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為什麼便當和iphone可以一起賣了?即時電商的大時代剛剛開始,歡迎閱讀。
視覺中國
每一次蘋果手機發布新品,總會有一些褒貶随之出現。對于剛剛發布的蘋果 IPhone15,從朋友圈的情況看,顯然是 " 貶 " 大于 " 褒 "。不過這個似乎并不妨礙零售渠道們借助蘋果 IPhone15 的發售,來秀一波肌肉。而且我們今天說的 " 渠道 ",早已不是過去的概念。比如,過去 3C 產品的發售一個主戰場,更多是從零售業所稱的 " 專業店 " 渠道出發,比如蘇寧電器。不過今年蘇寧電器做了個合作,他們的 600 家門店和餓了麼、美團達成了合作。
所以今年 IPhone15 的發售,會有很多新勢力進來。9 月 13 日,餓了麼今年将攜手近 3000 家 Apple 授權專營店,在新機現貨首發當日,在餓了麼平台同步開售,最快半小時送達。
由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了 , 今天這個時點上,餓了麼和美團到底算不算新的零售渠道?當過去的外賣平台越來越多的開始賣生鮮、食品,甚至文具、化妝品、紅酒直到今天的 IPhone15 時,他們的身份和性質有沒有發生變化?
在過去,這個問題還是存疑的。外賣平台更多被稱為 " 即時配送 " 平台。僅僅從業内的交流互動就可以看出,過去外賣平台的高管們,更多的出現在物流行業的會議中,因為說到 " 運力池 " 的時候,外賣平台和物流圈是有共同語言的。同時,他們也會樂于廣泛結識餐飲業的老板們,因為只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外賣業務才能越做越好。換句話說,他們是商流的 " 搬運工 "。
但是現在,情況變了。消費者真的可以在這些平台 " 買 "IPhone 了。業界早已準備好了新的名詞來解釋這一切。這個詞在互聯網公司被稱為即時電商,從線下零售的角度更多被稱為 " 即時零售 ",更偏重 O2O 的含義。但是無論怎麼叫,即時兩個字是核心,對應的是過去中心化的電商。一場翻天覆地、影響深遠的變革正在發生。
從商流到物流
從即時配送到即時電商,雖然似乎只是在原來的業務上做了一些加法。但是實際上,這确實是一個颠覆性的變化。這種颠覆性在于,互聯網的力量從最開始的輔助工具以及服務性的角色,變成了主導。
從線下零售的角度看,即時零售剛起步的時候,為了讓消費者好理解,有個特别通俗易懂的說法,叫 " 超市到家 "。那個時候的配送時效也不是半小時,一般默認兩個小時也是可以的。商品層面,更多的是把現有的商品提供到家的增值服務。
所以在那時候,即時零售更多還是 O2O 的更新版,做不做、怎麼做,其實還是零售商說了算。或者說,手上有貨的人說了算。
根據商務部研究院的數據,近年來,即時零售一直保持 50 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 年市場規模達到 5042.86 億元。
今天,變化正在發生。表面上看,是貨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出現在原先的外賣平台。比如開學季的文具用品,這個通常的購買渠道應該是文具連鎖店。但是今年很多新手家長也是通過過去的外賣平台買到的。再比如,便利店的拳頭產品 " 果切 ",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美團和餓了麼的平台上。水果本來是 B2C 電商平台的強項之一,現在,即時電商平台也找到了自己的切入點。
上面兩個例子,果切可以說是餐食的延伸,而文具用品則完全是新的增量,由于外賣平台切入即時電商,帶來的增量還有很多。所以今年 6 月份餓了麼開商家大會時,一共分了六個行業分會場,包括像酒水這個品類,就專門開了一場。類似可以深入挖掘的還包括寵物、美妝。同樣,像美團閃電倉的加盟者,有一部分就來自這兩個賽道。
如果說品類的拓展,是在做即時電商的寬度。那麼原來賣便當的平台,現在可以賣 IPhone15,則意味着客單價和貨值的天花板——我們總不能指望有一天即時電商平台去賣汽車,那麼這樣看來,3C 產品中類似 IPhone15 就是天花板了。
所有這些看似細分的變化,它究竟有什麼意義?意義就是過去很多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被即時電商打破,特别是 B2C 電商為王的時期,物流平台試圖染指電商的最大障礙,似乎正在消失了。過去由商流主導的這個市場,指揮棒正在不聲不響的交棒到有即時履約能力的互聯網平台手裡。
一句話概況,至少在同城市場,過去是商流影響物流,現在是物流影響商流。
過去,為什麼物流服務商和配送平台想染指品牌商流非常難。因為無論是線下零售業,還是中心電商平台。它組貨的邏輯本質上沒有改變的。在線下,零售業是基于自身的供應鏈能力、渠道覆蓋能力,消費者的定位,來有選擇的挑選商品,組成某種業态。
舉個例子,便利店可以賣紅酒,但是便利店的紅酒以 " 入門款 " 為主,便利店主打產品還是鮮食和飲料。因為便利店會默認那些對紅酒有鑑賞能力的人,去專賣店購買。在線上,似乎電商平台用無限貨架的方式,打破了品類和價格帶的限制,什麼都可以賣。但事實上,你會發現各家電商平台還是會有自己的強弱項。背後的原因在于,消費者對渠道的心智定位,始終存在。
