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又一并購案終止,這家公司曾兩度IPO折戟,歡迎閱讀。
兩度 IPO 失敗的公司," 賣身 " 也失敗了。
近日,科創板上市公司英集芯發布公告稱,因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重組方案的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遂決定放棄收購芯片公司輝芒微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輝芒微 ")。
這場重組僅歷時不到半個月。此前,英集芯于 3 月 3 日公告稱将籌劃支付現金、發行定向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輝芒微控制權,同時拟募集配套資金。英集芯重組失敗,也意味着輝芒微的 " 賣身 " 計劃,也宣告失敗。
據了解,輝芒微曾兩度衝擊 IPO,2021 年 12 月 22 日,輝芒微科創板 IPO 申請獲受理,計劃募資 5.86 億元。2022 年 1 月 7 日,輝芒微被抽中現場檢查,并于同年 1 月 21 日撤回申請檔案。
2023 年 5 月,輝芒微改道創業板,拟募資 6.062 億元,其在 2023 年 8 月和 12 月回復了兩輪問詢,但在 2024 年 1 月,其創業板 IPO 申請也突然終止。
公開信息顯示,輝芒微成立于 2005 年 6 月,是一家定位于 "MCU+" 的平台型芯片設計企業。主要從事高性能模拟信号及數模混合信号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擁有 MCU、EEPROM 和 PMIC 三大產品線。
公司創始人許如柏,是中國香港籍創業者。2004 年,許如柏和鄧錦輝二人在矽谷共同成立 FMD BVI(輝芒微前身)。次年,留美十餘年的許如柏和鄧錦輝自海外歸來,扎根深圳,FMD BVI 也随即獲得了投資人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輝芒微在 A 輪融資,就獲得有 " 大灣區創業導師 " 之一的港科大教授高秉強的支持。截至輝芒微創業板 IPO 前,高秉強及其妻子高梁于文通過旗下投資機構,共持有輝芒微電子 19.52% 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
在衝刺科創板 IPO 前,輝芒微已經完成多輪融資,引入了 Riverwood Capita、亞洲創投(高秉強控股)等機構。在輝芒微科創板 IPO 申報撤回後,又于 2022 年 9 月獲得華胥基金、越秀金蟬、鴻富星河、越秀智創、紅土星河、深創投、遠見新欣增資入股,投後估值 抬升至 30 億元。
在業績方面,輝芒微也出現了壓力。2020 年、2022 年及 2023 年上半年,輝芒微的營業收入分别為 3.08 億元、5.4 億元、4.76 億元和 2.55 億元,淨利潤分别為 5173.89 萬元、1.66 億元、1.12 億元和 5215.82 萬元。其中,公司 2022 年度營收下滑 12% 左右,淨利潤下滑 33%。
同期,輝芒微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别為 35.65%、50.86%、45.70% 和 41.88%,呈下滑态勢。其中,核心產品 MCU 毛利率分别為 39.13%、54.56%、48.58% 和 44.57%,整體低于行業平均值,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為 42.95%、60.9%、50.51% 和 28.28%。
此外,在 IPO 前,輝芒微還進行了分紅。招股書顯示,2020 年— 2022 年,公司分紅金額分别為 800 萬元、780 萬元和 4200 萬元,三年累計分紅 5780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衝刺創業板 IPO 前,輝芒微與 2022 年 9 月的新增股東籤署了上市對賭協定,約定的優先認購權、股份轉讓限制、優先購買權、共同出售權、拖售權、信息知情權、回購權、公司治理、優先清算權、最優惠待遇條款等特殊權利條款,自公司首發上市申請材料被交易所正式受理之日起終止,但同時約定若公司撤回上市申請或者上市申請未獲批準,則上述條款中不涉及輝芒微承擔義務的約定應自動恢復效力。
随着兩度 IPO 折戟,輝芒微将目光轉向了并購。
随着科創板上市公司英集芯的一紙公告,許如柏、黎遠珊以及幾大員工持股平台所持有的輝芒微 58.53% 的股份,将向英集芯進行轉讓。若交易完成,輝芒微并入上市公司體系,但由于重組方案的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未達成一致,輝芒微不得不收回邁進資本市場的那只腳。
标的價格是并購中的核心問題之一。近期 A 股有數個并購終止案例,均由于價格等交易條款未談攏,如雙成藥業并購奧拉半導體、永安行并購聯适導航、匯頂科技并購雲英谷等。
如今,輝芒微被上市公司重組的計劃落敗,未來将如何選擇進入資本市場的方式,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直通 IPO",作者:邵延港,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