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大眾小鵬完成股權交割、一汽解放與華為舉行座談會,歡迎閱讀。
國内資訊
1. 大眾小鵬完成股權交割
2. 蔚來 NIO Day 2023 報名開啟
3. 一汽解放與華為舉行座談會
4. 比亞迪拟 2 億回購部分 A 股股份
5.8.88 萬元起,五菱星光上市
6. 極氪回應 009 攪拌車側翻壓頂測試質疑
7. 上汽集團 11 月新能源銷量 15.07 萬輛
8. 寧德時代 1-10 月電池裝車量 203.8GWh
國外資訊
1. 比亞迪宋 PLUS DM-i 引入巴拉圭
2. 英偉達:華為是 AI 芯片領網域勁敵
3. 瑞典特斯拉「罷工潮」蔓延到丹麥
4. 特斯拉澳大利亞純電市占率 46.1%
大眾小鵬完成股權交割
今日,小鵬汽車公告稱,大眾汽車對小鵬的投資已經完成。
從 7 月底官宣,到 12 月初完成股權交割,歷時四月左右。
公告顯示,大眾以每 ADS(美國存托股份)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份,合計 94079225 股 A 類普通股。
認購股份已經成功配發及發行予 Volkswagen Finance Luxemburg S.A(大眾汽車的聯屬公司),認購股份的總面值為 940.79255 美元。
所有認購股份的購買價格總額約為 7.056 億美元,投資所得款項淨額約為 7.046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50.35 億)。
小鵬汽車計劃,将投資的所得款項淨額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包括用于滿足運營資金所需。
交易完成後,A 類普通股中,大眾投資者代名人占比 4.99%,其他股東占比 76.51%,B 類普通股 18.5%。股份數目總計 18.85 億股,大眾汽車集團的投資者代名人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對于小鵬大眾共同開發的兩款 B 級純電車型,官方稱已經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已取得正面結果并已完成。」
蔚來 NIO Day 2023 報名開啟
今日,蔚來宣布, NIO Day 2023 将于 12 月 23 日在西安奧體中心正式啟幕,現已開啟報名。
今年 NIO Day 的主題是「向上」,官方也開始征集用戶對「向上」的理解。
2017 年到 2022 年,歷屆 NIO Day 的主題分别是 Blue Sky Coming、Together & Better、Believe in Better、Always Forward 前行、Hello World 和 Feel the Light。
這次 NIO Day 的風聲很多,包括阿爾卑斯、蔚來的「9 系」、NT3.0 等等。
昨晚的财報電話會議上,李斌預告,蔚來将在 NIO Day 上發布一款全新旗艦車型,并稱其為「蔚來技術創新的結晶之作」。
今日,蔚來第 2200 座換電站上線,新站坐落于 G30 連霍高速武威服務區。
這是蔚來 2023 年布局的第 895 座換電站,「千站計劃」達成率 89.5%。官方披露,蔚來用戶累計換電超過 3300 萬次。
一汽解放與華為舉行座談會
日前,一汽解放與華為交流座談會在長春舉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
中國一汽首席科學家朱啟昕,一汽解放董事長、黨委書記吳碧磊,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勝,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田海峰與華為中國區副總裁肖振東,華為吉林省總經理王輝進行會談。
未來,華為将在數字化轉型,AI 大模型技術創新、數據治理及供應鏈變革等方面持續與一汽解放加深合作。
就在 11 月底,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定。
據協定,雙方将在前瞻研發、汽車出海、生态建設等重點領網域開展戰略合作。
雙方籤約當天,在智界 S7 上市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還隔空喊話一汽,邀請一汽加入華為的智能汽車新公司,參與共建,「共同打造最領先的、極致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產品」。
此前,長安汽車已與華為籤署合作備忘錄,将入股新公司,據悉比例不超過 40%。而長安不是唯一一家,華為還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發出了股權開放要求。
比亞迪拟 2 億回購部分 A 股股份
今日,比亞迪公告稱,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提議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 2 億元回購部分公司 A 股股份。
公告顯示,回購股份将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或減少注冊資本等。
