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馬斯克曝光社保造假後,美國就業數據也發現問題!近25年官方299次修正記錄顯示:極端高估多在大選年,極端低估多在總統上任首年,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每經頭條,作者第 1026 期
當地時間 2 月 17 日,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份由他領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調查的社保數據庫截圖,揭露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其一,3.98 億人領取社保,但美國總人口約為 3.41 億人,多出來近 6000 萬人。其二,年齡太離譜,百歲以上老人竟超過 2000 萬,甚至有人年齡高達 360 歲。
馬斯克稱,"美國社會保障系統可能存在史上最大規模欺詐行為。"
在馬斯克曝光美國社保局系統存在的嚴重數據造假問題的同時,美國就業數據頻繁且大幅的修正也引起了廣泛的造假質疑。美國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多次互相指責在勞動力市場上 " 做假賬 ",不少美國民眾已經不相信美國官方發布的數據。事實究竟如何?就業數據是否被政治操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 2000 年至今美國官方發布的數據,包括25 年間非農數據共 299 個月的初值和修正值,發現了一個神奇的規律:出現極端高估與極端低估的年份竟與美國大選有緊密的聯系,極端高估多出現在美國大選年,而極端低估多出現在總統上任首年。
日前,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以下簡稱 BLS)發布報告稱,截至 2024 年 3 月的 12 個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Non-Farm Payroll)大幅下修 58.9 萬人,為 2009 年以來最大幅度下修。這意味着美國官方當初公布的非農數據被大幅高估。
報告發布後,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表示,拜登任期内,當初公布的新增就業崗位可能比實際數據多了 100 萬個。
拜登任期内三次年度修正:兩次高估、一次低估(數據來源:BLS)
眾所周知,非農數據是衡量就業的核心數據,是判斷經濟周期的最關鍵指标,也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被業界和民眾廣泛關注,在官方發布該數據時,各大媒體也會廣泛地報道。
美國官方公布的就業數據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修正?這些異常的修正多發生在大選年和總統上任首年,是巧合還是 " 操縱 "?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總統大選年的就業數據被大幅高估,有助于提升選民對執政黨的滿意度;反之,新總統上任首年數據被大幅低估,又會降低民眾預期。"美國是典型的私人資本國家,資本扶持誰上台,誰就可以通過數據造勢。現在是大數據年代,更容易造假,選民根本無法去判斷這些數據的真實性。"
1
規律一:極端高估年份多在大選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并梳理 2000 年至今 25 年間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修正情況,發現修正情況與美國大選之間存在某種 " 聯動關系 "。
2000 年至 2024 年美國非農數據修正情況(數據來源:BLS)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三個大選年(2008 年,2020 年和 2024 年)的非農數據初值分别被高估了 87.7 萬、71.9 萬和 30.8 萬,均為歷史罕見的極值。而且,這三次大選中,執政黨均未成功連任。
2000 年至 2024 年間,美國非農數據高估極值多發生在大選年(數據來源:BLS)
例如 2020 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向時任總統特朗普發起挑戰。當時,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失業率,數百萬美國人無奈失去工作。民調顯示,就業問題成為當時美國民眾最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非農數據初值卻非常 " 漂亮 ",但最終被證明是嚴重高估,當年非農數據合計下修了近 72 萬。
此前的 2008 年和此後的 2024 年,也上演了類似的劇情,只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位置互換而已。2024 年目前只公布了 1 月 ~11 月的數據,就業數據已經被高估了 30.8 萬,按照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的說法:拜登任期内公布的新增就業崗位初值可能比實際數據多了 100 萬個,所以 2024 年度最終的修正數據應該也是一個高估極值。美官方公布另一個信息也表明了這一點:截至 2024 年 3 月的 12 個月就業數據年度被高估近 59 萬,是 2009 年以來的最大幅度的高估。
2
規律二:極端低估年份多在總統上任首年
此外,非農數據在大選次年、也就是總統上任首年的大幅上修同樣值得注意。
如下表所示,總統上任首年的非農數據通常被大幅上修,也就是說就業數據的初值被嚴重低估。其中以 2021 年最為突出,上修逾 190 萬。這一年,拜登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此外,還有 2013 年低估 25.3 萬,2005 年低估 36.9 萬和 2001 年低估 41.4 萬,均是總統上任的首年。
2000 年至 2024 年間,美國非農數據低估極值多發生在總統上任首年(數據來源:BLS)
有人質疑稱,非農就業數據某種程度上在 " 引導 " 市場,是 " 管理 " 預期的 " 操弄 "。之所以能完成這樣的操弄,是因為非農就業數據的首次公布和後續的修正,中間有個 " 時間差 "。
一般來說,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是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美國勞工統計局會對這一數據進行兩次修正。而市場和媒體最關注的,都是首次發布的數據,至于後面兩個月的修正,關注度驟減,影響力會弱很多。
事實上,每月 BLS 都會對非農數據進行修正。但是,在拜登任期内,修正幅度格外突出。2021 年上修多達 11 次,全年累計上修 190.4 萬人。2023 年,10 次下修,2 次上修,累計下修 36 萬。
拜登任期内非農數據上修和下修次數(數據來源:BLS)
3
美國通脹數據也曾被大幅修正
除了非農數據之外,另一項影響美聯儲貨币政策的重要數據——通脹,也曾出現大幅修正。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 2023 年年初,美官方公布的 2022 年四季度核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率計算只上漲了 3.1%,市場認為通脹壓力驟減,加息預期驟降。然而,這一積極信号是假的,3.1% 的年化核心 CPI 最終被上調至 4.3%,緊接着發布的 2023 年 1 月的核心 CPI 同比高達 5.1%。這意味着,當時的美聯儲在抗通脹方面仍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修正 CPI 數據發布後,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迅速升溫、美債收益率飙升、美元走強 …… 緊接着,美聯儲在 2023 年累計加息四次,總計 100 個基點。
4
美國非農還能信幾分?
