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印巴交火大壩開始蓄水,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歡迎閱讀。
印巴兩軍已經交火,莫迪下令在印度河上遊水壩斷流蓄水,将下遊數億巴基斯坦民眾的安危當作施壓的籌碼。
接下來這兩個有核國家,随時有可能因為克什米爾問題以及新的水資源糾紛,而爆發一場全面戰争。
【印度在上遊修建的部分水壩閘門已經關閉】
随着兩國間的緊張态勢加劇,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均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态,且在陸地、空中以及海上都出現了軍事對峙的苗頭。
在克什米爾方向,更是出現了兩軍使用輕武器互射的情況,雙方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在陸地上,印度軍方宣稱,印度陸軍參謀長德維韋迪視察印控克什米爾地帶印軍部隊期間,巴軍在夜間使用 " 小型武器 " 向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的印軍哨所射擊,印軍随後進行回擊,只是巴方目前則沒有承認此事。
僅從印方的表态看,雙方大概率是使用小口徑迫擊炮、榴彈發射器一類的武器進行了一次互射,且雙方可能都沒有人員傷亡,即便如此,此次事件也足夠證明克什米爾一線局勢的緊張。
【印方率先曝光了克什米爾的交火偶時間】
在空中,巴基斯坦空軍加大了在克什米爾實控線與印巴邊境一線的空中巡航頻率,且出動了偵察飛機參與行動,明顯是要盡量掌握印軍動向。
印度空軍則出動陣風、蘇 30 等戰機在該國中部地區舉行了代号 " 阿克拉曼 " 的年度空中演習,演習科目包括了對山地目标進行空中打擊,明顯是針對克什米爾方向的地形。
在海上,巴基斯坦罕見發布了阿拉伯海禁航通告,明确要在阿拉伯海進行實彈演習。
印度海軍則是派出 1 艘 " 維沙卡帕特南 " 級驅逐艦在阿拉伯海試射了一枚中程防空導彈,還有衛星圖顯示,印度海軍的 " 維克蘭特 " 号航母正在阿拉伯海活動。
【印度海軍驅逐艦在阿拉伯海試射了一枚中程防空導彈】
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軍方已經作出了雙方可能爆發全面戰争的預測。
而在時隔數年後,印巴關系再度惡化到現在這個地步,應該有 2 個原因。
首先,就是克什米爾這個印巴之間的老大難問題。
自 2019 年以來,莫迪政府就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實施了高壓政策,逮捕社會活動人士和意見領袖,試圖以此來強化對于印控克什米爾的控制力,新德裡甚至已經在宣傳其政策的有效性。
偏偏在此時,印控克什米爾發生一起造成 26 人死亡的襲擊事件,自然會引起莫迪政府的激烈反應,并按照 " 慣例 " 将矛頭指向巴基斯坦。
而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巴基斯坦也沒有任何退縮的餘地,只能以強硬姿态對抗印方。
過去幾年,印度、巴基斯坦軍事實力不同程度地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雙方都有了更強的底氣。
其次,莫迪政府此次十分罕見地暫停執行了《印度河水條約》,印度河水資源可能會是此次雙方的另一個主要矛盾點。
印度河水系共有 6 條河流從印度流入巴基斯坦,按照原本的條約,印度控制東部三條河流,巴基斯坦控制西部三條河流,印度有義務允許西部河流的水流入巴基斯坦。
【印方此次行動與印度河流網域水資源分配有關】
可由于河流水流量不同,整個印度河水系有約 80% 的水資源劃歸了巴基斯坦使用,剩餘約 20% 歸印度使用。
在條約最初籤訂時,這種劃分還沒有問題,但随着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印度人口的持續增長,印度面臨了國内河流水量匮乏問題,新德裡早就盯上了印度河水系,想要修改條約。
去年 9 月,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出正式通知,要求重新評估該條約,巴方則要求印度謹守條約,将相關争議應放在作為管理與溝通管道的印度河常設委員會讨論,莫迪政府當時就威脅過要切斷西部三條河流。
印度此前違反部分協定内容,在西部三條河流上遊建立的幾座川流式發電站,也讓印方擁有了短期内切斷下遊水源供應的能力。
而巴基斯坦超過 60% 的農業灌溉需要依靠這三條河流,印方的行動事實上就是将下遊數億巴基斯坦民眾的安危,作為逼迫伊斯蘭堡讓步的籌碼。
很多人都記得,此前印度對我們在上遊修建大壩等水利設施,表現的異常敏感。現在看來,莫迪政府是真的敢用這種手段來威脅鄰國,所以才會這般推己及人,即便是 " 冒天下之大不韪 " 為在所不惜。
在克什米爾問題與印度河水資源博弈的雙重作用下,最初那場并不復雜的恐襲事件,已然演變為了一場復合型危機。
兩國的較量早已超越傳統領土争端,更新為涉及生存資源與戰略威懾的全面角力。
【如果印巴爆發空戰,殲 10CE 極有可能參戰】
印度以切斷水源為籌碼施壓巴基斯坦,不僅将民生問題武器化,暴露出其通過 " 極限施壓 " 重塑地區秩序的野心。
巴基斯坦的軍事戒備與經濟反制,則凸顯其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讓的決心。
在這種時刻,國際社會的角色至關重要。
聯合國與其他地區大國需推動雙方重啟《印度河水條約》框架下的技術對話,避免水資源争端淪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同時敦促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防止零星摩擦演變為全面衝突。
長遠來看,唯有通過多邊合作探索跨境河流的科學治理,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引入第三方調解,才能有效緩和印巴兩國長期以來的矛盾,為南亞局勢長期穩定創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