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聊聊國内喜劇今天的困境,歡迎閱讀。
前幾天 Sir 寫一部國產片。
拿下了五一檔票房冠軍,和同檔期的《長空之王》相比,體量小,分數還低一些。
想來想去,逆襲的原因只有一個——
喜劇。
既然喜劇這麼受追捧,那為什麼 Sir 的标題還說,國產喜劇到了危急時刻。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好消息是,中國觀眾對笑的需求,積聚了強大的勢能。
尴尬的是,讓人開懷大笑的渠道卻越來越窄,以至于在一部平平無奇的喜劇裡都擠滿了人,擠出了一部票房冠軍。
笑,是人最簡單的需求。
但。
想笑,真難。
01
笑斷貨了
浸淫在港產喜劇片多年的王晶,在《圓桌派》上也不得不感嘆——
今天喜劇片成了最紅火的生意。
對于快節奏、壓力大的當代青年,笑料的确是一大剛需。
《歡樂喜劇人》《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喜劇大賽》等綜藝接連火爆。
不少藝人憑借段子手的能力出圈,比如楊迪、大張偉。
一線演員幾乎被諧星壟斷,黃渤、沈騰、雷佳音。
一門如此好做的生意,國產喜劇卻做得格外吃力。
就拿喜劇最愛扎堆的春節檔來說。
去年春節檔的喜劇,一部。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豆瓣 6.2。
今年春節檔,1.5 部。
半部是懸疑和搞笑混搭的《滿江紅》,真正在主打喜劇的只剩豆瓣 5.0 的《交換人生》。
△ 雷大頭和前年春節檔冠軍的 " 李煥英 " 組 CP
笑斷貨了不僅在于數量少。
更在于,找不到一部擁有爆發力的喜劇。
什麼叫做有爆發力?
一,爆笑。
二,強大的後坐力。
一部《瘋狂的石頭》,讓黃渤橫空出世,被大眾熟知;寧浩開啟了《瘋狂》三部曲,跻身一線大導演。
一部《泰囧》,黃渤、徐峥、王寶強搞笑 " 三巨頭 ",徐峥開啟 " 囧 " 系列,事業進入全盛時期。
一部《夏洛特煩惱》,沈騰、馬麗就不用說了,就連配角尹正、艾倫、田雨、常遠都有了認知度,開心麻花的招牌也從此打響。
是可以讓行業重新洗牌的程度。
但這樣的喜劇片,多久沒出現過了?
就拿今年《人生路不熟》來說,笑是笑了,票房也爆了。
可觀眾的評價卻是——
一笑而過,什麼也沒留下。
或許可以簡稱 " 日抛型喜劇 "。
那麼大的市場,那麼多的好喜劇演員,喜劇片怎麼還能斷了貨?
是該好好反思了。
02
笑離場了
國產喜劇今天的弊病在于,不幹正事。
明明要拍喜劇,又很怕承認自己是喜劇。
50 億的黑馬《你好,李煥英》。
觀眾願意激情五星,因為——
好哭。
如果說《李煥英》是賈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笑與哭混搭不違和,很真誠。
那麼其他喜劇的 " 笑中帶淚 ",像是在強行煽情,越來越被觀眾排斥。
△ 《獨行月球》《哥,你好》的高贊短評
簡簡單單笑一場,怎麼就那麼難?
看看過去那些能拿捏觀眾笑點的導演,現在都去了哪。
2012 年,徐峥自導自演的《泰囧》以 2000 萬成本,打敗了 3D 版《泰坦尼克号》,拿下年度票房冠軍。
但你想想看,《泰囧》為什麼要去泰國拍?
