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海底撈美甲,開始收費了,歡迎閱讀。
作者 | 張繼康
編輯 | 陳 芳
運營 | 張大星
一直以免費美甲為特色服務的海底撈,要對美甲收費了。
近日,有網友稱海底撈的線下門店出現了美甲收費的标識,其中,純色美甲、手部護理依然不收費,但貼鑽、甲片、穿戴甲等服務則要收取 9.9 元 -69 元不等,消費者也可以使用撈币折現兌換。
對此,海底撈回應稱,随着顧客需求和美甲市場變化,為了給顧客更新潮的美甲體驗,海底撈将根據所在區網域和商圈情況在基本款上增設付費美甲。目前該服務已在西安、南京、青島、杭州以及山西部分門店推行。
免費美甲、手部護理向來都是海底撈的特色服務,也是海底撈一度賣力宣傳的差異化亮點。在小紅書,有關海底撈美甲的筆記就高達 30 萬條,在海底撈吃完火鍋做美甲,也一直是很多消費者會選擇的路徑。
海底撈的美甲生意一直以火爆著稱,等一兩個小時是常态,碰上節假日甚至要四個小時起。" 每次去海底撈吃飯,做美甲那裡總是大排長龍 ",有海底撈黑海會員的蟲蟲表示," 飯前排上号飯後都不一定能約上,有時候還得等半天。"
收費服務推出後,是否還會影響消費者的美甲體驗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看到的是,這并不是海底撈第一次對誘人的免費服務動刀。
就在前不久,有消費者發現海底撈的免費打印照片服務也變 " 小氣 " 了。具體來說,以前海底撈的免費打印照片服務能打印兩張照片,現在只能打印一張,要想打印多張照片,還要靠撈币來兌換。
幾乎每個月都會吃一頓的蟲蟲也明顯地感覺到:" 海底撈正在變得越來越摳門。"
最為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一直以來免費提供的牛肉粒已在小料台難覓蹤影,蟲蟲向服務員詢問的時候,服務員稱要在平板内下單才可以免費獲得一份," 如果不主動要,他們就不會提供,吃出了一種乞讨的感覺 "。
▲(圖源:小紅書)
在以前,海底撈就曾對成本頗高的牛肉粒絞盡腦汁,除了嘗試下架小料台外,一度嘗試把牛肉粒替代成雞肉粒,結果引來了消費者的一致不滿,在眾多非議後,才又舍得把牛肉粒加進了小料台。
而對于近期牛肉粒只能通過平板下單獲得的情況,海底撈客服給出的回復表示,這是因為上線了冰粉等新產品後導致小料台位置有限,所以才把牛肉粒調整到了平板上,與之前能夠随意取料也不同,牛肉粒現在只會根據就餐人數提供相應的份數。
此外,大學生 69 折禁止異地支付、不主動送玩具、小零食等手段也在潤物無聲般浸入海底撈。種種措施讓不少忠實的消費者頗感無奈,在網上有不少消費者吐槽," 本身就是靠這些服務吸引眼球,現在又自己閹割 "" 海底撈是在挑戰 30 天走向倒閉嗎?"
海底撈的種種動刀舉措表明,過去大量免費的服務内容,的确蠶食了些許利潤空間。
就以美甲服務為例,在海底撈,每家門店基本會配備 2 位及以上的美甲師。根據 boss 直聘的數據,北京門店的美甲師底薪在 3-4 千元,如果按照 2023 年 1374 家的門店數量來算,海底撈僅僅美甲師的人力成本一年最少就要千萬元,而這還是純支出,無法帶來任何盈利。
人力成本一直占據了海底撈超過 30% 的成本支出,在以降本為主要戰略的 2022 年,海底撈一年的員工數量就減少了近四萬名,帶動員工成本直接下降了 37 億元。
另一方面,美甲行業還是公認的暴利行業,就以海底撈免費提供的貓眼純色款式來看,在北京,做一副正常的貓眼純色價格最低也要在 50 元以上,這也意味着提供免費美甲服務的海底撈白白流失了一部分相當可觀的流水。
目前來看,部分美甲服務收費不會是海底撈降本措施的終點。在過去幾年,盲目擴店後摔了跟頭的海底撈在按下急刹車後,主要通過一系列降本舉措喘了口氣。之前還是副 CEO 的楊利娟牽頭了聲勢浩大的 " 啄木鳥計劃 ",通過大規模閉店、重新調整員工績效考核以及重建職能部門等一系列措施穩住了海底撈急劇下降的營收。
根據 2023 年财報,海底撈的營收為 414.53 億,同比上漲 19.32%,歸母淨利潤 44.99 億元,同比大漲 227.33%,創造了其上市以來的最大增幅,業績如此優異,淨利潤也不過剛剛達到火鍋行業平均 10% 的利潤水平。
海底撈亟需恢復利潤空間,在 2023 年,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提高翻台率,海底撈還卷向了低價,打起價格戰,直接導致其人均客單價下滑至 99.1 元,毛利增速也還未達到 2021 年的水平。
為了給利潤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海底撈 2024 年一系列動作頻頻,先是突然宣布放開加盟,試圖把經營成本轉接給加盟商後。後又在近期宣布換帥,由剛上任不久的楊利娟接任海外業務公司特海國際的執行董事兼 CEO,試圖在海外市場獲得新的利潤空間。
作為張勇頗為器重的一員大将,楊利娟常常充當臨危受命的角色,此次調任也不例外,根據特海國際今年一季度的财報,特海國際的經營利潤率從同期 7% 降至 6.6%,同時還陷入了虧損,一季度的虧損為 445.7 萬元。
而國内 CEO 接班人苟轶群,也是在海底撈工作超過 20 年的老員工,以其過去的履歷來看,苟轶群曾在海底撈擔任首席财務官、信息技術負責人、供應鏈及采購管理負責人等多個職位,對于如何取得降本增利顯然有着更為有效的思考。
很顯然,一直靠免費服務被海底撈 " 寵 " 着的國内消費者們,要在未來過一段 " 苦日子 " 了,從美甲付費到牛肉粒在小料台失蹤,下一次海底撈又會對哪些免費服務開刀呢?
(文中蟲蟲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