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豐田能選的只有Momenta,歡迎閱讀。
文|賽博汽車
近日,有 " 豐田與華為等共同推出智駕方案 " 消息傳出。因此一些人猜測,華為智駕出海迎來了關鍵時刻。如是真的,這對于整個國内智駕圈來說自然意義非凡。
但《賽博汽車》經過多方求證,了解到的事實可能有點讓人有點失望,說華為智駕出海現在為時尚早,不過因為這次合作,也讓我們看到國内智能駕駛供應商在海外的搏殺早已開始。
主角正是這次合作的另一方—— Momenta。據了解,Momenta 将作為此次豐田國内與全球車型的唯一軟體算法供應商出現。
這不是 Momenta 的方案第一次在海外落地,更早的時候,Momenta 已經在德國與奔馳進行相關測試工作。
事實上,據《賽博汽車》了解,國内一眾智能駕駛供應商中,包括同為頭部的地平線、華為、大疆等,Momenta 應該是唯一一家真正意義上實現全球市場落地的玩家。
低調的 Momenta,悶聲搞大事。
豐田玩智駕,Mmenta 承包算法
日前,關于全球第一豐田與國内智能駕駛供應商華為、Momenta 的合作在業内廣泛流傳,不過合作的具體信息并沒有被官方披露,所以三方合作的細節引發了諸多猜測。
《賽博汽車》就現在市場上的一些說法,與多方知情人士進行交流之後,對此次合作進行了梳理,現在可以确定的信息大概有幾點:
首先,本次三方合作确有其事,而且從 Momenta 的角度,這次合作的車型不僅是國内市場,豐田面向全球的車型也會采用 Momenta 的方案。
但是,關于此前市場傳言的華為智駕借這次與豐田的合作走向海外,真實情況還是有一些出入。
具體來說,豐田 + 華為 +Momenta 的組合局限在國内市場。其中,華為主要提供硬體,也就是 MDC 計算平台,Momenta 則貢獻智能駕駛算法軟體能力。
另外,有廣汽豐田的人士表示,此次合作方案量產的車型是由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 50% 成立的合資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BTET)進行開發,這次合作并不涉及廣汽豐田與一汽豐田。
在此之前,BTET 已經有量產車型上市,也就是與 bZ4X 同平台的 bZ3,據了解這款車型主要由比亞迪團隊進行開發,一汽豐田負責生產。
雖然這次合作雖然沒有覆蓋一汽豐田,但後續會不會延伸到一豐,或許有一些想象空間。
至于豐田全球車型,可以确定的是 Momenta 将以算法軟體供應商的角色出現,華為硬體供應商的位置則是由高通與國内智駕網域控頭部德賽西威代替,其中高通提供智能駕駛芯片,德賽西威提供集成網域控。
事實上,這種搭配确實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因為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敏感性,豐田面向全球的車型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選擇更為妥當的供應商才是上上之選。
對于行事保守的豐田來說,集合國内外諸多頭部供應商,為其產品的智駕體驗做後盾絕對是一次決心很大的嘗試。最後一個問題是,這次充當豐田高階智駕 " 試驗田 " 的車型是哪一款?何時能夠與用戶見面?
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準确的信息,不過此前有消息稱,豐田将會在北京車展公布合作的具體規劃,按照外資車企車型智駕上車的開發節奏,量產車型很大可能到明年才能上市。
實際上,BTET 确實會在明年上市一款車型,即去年底在歐洲亮相的 Sport Crossover 概念車的量產版。
為何是 Momenta?
