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比亞迪聯合大疆幹了場大事,歡迎閱讀。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比亞迪又向汽車行業投了枚 " 深水炸彈 "。
3 月 2 日晚,比亞迪聯手大疆發布,全球首個量產車載無人機系統 " 靈鸢 "。這是繼比亞迪 2 月 10 日開啟全民智駕之後,又一場智能化生态革命。
這場看似跨界的技術聯姻,不僅讓比亞迪成為首家将無人機與汽車深度融合的車企,更透露出一個信号:在智能化與用戶體驗的賽道上,比亞迪的野心遠不止于 " 賣車 ",更是定義未來出行空間。
另外,兩大深圳企業的強強聯合,體現了深圳智造企業之間的協同效果。當下,深圳發布檔案,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等產業。而有這些強勢企業的加持,深圳的籌碼與底氣也更多豐厚了。
突破
很長一段時間,比亞迪被認為是不少保守者的電動化選擇。但當下,比亞迪正在通過持續的補課,讓自己擁有更智能、更科技,甚至更時尚的标籤。
昨晚的這場發布會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這套靈鸢系統到底是什麼呢?簡單理解就是花 1.6 萬元,在車頂假裝一個無人機 " 機庫 ",在用戶出行時,可以實現随意出片。
不同于傳統車載無人機僅作為外置配件的模式,靈鸢系統的創新之處在于實現了無人機與車輛智能生态的深度整合。發布會上,比亞迪與大疆首次公開了系統的三大核心技術——一體化硬體架構、車機協同作業系統、場景化智能應用。
據介紹,靈鸢系統運用了全球首創的車載伸縮停機坪方案,融合了車載無人機定位模塊、4K 高清車頂攝像頭、定制雙模式搖桿等多個硬體,不僅能實現車輛移動過程中的動态起降、一鍵返艙、随動跟拍,還能實現收納、快充。
以比亞迪仰望 U8 為例,其車頂無人機艙可在 30 秒内完成無人機的收納與釋放,并通過車載電源實現快速補能,續航效率提升 40%。
在軟體方面,用戶可通過中控屏或語音指令規劃航線、實時查看航拍畫面,并支持一鍵生成剪輯視頻。
此前,有車企表示自家車機系統可以識别用戶所比劃的手勢,進而實現幫車内全體乘客拍照,記錄瞬間的功能。
相比而言,靈鸢系統可以實現更裝腔的玩法。
用戶通過車載中控或手機 App 即可操控無人機,實現跟車拍攝、智能返航、實時路況監測等功能,并且讓用戶無需過多操作,即可一鍵生成大片并分享到社交媒體。一人、一車、一機,就相當于一個攝制組,從出行到出片,輕裝上陣。
如若後續的實測表現真有如此強大的能力,該系統便可直接化身旅行博主誘捕器。首款搭載車型方程豹豹 8 無人機版也正式上市,售價 39.58 萬元的起。
在應用方面,針對不同用戶需求,靈鸢系統預設了戶外探險、城市通勤、應急救援等模式。
過去無人機需手動攜帶、操作復雜、充電繁瑣,而靈鸢系統将其變為 " 用車場景的自然延伸 "。用戶在越野探險時,無人機可自動勘測前方路況,在露營等戶外場景中,無人機亦是記錄的神器;在城市通勤中,一鍵抓拍沿途風光并生成短視頻。
例如,在方程豹豹 5 的越野場景中,無人機可自動升空充當 " 空中領航員 ",實時探測前方路況。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楊冬生将其總結為 " 從出行到出片的無縫體驗 "。
朋友圈
在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看來,這一合作有着更深的含義。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 " 貼身肉搏 " 階段。2024 年,比亞迪以 302 萬輛銷量蟬聯全球新能源銷冠,但其增速已從 2023 年的 62% 降至 23%。與此同時,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跨界造車,特斯拉 FSD 加速入華,智能化與生态能力成為車企争奪用戶的新戰場。
盡管在電池、混動技術上占據優勢,但比亞迪在智能駕駛、車機生态等領網域仍面臨 " 追趕者 " 标籤,但今年全民智駕的發布,有望讓其角色轉變,并帶動產業鏈發展。
民生證券分析師崔琰認為,比亞迪以 " 規模化 " 與 " 普惠性 " 為底層邏輯,有望加速智駕平權,促進智駕功能成為買車重要考慮因素,鲶魚效應或将帶動其他車企追趕,正式開啟中國汽車的智駕平權時代,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而靈鸢系統的推出,更是比亞迪從 " 技術普惠 " 向 " 體驗創新 " 轉型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擴展了科技朋友圈。