回購股票的價格上限不高于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決議前 30 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 150%,具體以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回購股份方案為準。
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 12 個月内。
8.88 萬元起,五菱星光上市
今日,五菱星光正式上市。新車提供 70 标準版以及 150 進階版兩款配置,售價 8.88 萬元、10.58 萬元。
明年一月底前下訂,用戶可享 3000 元的置換補貼、至高 4000 元金融補貼、三電終身質保等權益。
在廣州車展上,新車已經開啟預售,預售價 9.38 萬元起,正式起售價比預售時低 5000 元。
星光是五菱推出的首款 A 級家轎,基于五菱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構打造,對标比亞迪秦 PLUS 系列。
新車的車身長寬高分别是 4835/1860/1515mm,軸距 2800mm,官方稱之為「超 A 級」。
星光車内搭載 8.8 英寸儀表和 15.6 英寸中控屏,内置 Ling OS 靈犀系統。
新車還搭載了五菱最新的靈犀混動系統和神煉電池兩大自研技術,綜合續航超 1100km。
靈犀混動系統的發動機平台熱效率最高 43.2%,92% 的工作時間在省油區,電機最高效率 96.8%,系統效率 85% 以上的工況運行時間占比大于 85%,WLTC 工況虧電油耗 3.98L/100km。
70 标準版以及 150 進階版分别裝有 9.5kWh、20.5kWh 電池,對應 CLTC 純電續航 70km、150km。
官方稱,在極端情況下造成的電池包殼體和電芯損傷,神煉電池能實現單個電芯的維修和替換,為用戶節約 90% 的維修成本。
新車還配備 ESC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AUTO HOLD 自動駐車、360 高清全景影像、定速巡航等輔助配置。
極氪回應 009 攪拌車側翻壓測試質疑
日前,極氪汽車以及中汽中心 TOP Safety 對極氪 009 面臨的「測試造假」質疑作出回應。
上周六,極氪官宣,009 在中汽中心 TOP Safety 全挑戰平台,完成「雙 A 柱」挑戰 30 噸混凝土攪拌車動态頂壓的測試。
測試視頻及結果發布後,引發較多讨論,其中不乏質疑,質疑點包括攪拌車空載、傾倒車時有挖掘機牽引等等。
後續,TOP Safety 項目組發布一則視頻,回應相關質疑,主要有三點:
1、攪拌車自重(含車頭、底盤、罐體、殘留物)20 噸及配重砂石 10 噸,總重量 30 噸;
2、為防止攪拌車罐體在壓到試驗車前提前脫落,加入砂石後将罐體與車身焊接固定(因此罐體不旋轉),不影響客觀測試結果;
3、在攪拌車外側布置挖掘機,作用是對罐體施加橫向助推力,以便攪拌車側翻壓力更精準地作用到試驗車上。
除了 TOP Safety 項目組,幾位極氪高管、極氪法務部也紛紛轉發,澄清測試的客觀性。
上汽集團 11 月新能源銷量 15.07 萬輛
今天,上汽集團發布了 2023 年 11 月產銷快報。
11 月,上汽集團的整車合計銷量 51.51 萬輛,同比增長 4.54%;
其中,新能源銷量 15.07 萬輛,同比增長 15.95%,環比 10 月的 10.4 萬輛也有明顯提升。
子品牌中,智己當月產量 8538 輛,銷量 8703 輛,這個月是銷量大于產能的狀态,LS6 還在產能爬坡階段。
今天,智己披露,上周 LS6 單周銷量 2066 輛,12 月的銷量可能會基于 11 月的八千級别再上一層樓。
上汽乘用車月銷 10.47 萬輛,同比也有 43% 的增幅,榮威 D7 新車效應還在釋放,
D7 DMH 給了限時權益價 10.98 萬元起,飛凡 R7 雙周銷量定單已經過萬,這些增量或将體現在 12 月銷量中。
寧德時代 1-10 月電池裝車量 203.8GWh
日前,SNE Research 發布了 2023 年 1-10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數據。
今年 1 月至 10 月,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為 552.2GWh,同比增長 44.0%。
寧德時代是全球電池裝車量最多的廠商,1-10 月裝車量 203.8GWh,同比增長 51.1%,市占率 36.9%;
緊随其後的是比亞迪,同期電池裝車量 87.5GWh,同比增長 66.5%,市占率 15.8%;
排在第三位的是 LG 新能源,裝車量 76.1GWh,同比增長 47.2%, 市占率 13.8%。
前十中,國内動力電池廠商占得六席,占據 63.3% 的市場份額,寧德時代依舊穩居第一,占據超過三分之一的份額。
韓國三家廠商共占據 23.5% 的市場份額,松下是前十中唯一一家日本廠商,占據 6.8% 的市場份額。