不管是本土車型,還是豐田全球,在這次豐田智能駕駛大搞動作的整個生态中,Momenta 是唯一全程參與,承包豐田智能駕駛軟體算法的玩家,也能看出,豐田對于 Momenta 的重視程度與雙方的合作深度。
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們簡單梳理,大概有幾個理由可以讨論。
其一,就現在來看,大多數的傳統車企,尤其是諸多合資車企,在智能駕駛方面起步比較晚,短期内難以構建智能駕駛包括算法在内的全棧技術能力,豐田則是這類車企的典型。
這類車企在選擇智駕供應商的時候,主要有 2 種方式,要麼與供應商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團隊共同研發落地,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迪派智行,背後是比亞迪牽手 Momenta,以及大眾 + 地平線的組合;要麼是通過股權投資成為利益共同體,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進行合作。
豐田與 Momenta 的合作屬于第二種,早在 2021 年,豐田就參與了 Momenta 的 C 輪和 C+ 輪融資,兩輪融資總額超過 10 億美元,豐田作為其中一次融資的領投方之一,撒的銀子應該不少。
促成豐田大手筆投資的動因,很可能是此前二者之間的一次合作。2020 年 3 月,Momenta 宣布與豐田達成戰略合作,前者為豐田提供基于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地圖及更新服務,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台(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
或許就是這次的嘗試,讓豐田看到了 Momenta 在技術上的能力,促成後續的投資與這次的深度合作。
當然,豐田投資過的自動駕駛公司并非 Momenta 一家,有數據顯示,在 2022 年之前,豐田就已經在自動駕駛賽道豪擲百億(折合人民币計算),包括但不限于 Uber、小馬智行、滴滴等中美自動駕駛明星玩家,背後都有豐田的影子。
不過在豐田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中,大多數都是以 L4 自動駕駛為主,Momenta 則是很早就确定了 L4 和 L2+ 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另一家與 Momenta 相似的如小馬智行,切入 L2+ 的時機晚了一些,量產經驗寥寥。
對比之下,有更多量產經驗的 Momenta 則是更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比亞迪的存在也可能是 Momenta 承包豐田智駕算法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前文所述,此次國内合作的車型由比亞迪與豐田合資的 BTET 開發,照此前 bZ3 的開發模式,比亞迪主導新車型的研發,這其中極有可能就包括智駕的部分。
Momenta 與比亞迪之間,至少在智能駕駛算法方面,也是綁定在一起的小夥伴,畢竟雙方合資的迪派智行還立在那兒。另外《賽博汽車》也耳聞,盡管比亞迪在智能駕駛方案上已經開啟堆人戰略,進行全棧自研,但實際上最新的騰勢 N7 上的智能駕駛算法方案背後,多多少少有 Momenta 的影子。
既然是比亞迪主導車型開發,有了與 Momenta 的合作經驗,想必推進起來也更加方便。
最後再聊一嘴不那麼幹的,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豐田可選的供應商看似還是挺多的,抛開量產經驗少的小馬智行,國内量產經驗豐富的除了 Momenta,地平線、大疆、華為等也都夠看。
不過,這幾家放到全球市場,大疆、華為有美國的 " 黑名單 " 管着,地平線更多的涉及 " 芯片 ",這個話題放到當下的國際關系中又顯得敏感……
所以,綜合考量下來,Momenta 都是最合适的那個,或許也是唯一的那個。
03
開放方案 + 本土化開發,Momenta 國内外兩開花
在與華為、豐田合作消息傳出之前,Momenta 已經 " 沉默 " 了很久。以至于除了被當作 Momenta 智駕模範間的智己外,外界很少能從官方渠道了解到其他合作夥伴。
這符合當下市場的事實,基于主機廠與供應商的生态定位,很少有車企願意明說智駕方案并非自研,而是來自第三方。作為供應商,Momenta 顯然需要與主機廠保持口徑上的一致。
但實際上,Momenta 私底下已經 " 滲透 " 進多家車企。不誇張地說,至少在國内,Momenta 服務,或者交流過的車企數量,占到了本土市場的半壁江山。
而且,在包括地(平線)大(疆)華(為)M(omenta)等頭部供應商在内的智駕方案商中,Momenta 應該是唯一一個将方案賣到海外市場的玩家(不是合資車企,而是真正在海外本土落地)。
據相關人員透露,海外市場上,除了這次合作的豐田之外,奔馳的全球車型也有 Momenta 的參與。
國内國外兩開花,很大程度上源于 Momenta 的開放式方案 + 本土化開發。
開放式方案指的是 Momenta 自研的乘用車前裝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Mpilot。據了解,這套方案最大的特點在于,具備高度的可定制化,可以适配十餘種主流的智能駕駛芯片和不同的傳感器方案。這也為 Momenta 的解決方案适配不同車企、不同車型提供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此次與豐田合作,不管是基于華為的 MDC 平台,還是用高通的芯片,Momenta 都是作為唯一的軟體供應商而存在。
至于本土化開發,簡單來說,就是在海外建立團隊,配合車企進行研發測試。據了解,Momenta 已經在德國、美國和日本等地建立了本土化團隊,在算法的開發上,框架可能與國内一致,但在數據和訓練,會更加側重當地的情況,比如此前與奔馳合作就是如此。
未來,我們或許會聽到更多 Momenta 出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