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BBA抱團退出價格戰,達到效果了嗎?,歡迎閱讀。
退出價格戰後,BBA 守住品牌價值了嗎?
今年 7 月,寶馬宣布退出價格戰,随後奔馳、奧迪跟進,并對多款車型進行優惠幅度回調。
BBA 退出價格戰的原因很簡單,表面上是為緩解經銷商虧損壓力,借此 " 漲價 " 保利潤,更深層次的原因為保護品牌價值。
由于近一年參與價格戰,BBA 的品牌價值遭受不小影響,以至于" 以前沒錢買 BBA,現在沒錢買 BBA"在坊間廣為流傳。
而對于豪華車來說,品牌價值才是立身之本,價格戰已然危及了 BBA 的根本。
很顯然,BBA 試圖通過抱團的方式來終止豪華市場的價格戰,不過從銷量來看,中國消費者并不買賬。
7 月份漲價後,寶馬的銷量在意料之中下滑,但是下滑幅度超過預期,當月環比下滑超 10%,同比下滑近 20%,8 月甚至同比暴跌 42%。
奔馳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7 月銷量環比下滑 6.4%,8 月銷量更是不足 5 萬輛,而其 5 月時月銷還能維持 7 萬輛。
換言之,在退出價格戰後的一兩個月,寶馬、奔馳得到一個結果:" 漲價 " 後,大家真不買了。
所以在 9 月份,我們又看到了 BBA 開始陸續恢復之前的優惠幅度,甚至部分車型的終端優惠超過了之前價格戰時期。
比如,目前寶馬 X3 的最高優惠超過 13 萬元,而在 6 月份的時候,該車的最高優惠才為 12 萬元左右。
再比如,奔馳 C 級目前優惠可達 11 萬元,而今年 5 月還基本在 8 萬 -10 萬元之間。
毫無疑問,BBA 雖然在豪華車市場依然強勢,但是光靠它們的力量,也很難再控制市場價格,因為現在 80、90 後大部分不吃 BBA 品牌溢價這一套了。
原因無他,大家的選擇更多了,BBA 的溢價就再難談起。
不說早在 10 年前,就是早在 5 年前,BBA 在中國市場也依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2019 年基本都年銷 70 萬輛左右。
排在 BBA 身後的,清一色全是傳統合資品牌,沃爾沃、凱迪拉克等,基本沒有國產品牌排名前列。就算具體到車型上,2019 年豪華車型排行榜前 10 中,也僅蔚來 ES6 這一款國產車。
而這幾年随着國產車陸續品牌向上,市面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自主高端品牌,選擇多了,用戶自然不會和以前一樣非 BBA 不可。
比如理想,周銷量穩定在 1 萬餘輛,最新一周(9 月 9 日 -9 月 15 日)的銷量更是達 1.26 萬輛,成功反超寶馬。
此外,問界也在以往 BBA 強勢的 50 萬級市場中,殺出了一條 " 血路 "。其中問界 M9 連續 5 月銷量破 1.5 萬輛,而以往多次問鼎同級别銷冠的寶馬 X5,近半年平均月銷量不足 8000 輛,銷量下滑明顯。
毫無疑問,國產豪華品牌搶走了不少 BBA 的市場份額。
同樣的道理還出現在了超豪華品牌上,路虎、保時捷、瑪莎拉蒂等品牌在華銷量也有明顯下滑,仰望等國產品牌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
就在今年上半年,仰望 U8 銷量達 5055 輛,遠超保時捷 Cayenne、路虎衛士、奔馳 S 級等傳統熱賣車型,跻身百萬以上豪車市場銷冠。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目前國内消費者的購車決策更為理性,不願為過高的品牌溢價買單。
從問界 M9、仰望 U8 這兩款能占領相關細分市場的車型中,我們也能發現消費需求新趨勢。
問界 M9 手握 HUAWEI ADS 3.0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華為途靈平台、HUAWEI XPIXEL 智能大燈、HarmonyOS 4 智能座艙等黑科技,在智駕與智艙體驗上基本可碾壓同級 BBA 車型。
而在此前國產車從未成功進入過的百萬豪車市場,仰望 U8 能迅速能夠站穩腳跟,同樣也是依靠友商難以復刻的核心技術,包括可實現應急浮水、原地掉頭的易四方技術,以及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
因此,在消費觀念更為成熟之際,豪車價值将以智能化技術為導向,用戶更願意為核心技術買單。
所以問題來了,BBA 等品牌要依靠什麼才能維持較高的品牌溢價?答案已經很明顯了,目前 BBA 在智能化技術層面并不占優勢,所以品牌溢價難以維持,也許只能被迫 " 以價換量 "。
這一局面不止出現在豪華車市場,幾乎已經席卷了所有燃油車,限時一口價 7.98 萬元起的上汽大眾途嶽新銳、直降 5.2 萬元的 12.78 萬元東風日產天籁真心版都預示着," 以價換量 " 的時代開始了。
對我們而言,當前或許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
從 BBA 不少門店虧損到不得不嘗試 " 提價 " 保利潤可以得出,它們的價格已經逼近極限。
比如寶馬 X1 的 2.0T 版本,入門款裸車價只要 20 萬左右,與大眾、豐田的車型價格相近,但是動力更好、标準配置更豐富、顏值和品牌力都更強,競争力在同價位中非常能打。
此外,現在也可以抄底 BBA 新能源車。
比如,大家經常提起的寶馬 i3,終端優惠雖然沒有之前大,但是仍有超 18 萬元的讓步幅度,高配版目前 23 萬元出頭。
再比如奔馳 EQS,終端直降 30 餘萬元,起售價僅需 55 萬元左右,遠低于德國本土售價。還有奔馳 EQE,終端直降 20 萬元左右,26 萬左右的起售價,不僅定位中大型車,并且标配豐富、車内質感到位,與同級國產車相比,溢價也不算多。
在退出價格戰之後,BBA 并沒有守住品牌價值,優惠幅度反倒還有擴大的趨勢。
現在品牌價值基本以智能化技術來評判,特别是國產車進入豪車領網域後,BBA 的品牌溢價将更難談起。
最後,BBA 的價格基本已到極限,你們會趁這個機會抄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