 是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但三者有一定相似之處。
簡單類比的話,就像棗樹和蘋果樹都是果樹,但前者屬于鼠李科,後者則是薔薇科。
具體來說,在應用層面,三大系統的表現并無太大區别,微信在 iPhone 上怎麼用,在華為鴻蒙手機上也怎麼用,不會有太大變化。
但鴻蒙會在單個應用之上,提供更高級的系統能力。例如,當你使用微信視頻時,可直接将視頻無縫流轉到鴻蒙車機上,用車機攝像頭視頻。這便是 iOS 和安卓都很難實現的功能。
再比如,如果你要把一個 B 站視頻分享給朋友,即使你們面對面,可能都需要這麼一個流程:點擊 B 站視頻 " 分享 " ——跳轉到微信通訊錄——找到好友——發給他。但如果你和朋友都使用鴻蒙手機,只需兩台手機碰一碰就能實現分享,就像你把一塊蘋果分享給朋友一樣簡單。同理,無論是淘寶購物分享、小紅書博主分享,都能用相同的一步分享實現。
一句話總結就是,三大系統應用功能大同小異,但鴻蒙的系統級互聯能力,擴大了單一應用的使用邊界和使用場景。
而在底層上,華為已經用鴻蒙内核取代了 Linux/Unix 内核,用方舟編譯器取代了 GCC/CL 等,用方舟圖形引擎取代了 OpenGL ES/Skia 等。簡單來說,鴻蒙在底層系統層面已經和安卓、iOS 完全不同,是實打實的自研。
華為終端 BG 首席執行官何剛表示,鴻蒙 5.0 擁有三大更新:全場景、原生智能和原生安全。
" 全場景 " 主要是重新設計了系統的全場景體驗,讓鴻蒙應用在跨設備間能更協同地無縫操作。
" 原生智能 " 主要是将盤古 AI 大模型融入系統,提供系統級的 AI 能力,華為将其稱之為 Harmony Intelligence(鴻蒙智能),例如,語音助手小藝更新為 " 小藝智能體 ",能夠實現圖片智能消除、生成,文本總結等。
" 原生安全 " 用何剛的話就是 " 重新建構了鴻蒙的安全體系和秩序 ",為此華為帶來了全新的 " 星盾安全架構 "。針對應用過于頻繁獲取手機權限、信息的問題,鴻蒙 5.0 直接從系統底層禁止了 9 類不合理權限,例如讀取短信、應用列表等。
從功能層面來說,發布已五年的鴻蒙系統已經相當完善,無論是應用層還是開發層,幾乎做到了與安卓、iOS 互有勝負的水平。接下來,就是如何做大鴻蒙生态了,這也是決定鴻蒙能否與安卓、iOS 持續抗衡的關鍵所在。
鴻蒙急需擴大硬體基礎
不久前,微信适配原生鴻蒙的消息一時成為熱點。作為一款月活用戶 13.59 億(? 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超級應用,很多人将其形容為 " 可以沒有手機,但不能沒有微信 ",鴻蒙作為一個新系統顯然不能沒有微信的支持。
而此前支付寶、微博、小紅書等一眾應用均表示已适配原生鴻蒙,于是,微信成為了最後一個加入鴻蒙生态的超級應用,這也是為什麼外界對這條普通的适配消息如此敏感。
對鴻蒙來說,支持微信不重要,畢竟有了微信也只是和 iOS、安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但如果沒有微信,就意味着近 14 億用戶要在微信和鴻蒙之間二選一,那鴻蒙就真成 " 出師未捷身先死 " 了。
今年 4 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公開表示,打造鴻蒙原生應用生态是華為 2024 年最關鍵的事情。在中國市場,華為計劃今年把智能手機上 Top5000 應用全面遷移到鴻蒙原生作業系統上,真正實現作業系統和應用生态的統一。華為認為,Top5000 應用占據了用戶超過 99.9% 的使用時間,只有先完成這 5000 個應用适配,才能吸引其他中小開發者适配原生鴻蒙。
發布會上,餘承東表示,目前已有超過 15000 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
而在完成 Top5000 應用的适配後,鴻蒙要長成和安卓、iOS 一樣龐大的生态,還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目前安卓平台 Google Play 應用數量已超過 250 萬;iOS 平台 App Store 現存應用總數也超過 170 萬個。
想要達到安卓、iOS 的應用量級,鴻蒙設備,尤其是鴻蒙手機必須扛起最艱巨的任務。畢竟,只有足夠廣闊的土地,才能讓樹木花草肆意滋長。源源不斷的硬體,是支撐一個軟體生态不斷擴張的基礎。
如果僅從中國市場來看,鴻蒙的硬體基礎并不差。據 CounterPoint 數據,今年一季度,鴻蒙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 2% 增長到 4%,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則暴增至 17%。同期,蘋果 iOS 在中國智能手機作業系統市場的份額則下降了四個百分點,至 16%,這也标志着鴻蒙系統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正式超越 iOS。
