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6 年上車,寶馬和阿裡通義合作定制新一代「出行伴侶」,歡迎閱讀。
與在采用純電驅動這件事上的猶猶豫豫和來回拉扯不同,各家汽車巨頭在座艙智能化這件事情上倒是相當堅定,最近的大動作也不少。
繼奔馳在 CLA 發布會上宣布将 計劃把 AI 模型接入座艙系統之後,寶馬在 3 月 26 日也宣布和阿裡通義合作,争取在 2026 年把「寶馬 AI 定制引擎」搬上車。
你可能會覺得,「AI 大模型」咱們又不是沒見過,裝一個 AI 應用在車機上,整點語音對話和文生圖之類的功能,就能叫 AI 座艙了?
但寶馬這次确實追上了業界前沿,打算一次性把「人工智障」進化到「AI 智能體」,也就是最近正火的 AI Agent。
這是推動 AI 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的一次創新探索。AI 的想象力在于改造物理世界,把 AI 能力轉化為千行百業的生產力。
寶馬和阿裡這次合作的定制 AI 引擎能夠在意圖捕捉、指令解析、模糊語義理解及邏輯推演能力上有所提升,支持連續指令自然互動,通過推理以更拟人化的方式來執行更多的復雜操作。
寶馬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他們對這個定制引擎的期望,例如:「晚上要請爸媽和幾個親戚吃飯,推薦個朝陽公園西門附近、能地面停車、人均 200 左右、口味清淡、口碑好的餐廳吧。」然後系統就能綜合實時路況、充電樁分布、景點口碑、用戶偏好等多重信息,直接給你幾個答案,然後導航過去。
說實話,哪怕在手機上,現在能做到這一點的 AI 模型也不多,但是各家目前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真能實現的話确實能在相當程度上提升座艙的互動體驗。
當然,這個 AI Agent 也希望能讓你在駕駛時更加得心應手。通過依托自然語義大模型訓練,在人機溝通上更自然、更貼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
BBA 們的語音助手之前受到過很多吐槽,主要是識别率和能實現的操作都十分有限,常常出現「我說城門樓子,你說胯骨軸子」囧境。
當然這個 AI Agent 也不全都是被動執行,寶馬說希望讓它有一些主動關懷的能力,通過模糊語義理解能力與記憶學習能力來感知和記憶你的偏好。
比如當感知到你要搭早班班機趕往機場的時候,可以主動問候并播放一些你喜歡的歌曲。就不用用戶自己再在音樂軟體上翻來翻去,等音樂找到了,可能心情也已經所剩不多了。
在 4 月份的上海車展上,寶馬就打算讓「用車專家 Car Genius」和「出行伴侶 Travel Companion」兩大 AI Agent 在中國用戶面前亮相,到時候董車會一定去體驗一下。
在這裡,我們正以中國速度,攜手中國力量,将前沿技術融入寶馬創新體系,打造更懂中國消費者的智能駕駛樂趣。與阿裡巴巴集團長期深入的探索合作就是最佳力證。
從這次合作我們也觀察到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中國的汽車產業鏈正在從「學習者、後來者」的身份上慢慢成長起來,轉變向平等對話,甚至在某幾個優勢領網域能夠引領趨勢。
智能座艙或許是最明顯一個部分,國内新勢力在這部分的競争相當激烈,車機功能的豐富度和流暢性現在已經成為了消費者購車決策的一個關鍵指标。
在其它領網域也有相同的趨勢,例如小鵬和大眾開始共同開發新的電子電氣架構,零跑和瑪莎拉蒂的母公司 Stellantis 合作開發新的電動車型,以及奧迪新 A5L 全面搭載華為智駕等等。
車企們現在想造出有競争力的新車,使用本土供應商已經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