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850萬輛電動車,裝不下新勢力們的“鴻鹄志”,歡迎閱讀。
在立 flag 這件事上,忙着内卷的車企們罕見地達成了一致。
蔚小理們亮出的年度銷量目标中,翻倍增長已是家常便飯。吉利表示旗下新能源產品今年要實現 " 三個翻番增長 "。小米汽車尚未實現量產,雷軍便喊出了 " 每年出貨超過 1000 萬輛 ""15~20 年内進入世界前五 "。
然而,立 flag 易,拔 flag 難。
今年 1 至 8 月,國内新能源汽車頭部玩家中,僅有 5 家車企或品牌完成了 50% 以上的年度 KPI。今年的傳統汽車銷售旺季 " 金九銀十 ",也很難在價格戰的席卷中成為拯救車企 KPI 的救命稻草。
為什麼 " 舊勢力 "" 新勢力 " 和 " 未來勢力 " 們,都熱衷于設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标?
自己出的考卷,考了不及格
距離全年交卷已經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時間,但新能源車企和品牌們的試卷上,仍有大片空白。
今年 1 至 6 月,在進入乘聯會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榜單前十的車企和品牌中,沒有一家完成年度銷量 KPI 的 50%。即使按汽車行業估算銷量時 " 上半年賣四成,下半年賣六成 " 的傳統來衡量,也僅有理想和廣汽埃安兩家國内廠商達到了及格線以上。
新勢力們的成績尤為慘淡。入榜的蔚來與哪吒年度 KPI 完成率均未超過 23%。未能進入榜單的小鵬和零跑,上半年的完成率分别僅為 20.7% 和 22.3%。
進入下半年,這一形勢暫未發生顯著逆轉。截至 8 月 31 日,蔚來、小鵬、哪吒、零跑的年度 KPI 完成率均不足 40%。這意味着,在今年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裡,這 4 家公司需要完成三分之二左右的任務。
即使是目前進度領先的比亞迪和理想,也并非高枕無憂。比亞迪要想實現目标,需要今年最後 4 個月賣出超過 120 萬輛新車,相當于平均每月銷量超 30 萬輛。李想則在 2023 年 Q2 财報電話會上繼續給自己加碼:" 有信心超出年初内部制定的全年交付目标的 10%~20%。"
榜單之外,部分身披光環的品牌,更是很難成為公司的希望。
由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共同打造的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在年初制定了 10 萬輛的年銷量目标,但始終對實際的交付量 " 遮遮掩掩 ",只在 6 月、7 月和 8 月公布了單月交付量,3 個月累計交付不足 5600 輛。吉利旗下純電品牌極氪,今年前 8 個月累計交付了 6.7 萬輛汽車,尚未完成 14 萬輛年交付目标的 50%。
乘聯會預測,2023 年國内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850 萬輛,同比增長 30%。而 " 新舊勢力 " 們的胃口,則比整塊蛋糕還要大。
雪豹财經社測算各車企和品牌年初公布的銷量目标後發現,僅比亞迪、蔚小理、吉利等 13 個國内玩家在 2023 年的目标銷量總和,就已超過了乘聯會所預計的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
這些雄心勃勃的玩家想要完成今年的 KPI,不僅要擠掉北汽藍谷、高合和恒馳這些榜單之外的對手,還有主動挑起價格大戰的特斯拉。
" 上半年價格戰打得這麼兇,現在需求有被透支的風險,很難講金九銀十能對新能源車企的銷量有多大幫助。" 某車企銷售部主管劉帆(化名)告訴雪豹财經社。
誰先開始立 flag?