億緯锂能的電池裝車量增速最快,不過產品比較分散,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市場還無法比肩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而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均已進入全球戰略階段,兩者今年以來在海外市場突破不斷,特别是在歐洲市場和新興市場的份額得到了快速增長,預計将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比亞迪宋 PLUS DM-i 引入巴拉圭
近日,比亞迪與巴拉圭經銷商集團 DIESA 在國家級車展 CADAM 上正式發布比亞迪宋 PLUS DM-i。
這是比亞迪在巴拉圭首次引入 DM-i 車型,車型出海與技術出海并進。
新車定位插混緊湊型 SUV,發動機最大功率 81kW,電機最大功率 132kW,綜合續航裡程 1150km,百公裡油耗 4.4L,目前比亞迪巴拉圭官網還沒有公布新車的上市售價。
作為參考,國内 2023 款宋 PLUS DM-i 發動機功率也是 81kW,電機功率 145kW,NEDC 純電續航 110km-150km,綜合續航 1250km,售 15.48 萬元起。
比亞迪将宋 PLUS DM-i 引入巴拉圭的方式是與巴拉圭經銷商 DIESA 合作,幾周後,Diesa 将在當地開設一家比亞迪展廳。
目前,比亞迪在巴拉圭已經推出元 PLUS EV 和元 Pro。據了解,不止宋 PLUS DM-i,比亞迪還将在巴拉圭推出唐 EV,歐版唐 EV 續航 635km。
英偉達:華為是 AI 芯片領網域勁敵
今日,英偉達 CEO 黃仁勳在新加坡受訪時表示,在英偉達生產「最好的」AI 芯片的競争中,華為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
他認為,華為、英特爾以及越來越多的半導體初創公司,正在對英偉達的人工智能相關市場主導地位構成「嚴峻挑戰」;
華為已經成為中國的芯片巨頭,今年還憑借一款先進的國產智能手機處理器重回聚光燈之下。
黃仁勳補充道:「我們有很多競争對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中國之外。」
目前,中國市場占英偉達總銷售額的 20% 左右。英偉達還表示,将為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符合規定的新產品。
今年 10 月中旬,美國進一步收緊了中國取得英偉達 AI 芯片的規定。
瑞典特斯拉「罷工潮」蔓延到丹麥
據外媒報道,丹麥最大工會 3F 工會周二表示,将支持瑞典勞工團體 IF Metall 針對特斯拉的罷工行動,并将在大約兩周内拒絕為瑞典客戶解除安裝或運輸特斯拉制造的汽車。
3F 主席 Jan Villadsen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工會運動在保護工人方面是全球性的」。他補充說 IF Metall 已請求 3F 工會提供幫助。
自 10 月份以來,IF Metall 一直在對特斯拉采取罷工行動,以迫使特斯拉籤署集體談判協定。
而特斯拉一直拒絕與該工會籤署集體談判協定,這導致了其他團體相繼的協同罷工,影響了特斯拉的郵件投遞和垃圾清理。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體上稱瑞典勞工罷工行動簡直是「瘋狂」。
IF Metall 在上周向北歐一眾運輸工會發出了正式的協同行動請求。IF Metall 發言人 Elin Lornbo 通過電話表示,「我們與其他工會有着緊密的聯系,并支持他們在各自國家的港口發起封鎖行動」。
芬蘭運輸工人工會将于 12 月 7 日舉行會議,決定是否加入針對特斯拉的協同行動;挪威工會發言人表示,正在監測情況。
特斯拉澳大利亞純電市占率跌破 46.1%
據外媒報道,11 月,澳大利亞純電銷量為 8646 輛,占新車市場的 7.7%,年内累計純電銷量 80446 輛,占新車市場的 7.2%。
近期,澳大利亞純電市場的競争态勢正在發生改變,特斯拉 11 月份的市占率跌破 50%,具體數字是 46.1%,中國品牌開始在大眾市場嶄露頭角。
具體來看,特斯拉 Model Y 依然占據主導地位,銷量為 3151 輛,占 11 月純電銷量的 36%。
但是在大眾市場,11 月份名爵 MG4 銷量為 835 輛,Model 3 為 788 輛,Model 3 被名爵 MG4 擠出前二,這是特斯拉純電市場份額跌破 50% 的原因之一。
在 4 萬美元以下的大眾市場中,MG4 上市三個月内累計銷量 2527 輛,比亞迪海豚累計上市一個多月,賣出 689 輛;同樣主打大眾市場的長城歐拉,表現相對弱一些,月銷 69 輛。
11 月,中國品牌在澳大利亞的市占率合計接近 30%。據摩根士丹利統計,特斯拉在美國也面臨類似的壓力。
特斯拉美國市占率已經從一年前的 62%,降至 11 月份的不足 52%,不過,同期純電車型在美國的滲透率為 8%。
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勁敵之一就是比亞迪,11 月,比亞迪通過 Atto 3(元 PLUS) 和海豚占據了澳大利亞純電市場 14.5% 的份額。
海豹也已經在澳大利亞開始交付,2024 年,比亞迪還将在澳大利亞再推出兩款車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