零售業過去這一套根深蒂固的組貨邏輯,在物流商看來是很難理解的。因為今天的物流行業,可以說啥都能送,連大熊貓都可以。所以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線下會有這麼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業态,同一種商品會在那麼多不同的渠道同時出現。僅僅商超兩個字,至少可以再拆分出五種細分業态。而且,直到今天線下還有不同的新業态出現,比如零食折扣店。或許他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電商這麼發達,線上零售占社零總額的比例目前還沒有突破 25% 這個臨界點。
他們的這種疑問,既是錯的,也是對的。因為零售業的組貨邏輯背後是供應鏈能力,從供應鏈的角度,沒有任何一家零售商,可以通吃天下的生意,電商也是靠平台方式完成的全品類覆蓋,而不是自己的供應鏈能力。但是換個角度看,高端紅酒為什麼不能和三明治一起賣,便當為什麼不能和 IPhone15 一起出現?如果消費者真的有這個需求呢?
所以,今天這個邏輯開始發生逆轉了,基于外賣平台所組織的這套快速敏捷龐大的運力系統,互聯網公司可以不必再去費心理解過去零售商的邏輯,他們只要想方設法去滿足用戶需求就好了。
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再平衡
所以,當我們回到一個普通消費者角度去思考問題時,會發現有了不一樣的答案。簡單說,零售商組貨的邏輯,是要講究產業邏輯的。但是消費者消費的時候,才不管你什麼產業邏輯,什麼業态呢!
消費者的邏輯,其實本質上是一個消費場景邏輯,這個邏輯有時候會打破一些固有的產業邏輯和業态限制。但是正是這種場景邏輯,才讓即時電商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毫無疑問,即時電商是在消費者的需求帶動下迅速發展起來的。在30分鍾到的預期下,從線上點外賣,到水果,到日用品,最終開始接受更多商品的 " 外賣化 ",而且這個趨勢不可逆轉。業内普遍認為,即時電商最終會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關鍵是在這種趨勢下,原來的外賣平台,是否只是對接了更多的配送需求,還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這也是我們前文所述,從即時配送、再到即時零售再到即時電商,這個市場正在重新尋找供需兩端的平衡。
像餓了麼開賣 IPhone 15 這種做法,其實更像一個人在摸高。你也可以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像上海 Costco 開業的時候,賣飛天茅台引流,是一種特殊做法。Costco 為什麼要賣飛天茅台,它不是想當白酒產業的搬運工,它體現的是作為一個零售商,亘古不變的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拿好貨的能力。
不可否認,是消費者的需求拉開了即時電商的大幕,但是這場變革可以深入下去,其實也還是有賴于供給側新零售平台的推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即持這種觀點,在剛剛結束美團舉辦的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裴亮講了這樣一段話:" 其實我們說消費者為王,根據消費需求來創新商業模式。但實際上我們觀察這個過程,我們有時候會忽略供給側的變化帶來的影響。比方說即時零售的新模式,它是一種零售的供給,它是供給側的内容。"
裴亮以大家經常提到的果切為例說," 我們讨論說澳大利亞是不是也可以搞果切,後來說澳大利亞不行,因為澳大利亞沒有即時零售的供給能力。沒有這個能力,有的需求可能孕育不出來,或者發展不起來。我覺得我們要看供給側對于消費端的拉動和創造需求的一些機會,對于我們的商業創新,我認為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從供給側出發,去即時的滿足消費者的場景邏輯,這裡面最大的難點,其實就是如何打破過去的條條框框,重新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去組貨。正因此,這也需要新型平台的出現。餓了麼這樣從名字上定位就是餐飲外賣的平台,現在開始走向高客單、低頻消費品類,是一個信号。雖然像餓了麼、美團這樣的新型平台,還無法完全比肩傳統零售業在供應鏈方面的積累,但是,組貨邏輯和配送效率的改變,也許最終有一天,會倒推整個零售業鏈條的改變。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作者 | 房煜,編輯 | 馬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