過去,傳統車企對于 " 突飛猛進 " 式的銷量目标并沒有執念。
吉利為 2019 年制定了 151 萬輛的銷量目标,僅比 2018 年的實際銷量多了不到 1 萬輛;同一年,長安汽車的銷售目标為 215 萬輛,比 2018 年的實際銷量多了不到 2 萬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的 2021 年,可以被稱為 " 立 flag 元年 "。車企們紛紛以 2025 年為時間節點,制定了新能源汽車銷量或市場份額的目标。
吉利,2025 年銷量要達到 365 萬輛,智能電動汽車占比超過 30%
長城,2025 年銷量達 400 萬,新能源汽車占比 80%
廣汽,2025 年產銷 350 萬,新能源汽車占比超 25%
長安,2025 年長安品牌年銷量 3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 35%
理想,2025 年在國内市場占據 20% 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内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
那一年,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352.1 萬輛,同比增長 160%,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年初預計的數字,是 180 萬輛的銷量和 40% 的同比增幅;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的預測則更為保守—— 150 萬輛。
行業快于預期的發展,給了新舊勢力們制定樂觀甚至激進目标的信心。
2022 年仍然是令人興奮的 " 盛宴 "。上一年交付不足 10 萬輛的蔚小理,分别為自己定下了 15 萬、25 萬(衝擊 30 萬)和 20 萬輛的小目标。
" 大嘴 " 餘承東在年初,就為誕生不久的 AITO 問界定下了 30 萬輛的目标。2021 年 3 月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雷軍在 2022 年 10 月表示,小米汽車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跻身行業前五,并實現每年出貨超過 1000 萬輛汽車。
然而,信心蓬勃,現實慘淡。
2022 年全年,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 " 蔚小理哪零 " 中,只有哪吒完成了年度 KPI。餘承東在一檔節目中坦承," 第一年做到 10 萬~20 萬台就已經是奇迹 "。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理想汽車在 2022 年 Q1 結束後進行了戰略復盤,将年度銷量目标下調 15% 至 17 萬輛。
家大業大、又要兼顧燃油車業務的傳統車企,過去在制定銷量目标時明顯保守得多。但到了今年,廣汽埃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也紛紛卷入了 " 吹泡泡 " 大戰。
求上者得其中
" 車企在計算銷量目标時,除了行業預期增速外,還要考慮在售車型銷量、來年新車型推出時間及自身產能。" 劉帆告訴雪豹财經社,出于要提前采購零部件的考慮," 車企通常會在當年的 11 月就開始計算下一年的銷量目标。"
在售車型銷量是主要的存量來源,來年的新車型則是主要增量來源,這導致新勢力在制定銷量目标時顯得更為激進," 因為相比于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在售車型和銷量的基數都較少 "。
計算出銷量目标後,車企通常又會公布一個标準更高的數字。
" 這樣做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更好激勵員工,因為員工的獎金收入和每年的銷量目标完成度挂鉤。" 劉帆認為。
2021 年 5 月,長城汽車發布公告,拟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期權 39710.1 萬份。該計劃需根據每個考核年度業績目标達成率的完成情況,确定公司層面可行權的比例,而銷量在計算業績目标達成率中具有最高的權重。
長城汽車股票期權激勵業績指标及行權時間
圖源:公司公告
同時,車企的銷量目标也要接受外部的審視。
從事汽車行業 10 年、現供職于某供應商公司的程堅(化名)向雪豹财經社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在得知定點客戶公布年銷量目标後,會基于以往的數據來進行預測,以更高效地布置自身資源,"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按照車企銷量目标年增幅的半數,來估算需要布置的新產能和投入 "。
如果後續銷量符合預期,需要加多供貨的話,供應商們才會繼續追加產能和投入。
雖然工作職責要求程堅對這個數字謹慎看待,但他能理解車企為何要制定難以完成的目标。"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市場格局也越發集中,現在不設定一個高目标,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
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 8 月,新能源汽車在國内市場的零售滲透率已達到 37.3%,較上年同期提升了 9 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占比 60.2%。零跑汽車 CEO 朱江明曾在與雪豹财經社的對話中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能會達到 40%," 如果掉隊的話就很危險了 "。
在淘汰賽環節,全力奔跑或許無法讓玩家們在規定時間内到達預定目标,但至少,它們能讓自己更像獵手,而非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