因為只有在畫風清奇,三觀多元的泰國,才能誕生更多百無禁忌的笑點。
劇情一回到中國,《泰囧》更重要的任務——
勵志與溫情。
城市精英的中年危機,在回歸家庭中得到解決;
農村草根的黃粱一夢,在善良互助中圓滿實現。
代表着中國男人本能最高審美,昭示着野心和欲望的符号——範爺登場。
相當于 " 外面彩旗飄飄,家裡紅旗不倒 "。
喜劇需要嘲諷權威,需要暴露本性。
但國產的喜劇,最終還是要完成對主流價值觀的回正。
《泰囧》爆紅後,徐峥說了一段誠惶誠恐的話:
我就是想拍一部正常的電影,可現在是超出正常,變成一個不正常的現象,我擔心别人最後對這部電影的判斷變得不準确。
拍《泰囧》的時候,發現原來大家早就餓了。大家一直等着這碗基本的蛋炒飯,但是一直吃不着。
蛋炒飯,是對草根喜劇精準的比喻——
簡單,管飽,誰都能做。
做差了,能吃。
要做好,又考驗手藝。
就在《泰囧》拿下十億票房後的五年内,年度華語票房冠軍,都屬于國產喜劇。
也把很多老牌的喜劇導演,都召喚回了主場。
周星馳拍了《新喜劇之王》。
2013 年,馮小剛因《1942》嚴重虧損,他找來王朔花一個月拍了《甲方乙方》的 " 續集 "《私人訂制》。
先是官場現形記的諷刺喜劇。
最後呢?
還是要回到體諒上來。
咱老百姓要為領導想,不能動不動就考驗人家。
寧浩。
2014 年,他輕松完成的《心花路放》,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曾經在《瘋狂的石頭》裡土得帶勁的草根們,搖身一變,更新老板。
2019 年,22 億票房的《瘋狂的外星人》。
前半部分,一個架空背景的科幻故事,講述了中國特色權力結構;但後半部分,他讓有力的現實諷刺,讓給了對民族情緒的迎合——
煙、酒、銅鑼、功夫、五畜奶奶、武财神 …… 這些符号構成了馴化外星人的武器,文化輸出到了外太空。
2020 年,寧浩、陳思誠、徐峥,三位喜劇片導演,十分罕見地齊聚一堂。
拍什麼呢?
勵志喜劇《我和我的家鄉》。
寧浩拍的《北京好人》,是口碑最好的一個。
葛優,一個北京窮土著,為了山西窮親戚用上自己的醫保卡,各種演。但演到最後,這個關于窮人的荒誕故事,仍然讓給了一個更魔幻的結尾。
原來,山西親戚的老婆,早就偷偷買了農村醫保。
那 …… 親戚咋不知道呢?
他是農民,過慣了苦日子,老婆哪裡敢讓他知道每個月要花兩百多塊錢,買農村醫保呀?
今天,這些曾讓我們捧腹大笑,努力拐着彎說點真心話的導演們。
似乎已經說不出當年那些話了。
這兩年,寧浩沒有長片面世,只是當過《奇迹 · 笨小孩》監制。
徐峥在《囧媽》後也不再有導演作品問世,投資并主演了《愛情神話》,當了喜劇大賽的評委,還在微博上為大鵬新喜劇《保你平安》吆喝。
馮小剛,當初在《甲方乙方》中說 " 成全别人,陶冶自己 " 的平民喜劇之王,在《私人訂制》之後,再沒碰過喜劇。
如果徐峥當年說,《泰囧》的爆紅純屬觀眾餓壞了。
那麼現在,大家對國產喜劇的恨鐵不成鋼,又何嘗不是?
只不過當年 " 餓壞了 " 的市場,造就出一批風起雲湧的喜劇片。
今天的觀眾,只能将就着咂摸不出滋味的喜劇幹糧,繼續飽一頓餓一頓。
03
笑裡藏刀
多年前在《锵锵三人行》,周星馳有一瞬間差點兩眼放光。
窦文濤問,為什麼好的喜劇,總是帶點悲劇色彩呢?
