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上海車展見證歷史:從「西為中用」到「中為西用」,行業風向标攜手Momenta,歡迎閱讀。
歷史性的時刻,發生時往往顯得随機漫不經心,但連點成線之下,卻又戲劇得好像經過精心安排。
上汽大眾,1984 年誕生的中國首家轎車合資車企,代表着中國汽車面向西方先進汽車工業 " 技術輸血 " 的開端。41 年後,2025 年的上海車展現場,AI 智能化成為汽車變革主引擎的當下,完成了核心技術供應的切換——與中國智能輔助駕駛公司籤署合作。
但即便是身處上海車展,站在籤約現場,或許後知後覺才會意識到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性時刻——
從" 技術輸血 "到" 智能造血 "的标志性時刻。
而且上汽大眾只是一個典型代表,依然是上海車展,德、日、美等諸多傳統汽車豪強,也在智能輔助駕駛上作出了中國技術引入的共同選擇,更具戲劇性的是,還是同一個選擇——Momenta。
已經有人在感嘆,在百年汽車工業,一場大變革正在發生:曾經的「西為中用」開始變成「中為西用」。
或許多年以後,回顧總結中國汽車的 " 技術逆差 " 時代的終結,2025 上海車展,上汽大眾與 Momenta,會成為被反復提起的時刻。
技術輸血到智能造血的歷史性轉折
匯聚全球品牌的上海車展,像是 WAIC 提前開了個汽車專場,AI 芯片、AI 座艙、智能輔助駕駛方案扎堆展出,主機廠上新車,秀肌肉,言必稱 AI。
其中,主場作戰的上汽大眾精銳盡出,超 20 款新車參展,全新車型奧迪 E5 Sportback 亮相:
發布首款增程式概念車 ID.ERA,智能輔助駕駛搭載了 Momenta 方案。
上汽大眾牽手 Momenta,引發行業熱議,将雙方的合作視為中國汽車的歷史性時刻,尤其是在合資陣營中具有風向标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從歷史沿革說起,上汽大眾是合資車企的先行者,其成立于 1984 年,是中國第一家轎車合資企業,下線了第一款合資轎車桑塔納。這款車最初的國產率僅為2.7%,後來突破90%,直接帶動了國產汽車產業鏈發展。
與此同時,桑塔納在國產化進程中還引入了德國大眾的制造标準和質量體系,把全球标準落地為中國标準,開啟合資的「技術輸血」時代。
其次,上汽大眾還是合資車企的常青樹,「西為中用」的四十年裡,上汽大眾打造了多款經典車型,比如剛才提到的桑塔納,可以說是一個年代的集體記憶:
再比如連 DeepSeek 都能 get 到梗的帕薩特:
還有朗逸、Polo 和途觀等產品,多年打造多個爆款,推動上汽大眾的累計產銷量突破2800 萬輛。
現在合資陣營的先行者和常青樹,率先開啟了「智能造血」,用智能輔助駕駛提升產品力,推出了搭載 Momenta 方案的概念車 ID.ERA,掀開了自身的智能化新篇章,拉開合資智能化序幕。
從桑塔納到 ID.ERA,标志着全球汽車工業開始從「西為中用」轉向「中為西用」。當年曾帶動中國汽車產業鏈發展的上汽大眾,又一次發揮了引領作用。
上汽大眾的裡程碑時刻,為什麼選擇了 Momenta?
