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誰能拯救喜馬拉雅?,歡迎閱讀。
連續衝擊三次 IPO 無果的喜馬拉雅,還是攀不動了。
據「市界」了解,喜馬拉雅近期計劃進行全線裁員,比例約 30%," 產品最多,運營其次,技術比較少,剩下的產品和技術合并,產研一體。"
另有消息稱,在近期喜馬拉雅的内部業務會上,喜馬拉雅聯席 CEO 陳小雨公開表示,喜馬拉雅以後不怎麼用運營和產品,要求未來 App" 主要靠 AI"。
過去半年間,包括負責產品的 SVP 秦雷、首席内容官王朝陽等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繼離職。" 老板病急亂投醫,寄希望于職業經理人,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多位喜馬拉雅員工表示,對賭到期後,如果明年再不能上市,内部對融資情況并不樂觀。
喜馬拉雅已在在線音頻賽道鏖戰了十一年,2019 年,其就宣布用戶數已超過 6 億,已成為這一賽道内的 TOP 級玩家。但即便如此,盈利問題一直是懸在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為尋新增長,廣播劇與有聲書,甚至是體量小、商業模式較為早期的播客都曾成為喜馬拉雅創新版圖中的一部分,但這些業務沒能讓喜馬拉雅迎來明顯的轉機。當下,喜馬拉雅仍在謀求轉型,為來年再次遞交招股書蓄力。
當喜馬拉雅的攀頂之路開始走得艱難,瘦身調整步伐已是不可避免的選項。至少在這條路上,已經早有愛奇藝等眾多成功的案例。
壓力之下,再一次降本
" 可以理解,裁員裁的是整體管理成本,要砍到一定數才行。" 一位接近喜馬拉雅高層人士向「市界」透露。
早在一周多前,市場傳來 " 喜馬拉雅裁員 40%" 的風聲,彼時官方否認了大規模裁員。但據「市界」了解,年底确有波及範圍較大的裁員。對此,官方的回復是 " 年底正常汰換 "。
" 現在大家都躺平,績效也不考核了,等裁完再說。" 一位喜馬拉雅員工對「市界」表示,HR 都開始裁 " 自己人 " 了。
「市界」查閱官網發現,喜馬拉雅已停止正職員工招聘,目前只有實習生崗位仍在開放招聘。「市界」就裁員消息向喜馬拉雅方面求證,對方對 30% 的裁員比例再度予以否認,并表示," 公司年底在進行常規的組織調整更新,有人員流動情況,但對外招聘也一直在進行中。"
2022 年 3 月始,喜馬拉雅就多次卷入裁員風波,第一波被傳裁員比例 15%,第二波傳聞達到 20%。據 2021 年喜馬拉雅最新一份招股書,其淨虧損達 7.5 億元,虧損幅度較前一年有所擴大,最近一輪融資也發生在 2021 年 4 月,投後估值約 43 億美元。而後接連三次衝刺 IPO 失敗。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2022 年 8 月,喜馬拉雅 CEO 餘建軍第一次對公司全體員工明确具體盈利計劃。" 具體盈利多少不那麼重要。" 餘建軍說," 盈利這件事的意義本身很重要,這表明喜馬拉雅可以不借外力自我造血。" 全員會上,他要求全員 " 竭盡全力 "。
" 全員 All in 盈利 " 的要求之下,除了用裁員來降本外,站内同步還在 " 優化 " 曾重金投入的版權。" 能解都解,除了要賠償很多那種。" 一位喜馬拉雅員工回憶,除了早年買斷的頭部重點項目,後期新引進的版權都在想辦法逐步解約以實現降本。
早年前,喜馬拉雅為了坐穩音頻市場的頭把交椅,前期在版權投入巨大。按照最初規劃,喜馬拉雅要做音頻領網域的 " 優愛騰 ",就得做好資產管理,也因此,平台上的付費内容,大多都是自制或版權買斷,來做内容 " 護城河 "。但在盈利模式上,其主要依賴訂閱付費收益,在營收上占據半壁江山。
