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私募機構迎專項檢查,監管公募化或成趨勢,歡迎閱讀。
近日,上海、山東等地證監局率先啟動轄區内私募機構專項檢查工作。
據悉,此次上海地區的檢查工作采取抽查模式。記者多方了解發現,有部分上海本地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未被選中。
自 2024 年以來,多項涉及私募基金的新規陸續正式實施,這也讓私募基金的合規業務面臨比以往更多的挑戰。
滬上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 近兩年,私募基金監管公募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合規是私募的生命線,只有确保合規,才能保證整個行業更合規且持續有活力地發展。"
專項檢查啟動
據了解,上海證監局近期發布專項檢查通知,正式啟動對轄區内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監管核查工作。本次檢查相關工作要求等重要信息,将統一通過上海證監局官方工作郵箱定向發送。收到檢查通知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嚴格按照郵件内具體要求準備。
據有關私募行業人士透露,回顧往年監管檢查,其内容通常涵蓋六大核心板塊:首先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況審查;其次是宣傳推介及資金募集環節,重點核查是否存在違規宣傳、虛假承諾等行為;再者是基金投資運作,對投資方向、交易合規性等進行深入檢查;内控管理也是檢查要點,旨在評估機構内部風險防控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信息披露與報送則關注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确性;最後是投資者适當性管理,确保基金產品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在部分私募基金人士看來,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從基金規模、業績展示、投資限制、資產配置等多維度規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需要落實的地方非常多。據了解,此次上海地區的檢查工作采取抽查模式。記者多方了解發現,有部分上海本地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未被選中。
有中型私募基金人士向記者坦言:" 其實近幾年,地方證監局對大型私募基金都進行了全方位了解,形成了清晰的‘畫像’ 。後續對中小私募基金的了解也會逐步跟進,這只是時間問題。"
滬上未被抽中的某私募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 我們每年都按照假設被抽中的标準,進行嚴格的内審自查。"
私募監管呈現公募化趨勢
事實上,在與多家私募基金相關人士溝通中,記者發現私募基金監管公募化的趨勢多次被提及。
在他們看來,私募監管公募化也是未來的趨勢。随着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股票交易市場的重要買方力量之一。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 1 月 15 日發布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87833 只,存續規模 5.21 萬億元。
另外,私募行業分化格外嚴重,近幾年發生的失聯、跑路事件,給整個私募基金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私募行業的規範發展勢在必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2024)》顯示,截至 2023 年末,在所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中,位列行業前 20% 的管理規模占比達 93.10%,行業集中度高。
前述中型私募基金人士指出,以前在私募合規方面,比如基金合同沒有統一模板。而現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冊、產品備案等相關條款都已細化,管理人只需嚴格按規定執行。
不可否認的是,在強調合規的當下,對于中大型私募基金而言,上漲的合規成本尚可承受,但小型私募基金則會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
某私募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作為資本市場投資端的重要力量,私募基金行業伴随着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迅猛壯大。随着私募證券管理人管理規模、市場交易量占比及行業影響力的提升,有關部門加強對私募行業的監管,有力促進了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在私募監管公募化的趨勢下,準入門檻和合規成本大幅提升。盡管 " 扶優限劣 " 的監管趨嚴導向短期會使私募行業承壓,但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将推動私募行業向更加規範化、專業化的方向邁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