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劉曉慶下場短劇,就非得演“小嬌妻”麼?,歡迎閱讀。
慶奶又要演嬌妻了!
前段時間,劉曉慶宣布進軍短劇,出演《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
74 歲的慶奶搭檔 37 歲的男演員,上演老年甜寵。
不止劉曉慶,越來越多的主流明星都開始 " 下海 " 短劇。
但是,一片藍海的短劇,卻可能成為演員們的 " 職業毒藥 "。
明星下海演短劇
前腳剛說完 " 愛看短劇,及時行樂 ",後腳就宣布進軍短劇賽道。
慶奶的行動力到底是令我等汗顏。
《萌寶助攻:五十歲婚寵》融合了甜寵、嬌妻、姐弟戀等短劇流行元素,完全劉曉慶的取向狙擊。
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主流演員開始 " 下海 " 演短劇了。
" 姑姑 " 李若彤監制并主演了短劇《午後玫瑰》,講述了女性在職場互相扶持與成長。
倪虹潔主演了短劇《夫妻的春節》,講的是女主在多年婚姻中的感受與抉擇。
還有舒暢、張天愛、楊蓉等等,都去演了短劇。
就連主持人王冰冰也進軍了短劇。
月初,騰訊視頻上線了 " 王冰冰三部曲 " 的第一部《今人不見古時玥》。
講的是女主母親與西漢轪侯府丫鬟互換身份,女主勇闖西漢救母的故事。
可惜的是,明星下凡演短劇,不少都是 " 轟轟烈烈官宣,悄無聲息播完 "。
比如王晶宣布進軍短劇的時候搞了個挺正式的開機儀式,還請來了苑瓊丹出演重要配角。
結果,這部劇的單集最高點贊只有 824,後 30 集點贊甚至沒有超過 20。
而爆款短劇的單集點贊經常能衝到 1-2 萬。
熱度不行,讨論度也不高,影評更是一篇沒有。
" 有錢人專業戶 " 王耀慶在短劇《是!老板》裡,演的是他最擅長的搞笑有錢人。
但是這部劇連聽說過的人都很少。
主流明星演短劇無非是看中了短劇的變現機會。
市場資源一直被頭部明星占據," 限薪令 " 又讓演員片酬大幅下降,二線明星的片約時不時就會被 " 腰斬 "。
但短劇不一樣。
拍攝周期只要 10-15 天,相比于動辄幾個月的傳統影視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單日片酬也能達到 8k-2w,對于明星來說,性價比極高。
曾因古偶劇撲街沉寂的演員李昊就說:" 拍短劇三個月能接五部,收入是過去一年的總和。"
看上去的确是最好的退路,但這個 " 救命稻草 " 也可能是 " 職業毒藥 "。
短劇,明星的職業毒藥?
短劇講究短、平、快,在規定的時間内迅速給予觀眾衝擊,這就要求演員們在表演上要最快給到觀眾反應。
這就會讓演員淪為 " 面部肌肉打工人 "。
數據顯示,短劇演員平均每個表情特寫持續時間僅 1.2 秒,是傳統劇集的 1/5。
而小屏又讓觀眾的注意力全放在了臉上,面部表情也就成了演技的唯一傳達點。
這種 " 高速表演 " 讓演員必須速成情緒才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7 天就要掌握 30 種表情模板。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短劇演員的面部表情都非常誇張,因為沒有說時間去細膩展現,表演只能依賴套路,長此以往,只能成為" 表情包演員 "。
而且短劇也把台詞從 3 分鍾壓縮為 15 秒。
演員缺乏處理復雜台詞的機會,台詞功底無法提升,表演深度也蕩然無存。
短劇的 " 快消品屬性也極容易讓演員被 " 定型 "。
短劇只在平台上線,而平台只認數據。
當某個人設出圈之後,平台可能會把演員歸到這個特定的類型裡,限制其參與多樣化項目的機會。
這會進一步讓觀眾對演員形成固定的人設印象,難以接受他們去演其他類型的角色。
更何況短劇的市場定位非常明确。
演員的商業價值和個人形象都與短劇直接挂鉤,市場可能會直接把他們定位為 " 短劇演員 "。
在當前,短劇演員是演員鄙視鏈的底端。
有演員透露,有些制片人瞧不起拍過短劇的演員,選角導演也會直接在消息中備注 " 不要短劇演員 "。
一旦被市場歸類,就很難再去拓展其他領網域。
再者說,主流明星演短劇也會因為水土不服,從而消耗過往積累的觀眾緣和話題度。
" 溫太醫 " 的扮演者張曉龍和 " 眉姐姐 " 斓曦搭檔拍短劇,台詞甚至都玩起了太醫梗。
結果被網友辣評:劇情離譜演技尴尬,還不如粗制濫造的低成本網劇。
中老年明星,
下場短劇更吃香?
