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CityWalk的樂趣,總算懂了,歡迎閱讀。
馬路上正在出現新現象。
"CityWalk" 成了這個夏天的最熱詞,在上海,年輕人正頂着高溫,穿梭在多條馬路,試圖拿到一個 1 米 2 長的包。即便跑得滿頭大汗,依然阻擋不了年輕人一浪接一浪的熱情。
年輕人頂着高溫,穿梭在多條馬路,試圖拿到一個 1 米 2 長的包。
當人類學家項飚提出 " 附近的消失 " 概念後,什麼是附近的代表?馬路,這個獨特的地理單元,似乎正在被年輕人重新注意。
年輕人究竟在馬路上獲得了什麼?
最近,我們帶着極大的好奇,來到上海街頭,跟随小紅書馬路生活節,開啟 gai 溜子的一天,試圖觀察這些新現象。
集戳的樂趣你懂不懂啊?
早上 7 點,上海南浦大橋兌換點,人們已經開始排起長隊。8 點 50 分到達的網友,已經排在 30 位往後。
這是一個叫做 "10 條小馬路、50 家店 " 的小馬路逛吃之旅活動,年輕人需要拿着一本馬路生活節的打卡本,頂着炎熱的夏日,走過至少 30 家店,收集到全部店戳,才可能兌換到一個包。
" 一條馬路吃到底 "。
為了拿到這個包,有用戶在小紅書分享特種兵式打卡攻略,強調一天之内如何最快跑 30 家店。率先拿到包的用戶也高興得不行,紛紛拍照在小紅書上分享,1 米 2 的長度,蓋過大半個身子,格外引人注意。臨街的阿姨看見了,調侃可以裝被子。
晚上 8 點,我們順着打卡攻略,走進南昌路的某家咖啡小店,年輕人拿着打卡本,進門就問店家,哪裡可以蓋戳。店員指了指旁邊的店章," 太火了,印章都蓋褪色了,需要補印章油了 "。
美食本蓋戳受到年輕人們的追捧。
而在另外一家店,擦肩而過的大叔手裡也舉着這本打卡本,年輕人問:" 叔叔,你為什麼要玩這個呀?" 大叔轉過頭,盯了提問的年輕人一眼說," 你懂不懂收集的快樂?"
年輕人只愛打卡網紅地嗎?
過去幾年爆火的上海安福路,以及全國各地火爆的 " 我在 XX 很想你 " 路牌,直接引爆了一個概念——網紅打卡點。
甚至還有人為它做了總結:要洋氣、要有歷史底蘊、要好出片。
年輕人只喜歡這些嗎?
這一次,我們看見了兩條不一樣的馬路。
黃浦區淡水路的小馬路詩歌展。
上海黃浦區的淡水路,是一條絲毫不顯眼的小馬路,道路的另一旁還有很多因為改建暫時留下的水泥牆面,看不出任何好出片的潛力。
可就在這裡,小紅書上業餘詩人們的詩篇被散落在這條馬路上。
在一家咖啡店前的牌子上,博主 @小韬 CHENTY 寫了一首《咖啡味的風》:" 風 / 偷喝了咖啡 / 想逃跑 / 卻被我的鼻子抓住了。"
博主 @小韬 CHENTY 寫的《咖啡味的風》。
在淡水路開一家 " 早 C 晚 A"(白天賣咖啡晚上賣酒)小店,店主販賣的特調飲品就和關店時間一樣随意,前者看心情後者主要看女朋友幾點收工。擠在店門口滿滿當當的客人,是熱愛騎行的店主的騎友,這是他們小團隊的接頭地點,背後的牆上就挂着他們騎行活動的照片。
等店主下班的夜晚,隔壁的花店開始忙碌了起來,店主會向不同的客人熱心推薦合适的花束:獨居的打工人可以買一束滿天星回家點綴客廳;一捧鮮豔欲滴的紅玫瑰最适合赴約的小情侶 …… 花店的玻璃牆上貼的小詩名字名為《喜放》,喜歡花朵綻放的人,他們的生活肯定也值得喜歡。
博主 @Velna 特意來了淡水路,并拍下了這條馬路的所有詩歌,并感慨來上海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這麼慢慢地、漫無目的地逛過一條馬路。