美國勞動市場的三類主要統計序列包括:家庭調查(CPS);企業調查(CES);季度就業和薪資普查(QCEW)。BLS 每月發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來自 CES,而 QCEW 比 CES 更全面和詳細,常用于修正 CES 估計。按照 BLS 的說法," 修訂後的估計值包含了最初發布時尚未提供的其他信息,這些信息使修訂後的估計值更加準确。"
2024 年 8 月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稱,BLS 的初值是捏造的,拜登政府 " 欺騙了我們國家的人民 "。
彭博 · 社當時在報道中稱,這并不是共和黨人第一次指責民主黨政府在勞動力市場上 " 做假賬 "。在奧巴馬總統任内,共和黨人也認為奧巴馬政府傾向于采用能讓經濟看起來更好的失業指标。當國會的共和黨人重寫衡量立法經濟影響的方式時,民主黨人也進行了類似的指責。
華通證券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張凌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美國就業數據初值和終值差距在大選年特别大,實際上與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比如,政府執行寬松政策和移民友好政策,希望增加初創企業和非法移民的就業數據。但這些數據在修訂過程中會被調整。
不過,在他看來,雖然就業數據在大選年受到更多關注,但其政治影響力在逐漸變化。美國兩黨近些年越來越傾向于利用就業數據互相攻擊,這種民粹化的趨勢使得就業數據的解讀更多地變成了政治鬥争的一部分。" 具體的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往往會在大選年之後更加傾向于執政者的意圖,因此大選年外的宏觀經濟數據,如通脹等,才是更加清醒和具有實際影響力的數據。" 張凌博士補充道。
此前,《福布斯》報道稱,美國就業數據下修動搖民眾對本國的經濟信心。" 盡管官方數據沒有表明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是大量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正處在衰退中’,也不相信美國經濟的樂觀前景。"
美國公共服務合夥組織(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去年 6 月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總體而言,美國民眾對聯邦政府越來越不信任。該報告甚至稱,這一愈發低迷的信任度已達到 " 危機 " 水平。
此外,每經記者注意到,美聯儲 2023 年 6 月會議紀要曾指出,一些美聯儲官員也對非農就業人數的強勁增長表示懷疑,認為它可能誇大了勞動力市場的景氣度。
花旗集團前外匯策略主管、深數宏觀(DeepMacro)聯合創始人兼 CEO Jeffrey Young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指出,非農數據初值被過度誇大是切實存在的。
當被問到如何評估美國政府數據的真實性、執政黨是否操縱數據以影響選民滿意度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教授告訴每經記者,總統大選年的就業數據被大幅高估,有助于提升選民對執政黨的滿意度;反之,新總統上任首年數據被大幅低估,又會降低民眾預期。"‘權力操控一切,資本操控權力’。這是《唐探 1900》經典話。美國是典型的私人資本國家,資本扶持誰上台,誰就可以通過數據造勢。現在是大數據年代,更容易造假,選民根本無法去判斷這些數據的真實性。"
王義桅教授進一步說道,美國作家馬克 · 吐溫曾經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第一是謊言,第二是該死的謊言,第三是統計數字。" 所以你看拜登鼓吹的那麼多經濟利好,就是建制派的造假之作,最後被代表產業資本的特朗普及支持者給揭穿了。所以現在特朗普要去針對傳統深層次的國家級利益集團‘開刀’。"
" 一個統計機構的生死取決于信任 ",曾在奧巴馬政府期間擔任 BLS 局長的埃裡卡 • 格羅申說,這種信任一旦失去," 就很難恢復了 "。
總策劃 |何強
記者 |蔡鼎 高涵 鄭雨航
編輯|陳柯名 蒲付強 肖勇 王嘉琦
視覺 |劉陽
排版 |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