去年 10 月,短劇榜一的《保潔老媽無極歸來》就是老少式甜寵。
45 歲的保潔阿姨被 27 歲的霸總認定是非娶不可的女人。
《五十歲保姆嫁豪門》裡,坐輪椅的霸總對 50 歲的保姆一見鍾情。
别看劇情狗血,播放量卻是實打實的驚人。
《閃婚老伴是豪門》在抖快平台的總播放量超過 8.5 億,首周充值量就有 3000 萬。
劉曉慶這次的短劇也是她愛的甜寵嬌妻人設,上演了一出奶孫戀。
無論是大屏還是小屏,大部分觀眾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資本也更願意追逐大眾的喜好,永遠年輕,永遠熱愛鮮肉。
更何況,大家一直認為,中老年就應該有中老年的樣子。
畢竟,以前劉曉慶說自己可以演妲己的時候,也是被嘲得沒眼看。
怎麼現在來了個态度大轉彎,老年明星演短劇反而吃香了?
一來是長期空白帶來的野蠻生長。
長期以來,對于中老年的刻畫一直都圍繞着家庭、親情、養老、友情,愛情幾乎為 0。
即便有愛情支線,但含糖量非常少。
接連爆出的新聞又讓大家發現這波人真的需要 " 戀愛代餐 "。
近一些的有秀才、假靳東,遠一些的有長輩沉迷甜寵網文,做家務時公放香豔對白,八旬奶奶手寫兩大本讀後感。
從演員自身而言,能讓中老年演員做主演的長劇越來越少。
在好萊塢,60 多的阿湯哥還在攀飛機,70 多的梅姨屹立不倒,已過退休年齡的楊紫瓊還拿下了奧斯卡影後。
好萊塢明星有花期卻沒有保質期,到了退休年齡也片約不斷,還有機會競争各種大獎。
但在内娛,上了年紀要麼是做配,要麼是去演市場反響平平的煽情催淚片。
而短劇發現了這兩個空白,并率先接納了他們。
反正短劇向來被批狗血、下沉,試一試水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所以劉曉慶實現了自己的嬌妻夢,李若彤也找到了再就業的機會。
一些退休的公務員也能在橫店發光發熱,待遇比一般短劇的龍套還要高不少。
二來,劉曉慶讓 " 六七十多歲正是闖蕩的年紀 " 成為互聯網的 " 免死金牌 "。
自绯聞事件曝光後," 慶奶 " 已然成為新一代互聯網女帝。
網友稱贊她是真人版武則天,74 歲還敢愛敢恨。
再加上《一路繁花》的熱播,更是透露出她強大的精神内核,已然成為新一代獨立女性的精神導師。
六七十歲怎麼了,誰還不能有少女夢?
老年嬌妻被接納也就順理成章。
目前,短劇确實是明星觸達增量閱聽人的新舞台。
但是,風口都是一陣。
網劇、短視頻,現在又輪到短劇。
當所有人都争先恐後地入場,或許就說明這陣風刮不了多久了。
作者:疏風
責編:律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