周星馳提到了一個人——
卓别林。
他說,喜劇中的悲跟喜的互動,就是《淘金記》裡的窮人,要想盡辦法把一只皮鞋弄得好吃。他那麼慘,那麼苦中作樂,而你在樂完之後,卻完全樂不起來。
喜劇電影要拍好,并沒有那麼難琢磨。
因為早在黑白電影時代,卓别林就曾用一部向法西斯和狂熱民族主義開炮的《大獨裁者》,奠定了喜劇電影的天花板。
喜劇創作的天花板,其實取決于兩個度——
一個,是你願意俯身傾聽的草根,可以去到多低。
一個,是你敢于揭露諷刺的群體,地位可以多高。
能無所畏懼地對上位者發出輕蔑的笑,也可以低頭看看真實的自己,笑着走完接下來的路。
喜劇,就像《少林足球》四兩撥千斤的阿梅。某些時刻,只是賣不出多少錢的饅頭,卻扎實地甜到你心裡。某些時刻,它也可以變成對抗權威,化解不公的超現實力量。
在珍視純真,解放人性的喜劇裡。少林功夫,不必是稱霸世界的絕活,更不需要是底層逆襲的神藥。只會是扎根于現實,又超越了現實,人人都能用上的精神力量——它能讓都市麗人踩到香蕉皮,還能扎穩馬步;
能讓修剪城市綠化的底層工人,從此不被老板罵;
更讓本不屬于大城市的外來務工者,跳上開向城市任何角落的巴士 ……
在無法解開的現實中,超現實力量或許無補于事。但當它出現在銀幕上。就是能讓一無所有的我們,帶着自嘲的豁達,繼續一無所有地活下去。
同樣。為什麼直到現在,我們還是能說出那句—— "1997 年過去了,我很想念它。" 因為曾經的喜劇,是想你所想,是即便有着階級的差異,也努力在貼近你的喜怒哀樂,你感到不解的中國式荒誕。
2019 年,王晶做客《圓桌派》,當時的他,已經五六年沒拍喜劇。他說,因為自己摸不準,那個能在内地引起集體共振的最大公約數,也就無法在同一時間,挑起最多人的笑點。但他真的摸不準嗎?别忘了三十年前,是王晶跟周星馳一起鼓搗出 " 喜劇版官場現形記 "。
在愈發吹毛求疵的環境裡。沒有人會做沒有收益保障的事——
這兩年的喜劇,規格大了,概念高了。但幾乎都與普通人的生活保持了距離。不是回到過去,就是進入太空,有意無意地閉門造車,淡化了現實。
國產喜劇的褪色,就始于退到了真空環境中打起安全牌。因為國產喜劇的首要問題,已經不是好不好笑,而是能不能笑。只有越虛化、真空的背景,才越能避免觸碰現實的暗礁。只有什麼也不映射和諷刺的搞笑,才是喜劇的通行證。創作者在想:這是可以說的嗎?觀眾在想:這是可以笑的嗎?但人人都必須三思而後笑,那麼笑已經不再是無所顧忌的釋放,而只是一種躲過一劫的偷笑。Sir 仍然記得這樣一種氛圍。職級低的同志正在食堂裡講笑話。
然而這個諷刺部長的笑話 ,似乎只能在私下說。當他發現旁邊坐着上級時他立馬意識到,自己犯了錯。
上級告訴他,說呀,接着說呀。他顫顫巍巍說完了這個笑話。哈哈哈哈哈—— " 你叫什麼?哪個部門的?我會把你的笑話報告給部長。" 對方話鋒一轉,讓這個小同志入贅冰窖。
然而對方話鋒再一轉——跟你開玩笑的,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他一邊附和地笑着,一邊冒下冷汗,這個食堂也逐漸出現稀稀拉拉的笑聲。
在一個連笑話也變得危險和可疑的氛圍中。喜劇,都被搞成了諜戰劇。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編輯助理:老板娘沒有假期
還不過瘾?試試它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