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偵察英雄》:硝煙裡的夜莺與玫瑰,歡迎閱讀。
欣喜的是,《偵察英雄》展開了一個切口,不否認、不逃避、不模糊、不抹去女性本身特質,去看見、書寫、創造本就應該立體的多姿多彩的女性角色,戰争中的女性面容越發清晰、女性力量越發磅礴。
■折衡
由鄭曉龍、安戰軍執導,羅晉、馬思純領銜主演的《偵察英雄》開播至今,口碑熱度雙豐收。在近兩年抗美援朝題材作品不斷湧現的前提下,如何拍出新意?這也是以鄭曉龍為核心的主創最初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偵察英雄》選擇了鮮少表現的人物視角、不為人知的歷史側面,展現更鮮活的面孔、更多元的作戰方式。文婕如夜莺飛入硝煙,在黎明前歌唱;玉淑似玫瑰消逝戰火,于夜幕下犧牲 …… 劇中的女性可以是花朵,為戰争镌刻一抹溫柔光影;也可以是荊棘,丹心昭昭從不輸須眉。
魏巍在散文《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中寫道:" 從跨過鴨綠江的那一天起,她們就背起了多少東西呵!有一夜 , 行軍 90 裡,男同志還有人掉隊,但是她們咬着牙,帶着滿腳泡,連距離都沒有落下。過冰河,她們也像男同志一樣,卷起褲腳譁譁地趟過去 ……"
文婕初亮相便是這樣的場景,滿臉灰塵,氣喘籲籲地抬着擔架,不止她一人,其他女軍人彼此攙扶,為守山河無恙,每一步都艱辛,每一步都堅定。朝鮮人民軍遊擊隊隊長鄭玉淑前來報到時英姿飒爽,一口爽利漢語。除了文婕、鄭玉淑,劇中還有文工隊隊員、未曾露面的秋紅、朝鮮 " 阿媽妮 " 等女性角色,為劇情帶來一抹柔情色彩。
戰場風雲,變幻莫測。從走錯路的文工團隊員到敵工科播音員 " 夜莺 ",從遊擊隊隊長到以身為餌的英雄,劇中兩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在劇情推進中面貌愈加立體豐滿。
文婕是多才多藝的文藝兵,懂英文、會樂器,在被俘時便初步展現了語言能力,與美軍交涉過程中不卑不亢。在之後的劇情中轉換角色,由俘虜搖身一變審訊人,剛柔并濟。
劇中有恢宏刺激的大場面,也有環環相扣的智鬥戲,更有 " 攻心為上 " 的心理戰。當李成功因為重傷失去雙腿喪失對活着的希望時,文婕以女性天然的敏感和細膩将心比心,共情戰友心理,以女性視角感知戰争對于戰士的傷害不僅僅是身體損傷更是心理創傷。對于戰俘她則施加人道主義關懷,攻人先攻心,春風化雨般獲取信任進而推進審訊工作。文婕以自己出色的個人能力展現了女性力量,以及彰顯了女性在戰争中的價值。
劇中,朝鮮女兵鄭玉淑似乎是具有犧牲精神的女性的縮影。她反偵察能力強、熟悉地形,但出場不久便為救梁辰犧牲。玉淑獨自對抗敵軍火力,在漆黑的深夜裡她眼眶含淚,在看到梁辰安全撤離後便用一顆子彈終結了自己,不願淪為敵方俘虜,其決絕姿态令人動容。抗美援朝時期,中朝友誼在萍水相逢、語言不通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玉淑的行為恰是最好的例證。
與劇中的戰争戲相比,《偵察英雄》的戀愛叙事着墨并不多,梁辰與文婕的愛情建立在共同的信仰追求上,純真、溫暖、質樸,為戰争題材的 " 剛硬 " 底色注入了一抹柔軟的氣質。他們是戀人更是革命夥伴;他們是勇敢無畏的戰士,他們也是有感情、有牽挂、有不舍的普通人。從小家到大家,從愛情到愛國情,異性與異性之間、人與人之間相互羁絆的情感在戰争年代往往顯得奢侈而沉重,這也會不由得讓人感慨和平環境下看似尋常而普通的感情實則彌足珍貴。
老話說 " 戰争,讓女人走開 "。但事實上,女性從未缺席任何一場戰争。炮火之後,防空洞坍塌,文婕仍然穩住聲音持續廣播,正如尖刺扎入心髒忍痛歌唱的夜莺;槍響傳出,敵軍逼近,鄭玉淑依舊冷靜鎮定掩護傷員,恰是鮮血染紅的铿锵玫瑰。她們在戰場一線,堅毅不屈、剛強不移,為保家衛國義無反顧,但是戰争中的女性只有她們嗎?不,當然不是。
她們是打水做飯的後勤員、是護理傷患的衛生員,是在後方等待愛人回家的戀人,是無數人的母親、妻子、姊妹、女兒 …… 她們是真實存在的英雄,是榮立一等功的文工隊骨幹解秀梅、是戰場上的 " 夜莺 " 劉祿曾、是白衣天使吳炯 …… 在充滿傷痛的戰争裡,她們在異國他鄉、在殘酷戰場,用女性特有的溫柔細致化解傷痛、傳遞希望。
" 如果說一定要在生命的長度和生命的意義之間做出選擇,我們會毫不猶豫選擇生命的意義。" 文婕說出這句話時,我們十分欣喜于這部劇展開了一個切口,不否認、不逃避、不模糊、不抹去女性本身特質,去看見、書寫、創造本就應該立體的多姿多彩的女性角色,戰争中的女性面容越發清晰、女性力量越發磅礴。
生命苦澀如歌,生命亦璀璨如歌。女性進入戰争中,在困境中磨砺,在心碎中治愈。每當夜莺歌唱,玫瑰綻放,我們會想起那段峥嵘歲月,那些尚未走遠的最可愛的人。