淡水路上的詩歌刷街。
沿着淡水路往北走不過 5 分鍾,在第一個路口向西就會走入南昌路,另外一條普通市民居住的小馬路。
" 花花補丁計劃 " 被放在這條馬路上,藝術家羅盛天運用毛氈工具,制作成毛氈花、毛氈動物、毛氈蘑菇,修補上海老舊街道地面、牆面上的破損角落。
花花補丁。(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名叫 @糟毛豆子 以前多次匆匆路過南昌路,但這一次她慢慢走過了這條馬路," 真的會被這種小可愛東西治愈到,一朵小蘑菇開在樹上,開在杆子上,南昌路上,時不時就能遇到這種驚喜。"
兩條原本只是過路的街道,這段時間打卡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小紅書用戶分享的筆記裡,也多了很多居民們的身影,他們如以往那般坐在小馬扎上,翹着腿,玩着手機,看着一個個年輕人來來往往。
音樂在街頭點亮了疲憊的人
下班時間,晚霞還未成型。復興中路某個角落忽然響起薩克斯聲,順着音樂聲望去,一場音樂閃送活動,突然就在街頭唱了起來。
" 沒聽過這種音樂,但感覺很有意思,很放松!" 現場 67 歲的市民劉先生表示雖然自己 " 不懂年輕人的藝術 ",但不妨礙他跟随音樂一起搖擺。
復興中路下班音樂閃送現場。
每天都會帶上自己兩只狗狗在附近散步的 Cathy 女士,在這個傍晚和狗狗一起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穿着芭比粉 T 恤的腼腆男生、對着狗狗狂拍的一對閨蜜,還有無數為音樂或是小動物停留駐足的路人。
落日映照的晚霞開始透紅,路人們舉起手機拍照,原本疲憊的眼神裡,漸漸充盈了光。
音樂閃送現場駐足的路人。
深夜降臨,遊客們還在南京東路晃蕩,上海經典地标建築永安百貨大樓牆上,卻被光影投射了一個倒計時。
" 介四嘛事?" 一對從天津來的年輕情侶,原本是來上海學習服裝店的新搭配,卻意外在街頭碰到了一場露台音樂會。
露台音樂會。
倒計時結束,五層的陽台上,《茉莉花》的小号聲徐徐傳來,吵鬧的人群,突然安靜了下來,大家屏住呼吸,靜靜聽着。
提起上海經典地标建築永安百貨大樓,許多老上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它的 " 陽台薩克斯 ",這是百年南京路獨有的風景。曾經,每到傍晚時分,總會有一位扮相雅痞、戴上眼鏡與禮帽的紳士站在二樓的陽台外,吹響悠揚的薩克斯送别夕陽。
而就在這個盛夏八月的深夜,音樂重新回到永安百貨大樓的陽台外。
在音樂劇和昆劇相繼演出後,歌手袁娅維最後登場演唱,唱罷,她對着樓下所有人說:大家,晚安。
袁娅維在陽台音樂會上演唱。
" 介也太有意思了,後面還有嘛,我們可以多呆幾天 "。這對服裝店情侶,顯然快忘了他們為這次上海之行,已經把天津服裝店關五天了。
Ending:
以上是我們對小紅書馬路生活節的觀察手記,這個發生在上海的 11 天事件,既像小紅書 " 寫給上海的一封情書 ",也像一場生活實驗,不斷提醒着年輕人附近的重要性。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懂得這條道理的人,自然會發現藏在淡水路中某個供電箱上的彩蛋:
" 這條路不長 / 我只能在路邊 / 而你可以一直在路上。"
作者:趙公明
校對:楊 潮
排版:小 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