過去幾年,喜馬拉雅一直處在入不敷出的狀态裡,在多次轉型進行開源之際,内部也在近兩年靠節流緩解資金壓力。種種努力下,2022 年年末,喜馬拉雅首次宣布實現了單季度盈利,傳遞了久違的好消息信号。
但資本已無更多耐心,并迫切希望看到回報。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有多家機構退出對喜馬拉雅的投資:2018 年,上海焰途套現 5 億;2019 年喜馬拉雅和 21 個主體籤訂了減資協定,并回購老股東在喜馬拉雅持有的全部注冊資本。其中,包括小米旗下天津金星、好未來旗下欣欣相融、上海翔馨、喜馬吉泰等。
早年間,喜馬拉雅上市前曾與投資者籤訂對賭協定,若 2022 年 6 月之前完成上市,對賭協定失效。但如果未能上市,對賭協定将自動恢復。
據天眼查 App 顯示,繼 2018 年喜馬拉雅 E 輪融資 9 億美金後,2023 年 4 月 26 日,上海國資看看新聞戰略投資喜馬拉雅,但具體金額沒有披露。
但上市也非止血終點:目前音頻賽道唯一上市的荔枝(原荔枝 FM),自 2020 年 1 月登陸納斯達克後,股價一路下跌,業績也持續下滑。11 月 30 日發布的最新财報顯示,荔枝 2023 年第三季度營收為 4.25 億元,同比下降 25%,環比下降 28%,轉盈為虧。
搖擺的戰略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喜馬拉雅的現狀?除了音頻賽道天生所面臨的困局之外,一種聲音認為是管理問題拖累了喜馬拉雅。
2022 年,就有多位員工在社交平台上發帖,吐槽内部溝通不暢,一線業務跟最高管理層 " 幾乎脫節 "。" 忽視一線,自己就跟職業經理人成了一個黑盒。" 一位喜馬拉雅離職員工評價道。
事實上,喜馬拉雅 " 班委會 " 的更迭也異常頻繁。
一位喜馬拉雅離職員工李梓對「市界」回憶,每隔三四個月到半年時間,項目就會移交給另一個人。" 本質上是因為怎麼都找不出一個可行出口,每當一條路走不通時,就再換個 VP。"
" 大廠是人才太多,沒有心思幹細活兒,小廠是白兔多,沒有能帶隊打仗的将才。" 一位喜馬拉雅離職員工安輝如此評價," 管理能力太落後了,只寄希望花錢來解決。"
有員工更是激進地表達了對兩位聯席 CEO 的印象:老餘(餘建軍)柔和,小雨(陳小雨)強勢。
安輝說,投資出身的陳小雨明顯性格更強勢,話語權更重,也樂于 " 折騰 " ——花了一大筆錢請來外部培訓機構給全公司 " 上課 ",教中層怎麼做管理,教員工做 " 一條龍 " 員工,請來的是自稱參與華為變革的機構,但 " 把一個硬體企業的協同流程,硬搬到線上内容 App"。
" 領導的每個季度想法都不太一樣,做戰略的時候,就引入名人大咖,狂做推廣;等到要做生态業務,走 UGC 時,就引入素人主播,給流量扶持。" 李梓說。
這種搖擺也源于業務本身反饋的高不确定性。
李梓回憶:當想要做商業化賦能,就交給負責營銷的 VP,但執行一個季度後發現,沒有預期中那麼多客戶有需求,于是内部反思:是不是因為優質内容沒有得到足夠的曝光,分發機制不夠完善,那就交回去給產品側再打磨。
" 頻繁的換人,一是因為成熟市場人才很難流向音頻這個領網域,對職業經理人的要求也很高,都小看了音頻市場,(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是閉屏媒體到底怎麼做的問題。" 李梓說。
如今在音頻市場,喜馬拉雅算得上是 " 孤軍奮戰 ",類似荔枝等音頻平台,甚至很難找到獨立的營銷部門,去行業共建,商讨做更有效的分發。
本質上,是市場對音頻平台的未來仍不太買賬。