「中為西用」的版本答案
Momenta,源自清華,起于蘇州,興于上海的中國 AI 明星,成立 9 年構建起東起斯圖加特,西達底特律,橫跨歐美的朋友圈。
能快速構建龐大的朋友圈,有内外兩重因素,最核心的是因為 Momenta 自身的技術實力,其技術路線可以總結為:
一個飛輪兩條腿。
其中一個飛輪是指 Momenta" 飛輪 " 的技術洞察,通過數據驅動解決自動駕駛海量的長尾問題。
" 兩條腿 "則是指通過量產智能輔助駕駛突破數據瓶頸,同時運營 Robotaxi 業務提高能力上限,兩條腿相互協同,就像人用雙腿跑步不斷前進。
經過長期迭代,Momenta 今年将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 Momenta R6 飛輪大模型,又一次押中了前沿範式。
據了解,行業此前的主流範式是模仿學習,系統能夠處理訓練過的場景,但是解決不了缺乏數據的邊緣場景,所以此前系統駕駛能力的上限不過是類人水平。
而引入強化學習後,系統能力有機會超越人,最出圈的案例就是剛才對話的DeepSeek R1。
因為強化學習引入了閉環訓練機制,系統可以在數據構建起的模拟環境中自主探索,系統會根據獎勵函數,從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中獲取反饋,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
對比模仿學習的好處是,基于強化學習的系統學到了場景背後本質的駕駛邏輯和思維,算法泛化性更強,能應對沒見過的長尾問題。
這也意味着 Momenta 的技術潛力将在今年進一步釋放。技術上限不斷提高,合作夥伴的朋友圈自然持續擴張。
僅上海車展期間,除上汽大眾外,Momenta 共先後和通用别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奧迪、智己等七大品牌達成合作。
其中包括了大眾品牌、德系高端和美系豪華,讓行業感慨 Momenta 已成為「中為西用」的版本答案。
此外,據了解 Momenta 目前已獲得超 130 款定點車型,是去年定點的 5 倍。技術飛輪已轉化為量產飛輪,跑出定點的 "Momenta 速度 "。而量產飛輪帶來海量數據,也将反哺技術飛輪,跑出算法迭代的 "Momenta 加速度 "。
Momenta 定點的爆發增長,也表明越來越多的車企特别是合資車企開始重視智能輔助駕駛。
這是合資車企業績承壓下,面對市場新需求,做出的必然選擇。
合資陣營近年市場持續縮小,2020 年還占據着超 60% 的市場份額,去年已跌至不到 35%。
如何重獲增長,成為合資車企的一道必答題,如何作答也顯而易見。
與合資市場占比下滑相對的是,L2 級輔助駕駛滲透率不斷增長,2020 年的滲透率僅有15%,2024 年上半年已突破55%,行業預計今年有望達到65%,這表明智能輔助駕駛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成為提升車輛產品力,提振車企銷量的關鍵要素。
内有數據飛輪提供技術基石,外有市場需求加速達成合作,日美德系共同選擇了 Momenta,這實質上是中國汽車產業鏈在智能化領網域的「技術外溢」。
這表明中國汽車不再是跟跑,而是在一些領網域已經領跑,中國标準正在成為全球标準。
中國汽車技術外溢,全球迎來奇點時刻
上海車展期間,Momenta 很忙,寧德時代也很忙。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見了幾十家主機廠夥伴,知名 Tier 1 博世的掌門人也來到展台參觀交流:
本田也把電動化的票投給了寧德時代,智能化則用 DeepSeek 賦能座艙,聯合 Momenta 量產智能輔助駕駛。車展現場有車主感慨,集齊三家方案的智能車以後可以重點考慮入手。
上海車展即将落幕,小長假剛得空的你如果想了解行業發展,但又時間有限,走馬觀花看兩個展台就夠了:
電動化就看寧德時代,智能化就看 Momenta,都是海外車企轉型的最大共識。
海外大廠選擇中國方案,落地中國市場只是起點,技術外溢加速中國汽車全球化,将開辟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藍海。當年上汽大眾用一輛桑塔納,把德國标準導入中國,如今中國智能車產業全面崛起,中國标準将反向輸出,全球汽車工業迎來「奇點時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汽車,四十年前以桑塔納為起點,中國汽車接受全球标準,開啟「西為中用」。
四十年後,以 ID.ERA 為轉捩點,中國汽車制定全球标準,開啟「中為西用」。
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點亮星标
科技前沿進展每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