但從全球來看,鴻蒙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 10 月,鴻蒙生态設備數量已超過 10 億台。作為對比,截至 2024 年,蘋果全球活躍設備數超過 22 億台(iPhone、iPad、Mac 等),其中 iPhone 占比 58.3%。而安卓全球設備設備數則超過 40 億台,其中安卓手機占比過半,超過 20 億台。
華為 10 億台設備數相當于蘋果的 45%、安卓的 25%,雖然與這兩大平台有一定差距,但鴻蒙僅發布 5 年,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然不易。
最大的差距在于智能手機。據 QuestMobile 數據,截至 2024 年 2 月,華為智能終端活躍設備數量為 2.81 億台,相當于蘋果 iPhone 設備數的 21.9%、安卓的 10%。
雖然鴻蒙是跨平台作業系統,但智能手機作為如今最普遍也最強大的移動終端,占據了移動互聯網的半壁江山,仍然是決定一個作業系統能否持續壯大的核心設備。
也因此,華為必須盡可能擴大鴻蒙手機出貨量。
據 IDC 數據,2024 年上半年,華為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第一名,一季度和二季度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幅分别為 110% 和 50.2%。但與此同時,上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約為 2300 萬台,市場份額為 17.5%。雖然拿下第一的名頭,但論出貨量數據來說,卻稱不上有多亮眼。
相比華為巅峰期,也相去甚遠。2020 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達 1.05 億台,如今僅為巅峰期的 1/5 左右。
另一方面,Mate 60 系列去年 8 月底才上市,華為手機的高增長也是從去年第三季度才開始。也就是說,今年一、二季度的高增長是源自去年的低基數。但一季度同比增長 110%,二季度增速卻大幅下滑至 50.2%,這意味着華為手機業務可能需要新的增長刺激。
10 月 22 日和原生鴻蒙同天發布的華為 nova13 系列就承擔着走量任務。華為 nova13 定位中端,起售價相比 Mate 系列、Pura 系列都低了兩千多元,面向的用戶群也更廣。
更重要的是,據業内人士爆料,這是近 4 年來,nova 系列新機首次全系搭載海思麒麟芯片,這意味着華為可能已經解決了芯片產能問題,可以放開手腳在中低端市場大舉收復失地。
讓開發者掙到錢是關鍵
根據華為的說法,占比不到 1% 的 Top5000 應用,占據了用戶超過 99.9% 的使用時間。這意味着,剩下 99% 的應用只占了 0.1% 的使用時間。
如果是種地,大部分人可能會說,為了種好 99.9% 的良田,寧願放棄難以耕種的 0.1% 地塊。但軟體生态不是。
有些應用雖然 99.9% 的時間都用不到,但一旦想用卻沒有的時候,就無力回天了。這也是為什麼安卓和 iOS 平台都有 Top5000 應用,但整個生态應用數量卻高達百萬。
就像一個完整的熱帶雨林,既有高達數十米的巨樹,也有草木、苔藓。對華為來說,Top5000 應用之外,使用頻率低,但數量龐大的中小應用,以及背後的中小開發者才是鴻蒙能否長遠發展的重要支撐。
而能否吸引中小開發者的關鍵在于商業價值。互聯網大廠都有自己的業務和盈利模式,往往不依賴單一平台,但很多中小開發者缺乏盈利能力和清晰的商業模式,因此更需要平台 " 分錢 "。
華為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在原生鴻蒙正式上線前就公布了開發者激勵政策:在今年 12 月 31 日完成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并上架至 HarmonyOS NEXT 應用市場,且滿足評選标準,将有機會獲得最高百萬現金和價值 500 萬流量激勵。
評選标準中有一條:應用完成上架後次日起 7 日累計活躍設備數達到 100。也就是說,上架後日活設備數超過 15 就能達到激勵标準。顯然,這項政策面向的主要人群正是中小開發者。
一位個人開發者就對 PConline 表示,這個要求不算高,為了拿到激勵,他會考慮适配原生鴻蒙。
此前,華為終端雲總裁朱勇還表示,将每年投入超過 60 億元激勵開發者創新。
但激勵都是短時、難以持續的,鴻蒙要持續讓開發者吃到肉,需要從整體上提升鴻蒙生态的商業價值。
就像前文所說,不斷增長的設備數量和用戶量才是鴻蒙生态擴大的基礎,這考驗的是華為的產品和技術實力。而如何分享利益,則考驗的是華為 " 分蛋糕 " 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