播客難做救命稻草
寒冬将至的緊迫感下,喜馬拉雅把壓力傳導給了每一條業務線。
當下,除了產品研發,喜馬拉雅每個業務部門都要 " 背收入指标 "。" 今年 DAU 巅峰較去年已有回落。" 一位剛被裁員的員工向「市界」透露。
最近一個流傳的預備計劃是,鼓勵節目主播去做 " 免轉付 "(把免費節目轉為付費模式)。李梓猜測,這是出于資產優化的考量:" 反正有些往期節目的播放量本身就處在停滞狀态,也算是盤活資產。"
李梓感慨,這樣做的後果對任何一個内容平台來說都傷害很大," 如果内容總編輯還在管,這件事肯定是不會同意。"
繼廣播劇、有聲書之後,喜馬拉雅把下一個增長點放到了播客上。今年以來,播客的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但内部對 " 播客 " 的定位總搖擺不定。
同時,成立于 2020 年的播客平台小宇宙激起了 " 鲶魚效應 "。此後,荔枝、蜻蜓 FM 上線專門的播客 App,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台為播客推出專門的頻道頁,百度、快手、騰訊等大廠紛紛入局,推出随音、皮艇及酷我暢聽等子產品。
" 我們很多期都是 20 多萬播放,但留言也只有幾個。" 一位被 Apple 剛評選出的 2023 熱門播客 TOP10 的制作方說,喜馬拉雅的播放量很 " 水 ",所謂的 " 流量扶持 ",也就是進群丢鏈接。因此他們多把運營重心放在小宇宙、蘋果播客和網易雲音樂這些有高頻反饋和互動量的平台。
"2022 年前,喜馬拉雅和小宇宙(播客數)可以說是八二分,現在基本上四六開了。" 一位播客 MCN 機構人士說,明顯感覺到小宇宙的存在感更強了,如今商業品牌合作也更看重播客的真實 " 互動量 "。
就在今年 10 月,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秦雷接受采訪時還表示,播客成為繼有聲故事後增長最快的一個賽道," 相信三年後播客會成為喜馬拉雅第一大賽道。"
2023 年初,JustPod 發布的《2022 中文播客新觀察》報告顯示,截至 2022 年 8 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已經突破 2.5 萬檔,三年來增長超 150%。但顯然,這個數字還遠不夠來 " 救場 "。
當時,秦雷提出的喜馬拉雅内部在探索的商業模式是 " 參考 YouTube":一些情感播客直接進入喜馬拉雅會員系統,部分播客單集售賣,以及播客帶貨。一個标杆商業案例是,今年 " 宇宙電波 " 旗下的一檔商業類播客《末日狂花》數月内帶貨量達到數百萬,變現方式還包括廣告植入合作和知識付費,甚至咨詢服務。
今年以來,耐克、特斯拉、盒馬、飛書等企業也相繼推出自己的企業播客,LV 也推出首檔中文品牌播客,品牌們的入局被視為一個關鍵标志。其實早在 2022 年,喜馬拉雅内部還曾讨論過是否要發力 2B 業務,類似微博藍 V,引入品牌播客。
但在彼時 4 月的靜默上海,難以線下推進業務,預算也大幅縮減,加之赴港上市失敗,收入增長、減虧盈利才是第一要義,錯過了時機調整和深研業務,而後政策的反復搖擺、高管的相繼離職,都給這家成立 11 年的老牌企業蒙上了一層不确定性的陰影。
回到當下,對賭到期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持續斷臂求生的喜馬拉雅,還能給音頻市場講出新故事嗎?
(安輝、李梓為化名)
作者 | 趙子坤
編輯 | 董雨晴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