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表示:" 比亞迪和大疆的合作,絕不只是把無人機放在車上那麼簡單,而是從底層技術出發,從 0 到 1,設計并開發了整車集成系統,成功做到了車和無人機的深度融合,最終達到 1+1>2 的效果。"
實現的過程,正是強化比亞迪在智能與科技方面标籤的時機。并且,這一過程也讓比亞迪更加開放。
大疆、華為、比亞迪形成了一個鐵三角。其中 大疆提供無人機技術與影像算法,
華為貢獻乾崑智駕 ADS 3.0 系統,搭載于首款車型方程豹豹 8 無人機版,而比亞迪整合制造與供應鏈能力,實現車機、無人機、智駕系統的無縫協同。
這一組合,不僅讓比亞迪在 " 智能車 +" 生态中占據主動權,更通過開放合作(如機庫接口标準化),吸引更多第三方開發者加入。王傳福将其稱為 " 無國界的科技朋友圈 "。
而故事也不止浪漫,還有商業方面的考量。
應用場景的開拓,也可以提升車的整體售價,進一步提升單車利潤率;另外,無人機拍攝的路線、場景數據,未來或反哺自動駕駛算法;再者,生态的拓展也帶來了更多商業可能性,比如通過車載無人機拓展至物流、救援等 B 端場景。
不過,無人機與車的動态結合屬于新鮮的嘗試,未來勢必面臨一些挑戰。
比如無人機在高速場景起降、跟拍可能引發交規争議;在不少城市,無人機禁飛區較多,随着無人機的增多,也可能将有更嚴格的監管規定。
并且,如若深受用戶喜歡,友商們也将迅速跟進,屬于比亞迪的先發優勢視窗期或許比較短暫。但短期來看,靈鸢系統的發布,标志着比亞迪從 " 技術迭代 " 轉向 " 場景定義 "。
在汽車產業從 " 交通工具 " 向 " 移動空間 " 演進的浪潮中,比亞迪試圖以無人機為支點,正在撬動用戶體驗的升維競争。
樣本
最近一段時間,DeepSeek 等一眾杭州 AI 創業公司直接将杭州捧上神壇,甚至 " 深圳被杭州超越了 " 的言論也不時出現。
确實,深圳也已經表示出了着急。今日,深圳一口氣發布了四個計劃,全面部署人工智能終端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路線圖。
此番部署是綢缪未來。但其實,深圳企業的能力,以及他們之間的協同能力,實力有目共睹。
比亞迪和大疆兩家深圳企業的強強聯手,正是深圳智造企業間協同的代表。DeepSeek 展現出可被萬物連接的能力,深圳的企業之間,也在形成新的協同合作關系,進一步助力深圳成為智造的高地。
而類似的發生在智造領網域的協同,還有不少。比亞迪等企業如今都在攻全民智駕,其巨大的銷量讓產業鏈上的供應商有了更多機會。同樣位于深圳的速騰聚創便是這一機會的摘桃者之一。
在深圳緊急部署的機器人領網域,其實也已湧現出一批企業,優必選便是其中的代表。公開數據顯示,深圳目前擁有機器人相關企業 5.11 萬家,數量穩居全國首位,產業鏈總產值超過 1700 億元。
最近,優必選的具身機器人極氪 5G 智慧工廠開展了全球首例多台、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協同實訓。早在去年,比亞迪也和優必選合作,其機器人也進入了比亞迪的生產車間。
除此之外,去年以來被格外火熱的低空經濟,也是車企、大廠們均有布局的領網域,深圳在試點應用、法規政策方面也都跑在了前列。
正如上述四個檔案中所提到的一樣,人才是產業布局的核心,要大力支持培育庫企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鼓勵高校設立 " 新工科 " 交叉學科專業,校企聯合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按培養人數給予補貼。
這些年,深圳已經引入不少科研院所,加大了培養人才的力度。同時,企業方面的合作,也擴展了人才方面的合作,也為更多連接帶來了可能。
就上述比亞迪與大疆的合作中,王傳福提到," 實現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在動态變化中對接,本就是世界性難題。但比亞迪和大疆的工程師們,在開放數據基礎上,歷經無數次測試,成功攻克這一難關。"
擁有強勢企業,企業間展開協同合作,也将助力深圳從 " 單一產業冠軍 " 向 " 系統創新樞紐 " 轉型。" 硬科技 + 制造生态 + 政策試驗場 " 的三重疊加,深圳一直都擁有自己的向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