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賣 “ 必吃榜 ” 牌子狂賺百萬,背後的 “ 貓膩 ” 給我看懵了!,歡迎閱讀。
賣 " 必吃榜 " 牌子狂賺百萬,背後的 " 貓膩 " 給我看懵了!
今天狐妹打算跟大家聊聊某平台讓人又愛又恨的必吃榜。
不知道大家現在選擇飯店或者點外賣還會不會參考這個所謂的權威——必吃榜單。
在附近可能還是會選擇自己吃習慣了的,但如果是去旅遊,狐妹覺得與其相信小某書的網紅餐廳打卡,那些知名美食排行榜上的 " 黑珍珠 "" 必吃榜 " 餐廳會更深得我心。
甚至!!!噱頭越多感覺就越可靠。
倒也是體驗了一把小時候父母看到别人家孩子拿了一堆獎狀的感覺。
成績優秀的餐廳,菜品能難吃到哪裡去呢 ~
相比蒼蠅小館,這些 " 必吃榜 " 餐廳的菜品價格會更貴,門店排隊的人也會更多。
但近日卻被爆出 " 僅需百元即可購買必吃榜假冒牌匾 " 的消息。
上海警方抓捕了兩名 " 商業鬼才 " 靠賣假 " 必吃榜 " 牌匾,兩年狂賺百萬。
他們的致富秘訣其實很簡單:用十幾塊的成本做個塑料牌,忽悠餐廳老板花 100 元買下,從此 " 蒼蠅小館 " 秒變 " 米其林餐廳 "。
更離譜的是,線上的必吃榜也是照騙重災區 ...
今天就給大家來扒一扒這些騷操作,順便教大家如何做個 " 人間清醒 " 的幹飯人。
其實大眾點評必吃榜單的評選标準主要依靠消費者的反饋、餐廳或美食的人氣、專家的點評等。
雖說入圍榜單或餐廳打分存在水分這事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畢竟狐妹也遇到過不少的餐廳,為了讓消費者給他們在平台打分和美言,會送你一些小菜或者優惠券等。
但摸着良心來說哈,如果不是因為體驗确實還可以,這個好評狐妹是萬萬給不出的。
所以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和我一樣,會願意相信這個美食排行榜的。
但如今陋習被揭穿,如果想要一塊看似很權威的标識牌匾,只需要花費 100 元,你就可以得到,甚至靠這個就可以騙到源源不斷的客流。
誰懂那些年,狐妹懷疑了多少次是自己舌頭的問題,都沒懷疑過獎牌是假的哇!
一大批同樣被騙的網友哭訴,
" 我說怎麼必吃榜那麼難吃 "。
" 百元成就 " 黑珍珠 "?美食唯名堂 "。
或許有的網友提出質疑了,
" 有沒有上大眾點評一看不就知道了,都不用花錢 "。
" 買牌匾有啥用,吃之前搜一下不就知道了 "。
但狐妹就好奇地問一句:你看到門店有這些牌匾的時候,會在點餐前先去核實它的真實性嗎?
此外,狐妹只想說:大家還是太年輕了,你以為現在騙子的手段僅限于賣個仿冒品子?
線上的 Logo 也同樣可以造假,有商家直接找 " ps 大神 ",花 30 塊就能把線上門店 Logo 角标 P 成 " 必吃榜 "" 人氣推薦 "" 連鎖角标 ",甚至還能代上傳到平台頁面。
而且人家還貼心得嘞 ~ 若平台随時更新,商家還提供包更換等售後服務 ...
對方甚至揚言這個手段是 " 增加新客引流,效果非常好,回報率非常高的一個小技巧 " 。
這麼一看,這個造假產業鏈可以稱得上完善的了。
那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靠監管部門加大處罰,還可以如何避免呢?
首先,對比必吃榜的年份和分店信息是否匹配,另外,我們可以直接翻看評論區,重點查看差評内容,如果差評全是 " 服務差 "" 分量少 "... 這還能不懂。
另外,如果一家店在所有平台都找不到一條差評,要麼是神仙店鋪,要麼就是刷單團隊太敬業。
總之," 必吃榜 " 雖然是個不錯的參考,但也不能完全迷信。
作為消費者,我們要學會識别真假,理性種草,避免成為 " 冤大頭 ",希望大家都能夠享受到真正的美食,而不是被虛假宣傳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